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媒体报道>>稿件---------------------------------------------------------
 
当童年消逝如何挽留和珍藏?(08.6.1)
 

主持人的话
    在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里来谈“童年的消逝”,也许有点不合时宜。但是,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提出了“童年消逝”的预警:他担心“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始终是童年的劲敌”,认为“童年的消逝”和“成人化的儿童”是电子信息环境惹的祸。在愈加关注儿童本位,把童年还给孩子的今天,波兹曼的预警始终响在很多成年人的心头。那么,如何为今天的孩子珍藏稍纵即逝的童年?如何让童年焕发出更加本色的光彩?已经不是停留在口头的问题。
   
1  《儿童时代》,把最宝贵的留给儿童
    主持人:你主编的《儿童时代》是一本老牌的儿童刊物,这本杂志已经58岁了,是新中国第一本综合性的少儿刊物。当年宋庆龄亲自创办了这本杂志,并题写了刊名,我想,“儿童时代”这四个字,本身便是充满了寓意的。
    陈苏:《儿童时代》创办之时,宋庆龄还亲自取了英文名:Children 'sEpoch。“Epoch”意思是新时代。这个刊名既是指童年这个阶段,更是指向未来的,充满了深意。《儿童时代》的历任编辑,把宋庆龄“永远为处在儿童时代的儿童服务”这句话奉为“圣经”。许多名家如郭沫若、老舍、巴金、冰心、丰子恺、苏步青、韩美林、程十发等都曾为《儿童时代》撰过稿、作过画。1984年里根夫人访华并带来了美国儿童为大熊猫筹集的捐款,我们的记者得到采访特许,小读者第一时间读到最新鲜的报道。这些无不体现了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办刊理念。
   
2  同样是儿童,已经今非昔比
    主持人:这样一本“祖母级”的刊物见证了几代儿童的成长,依你的观察,今天的孩子和过去的孩子相比,差别大不大?
    陈苏:差异确实很大。一方面,生活在E时代的孩子,获得资讯的渠道前所未有的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更聪明,同时也更加自我。他们不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成人的教育,更渴望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家长的期望,也使今天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承受了更重的压力,更早地具有了竞争意识。
   
3  物质丰裕,快乐指数却在下降
    主持人:我们都提倡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如今物质丰裕了,是否快乐的指数也增加了?
    陈苏:我想引用一下《2007儿童快乐指数研究报告》的调查数据。这份报告显示,目前城市儿童的总体快乐水平是71.41分,快乐水平表现一般,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而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年龄特点,在快乐状况上均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随家庭收入增高其快乐水平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家庭月收入达到万元以上之后儿童快乐水平却出现下滑。这说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可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从而可以明显提升快乐水平。但对于收入很高的家庭来讲,家长的工作时间和应酬的时间会急剧增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会减少,对孩子的关注会减弱,会减弱孩子的快乐水平。
    而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来分析,结果显示,10岁以上儿童的快乐水平下降明显,14-16岁儿童的快乐水平最低,不到70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基本都是初中阶段,已经有上好学校和中考的压力,学习压力比小学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这个阶段正好是青春期,身体发育和思想意识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快乐水平。
    主持人:我曾经问一群预备班的孩子,你们在课间都玩些什么游戏?他们有些木讷地告诉我,不玩什么,课间要么看书,要么聊天。我又问,你们感到快乐吗?他们不置可否。有人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孩子获得快乐的障碍,似乎主要来自学习的压力。
    陈苏:除了学校的课业,周末家长又把第二课堂排得满满的。儿童快乐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学习进步;而儿童烦恼的原因,学习压力大也是首要原因。我们的读者,经常来信倾诉的是家长不赞同他们看课外书,或是硬要他们学习不喜欢的科目等等。此外,和家长的代际沟通、师生关系、同学间的相处,也是独生子女们的主要烦恼源。
   
4  童年可以珍藏,把美好留在纸页上
    主持人:学习减负,已经是呼吁了很多年的事情,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在想方设法,努力帮助孩子减轻学习负担、学习压力。快乐其实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不单单是儿童才关注快乐,成年人同样关注。你以为,除了全社会的努力之外,做家长或者做老师的,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切实的工作呢?
    陈苏:童年是值得珍视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孩子营造快乐的成长空间。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学会体验,学会感受快乐,尽情享受童年。
    今年六一,我们出版了一本《儿童时代》58年精选本《珍藏的儿童时代》,作为书的延伸,我们特别策划了一本《我的儿童时代》成长册,启发孩子发现和记录自己的童年。不单是珍藏童年的记忆,更学会珍藏童年每一个美丽的细节。在平时,父母和老师也可以为孩子制作一本这样的童年纪念册,让孩子学会在上面记录和发现自己的童年。比如“我的密码”,这可以包括自己的年龄、身高、班级、爱好……还有其他的“密码”,比如“我的同桌”、“我最喜欢的同学”、“我的游戏伙伴”、“我最喜欢的老师”“最有意义的一张成绩单”、“爱爸爸多一点还是爱妈妈多一点”,还有“每天对这个世界的新发现”“我的第一次”“生日里的收获”等等。童年便是在各种各样的发现中成长,拥有一本这样的童年纪念册,孩子会在童年期慢慢学会珍惜每天的收获,并且在童年给自己的一生抹上明亮的底色。
   
1  给孩子幸福就是给社会美好未来
    主持人:张杏如女士主持的信谊基金会是台湾幼儿教育业的先驱,三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幼儿教育的研究。听说你们刚刚在中福会少年宫设立了一个很别致的宝宝行馆,将累积多年的专业经验在祖国大陆推广?
    张杏如:“信谊宝宝行馆”是专为1~6岁幼儿与爸爸妈妈精心打造的亲子共读、共玩的基地。通过亲子共读共玩的过程,邀请父母参与孩子的学习,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并借以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主张:给孩子好的教育和幸福,就是给社会美好的未来。对幼儿来说,没有品质的教育,甚至有时候做“反教育”的工作,都会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会说,幼儿早期阅读很重要,但如果父母让孩子阅读只是出于“识字”的目的,那就“窄化”了阅读的含义。相反,如果父母有清醒的认知,以多元丰富的好书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能够自己与书对话,孩子才能够成为自主阅读的人。面对一个知识日新月异、价值混乱的时代,孩子还要学会筛选和思考的能力,但我们的教育常常在大人的主导下,逐渐把孩子养成一个被动的人,孩子便自然而然地失去主动学习的乐趣,而感受到了压力了。
   
2  把儿女“做试验”,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
    主持人:听说您曾经以自己的一双儿女为“试验品”印证自己的教育理念,您的女儿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现在从事有机农业的事业;儿子子承父业,投身金融和纸业,这一双儿女都很成功。作为母亲,您对他们最满意的是什么?
    张杏如:我对他们最满意的一点,是他们都能够对自己负责。这两个孩子我都是在摸索中“照书养”的,他们不是我的“实验品”,而是我的“老师”,在养育他们的过程中,我真正见证了孩子的发展和个体差异。
    女儿何奕佳23岁时,只身带着八个跟她年纪差不多的台籍干部勇闯大陆昆山乡下,当起了农夫、种有机蔬菜,还自己跑客户接订单。你们绝对想象不到,小时候的她有多么内向。由于哥哥何奕达是资优生,她小时候有一次不晓得说到什么事,我回答:“哥哥怎样……”她就很大声地告诉我:“妈妈,我不是哥哥。”这件事让我有了警惕,想着如何用有别于奕达的教育方式来启发她。比如她非常爱跳舞,早上一起床,我就会放音乐,然后给她一条丝巾,她就穿着睡衣一直跳,我们就在旁边看着她跳;在建立了她的自信后,她就敢去尝试。
    儿子上中学时念的是资优班,但当时对资优班的孩子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所以让他显得太随性,不守纪律。当他做了不对的事,父母要坚持,甚至要生气。生气是为了让他知道价值在哪,父母要不断以自身的言行传递给孩子我们所坚持的价值。
   
3  人追求的不只是快乐,还有失败后的成长
    主持人:您的儿女,他们在童年快乐吗?
    张杏如:我最近看一本书,叫做《好满足》,意思是说,人追求的并不是短暂的快乐,人的满足有时来自于失败后的成长,来自努力付出后的成就。快乐也许是浅层次的,不是深刻的满足感。所以,有时候孩子吃点苦是必要的,因为在漫长的人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在小时候跌倒,正可以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
   
4  学会“正向思考”,“家”和“爱”最重要
    主持人:比较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年轻父母,您觉得他们有差别吗?
    张杏如:有一些问题,两岸是相通的。比如说,大家都太爱攀比,比孩子上了几个班,而不是关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还有,都有些急功近利,忽视过程,忘记教育是需要日日积累的功夫,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主持人: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资讯发达,难免有负面的东西影响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做父母的、做老师的可以做什么?
    张杏如:如果给孩子挑选书籍,请挑选“正向思考”的童书,因为孩子需要累积光明的能量,当他碰上黑暗与困难时,才会有光有热,朝着“我要怎么努力解决的方向前进”。这一点,也应该体现在其他方面,对一些负面的现象,家长要适时地做正向的引导。我的两个孩子小时候,我会选择给他们看《魔笛》这样的录像带,而不是充满暴力的卡通。对家长来说,孩子小时偷懒,将来不免要吃苦果了。
    主持人:那么,对童年来说,什么东西最重要?
    张杏如:不要以为给孩子吃麦当劳,带他去迪斯尼乐园,孩子就会快乐。对童年来说,“家”和“爱”最重要。有父母的才是家,父母的心要和孩子在一起,那才是“家”。当然,“爱”也是有方法的,首先,大人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运动发展规律。父母不要莫名地紧张,紧张会不自觉地把压力传递给孩子。然后大人还要尊重孩子,承认孩子个体能力的差异。建立在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爱,孩子才会拥有真正有质量的童年。
 

 
选稿:2008年6月1日 新民晚报、文新传媒    
[关闭窗口]
人才招聘|设置首页|信息反馈|联系方式
中福会少年宫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1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