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媒体报道>>稿件---------------------------------------------------------
 
同一时刻 异彩斑斓(09.11.20)
 
     他们生活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上海、云南、河南、北京;他们是不同的群体:“电脑神童”、少数民族少女、留守儿童、“90后”小作家。但是,在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一个共同的身份——儿童,令他们受到了同样热切的注视。

  上午10点钟,他们度过成长岁月中一个普通的时刻。但对于成人社会来说,这一刻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他们异彩斑斓的生活,无疑折射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孩子的生存状况;他们的沉重和缺憾是需要社会努力的方向;他们的梦想和期待,则呼吁人们--为可爱的孩子们付出更多的爱、理解和帮助。

  上海第六代“电脑神童”罗中瑭:与香港伙伴“空中交流”

  “你好!”“大家好!”20日上午10时许,11岁的上海男孩罗中瑭与香港同龄女孩周惟惟通过互联网视频画面互道问候。在沪港两地教师的辅导下,他们俩与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试着用手中的白纸折出一座座“纸桥”。

  这场别开生面的沪港儿童“空中”联谊吸引了两地40多名儿童参与。视频连线的地点分别设在上海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和香港圣文德小学。通过网络视频画面,两地儿童可与千里之外的小伙伴“面对面”交流,并一起探究科学小问题。

  紫甘蓝的菜叶如何变化出缤纷色彩?叠在一起的象棋棋子如何“飞起来”?一个个科学小问题由两地孩子一问一答,气氛热烈。

  “搭一座坚固的桥,其实有很多种办法。”罗中瑭为现场的学弟学妹出主意。从小学二年级起,罗中瑭就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儿童计算机中心学习LOGO语言绘图编程。

  在老师和家长眼中,罗中瑭堪称“电脑神童”。今年他刚刚参加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如果顺利,他将成为中国内地最年轻的专业资格拥有者之一。罗中瑭的指导老师王颂赞说,如果以5年为“一代”计算,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电脑神童”已经步入了“第六代”。

  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儿童计算机中心和香港相关教育机构的促成下,自香港回归以来,上海与香港两地的4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了计算机学习“姐妹校”的关系。最初,两地儿童是以夏令营的方式开展交流,近年来,两地中小学校开始尝试每周五定期的“空中教室”视频连线活动。

  平日里略显羞涩的罗中瑭,在今天的联谊会上对网络视频技术又产生了兴趣,他眯起眼睛走到摄像镜头前,研究起每个按钮来。

  当“空中”联谊进入尾声,孩子们纷纷面对镜头,挥动各自手中的“纸桥”,他们还用课本、硬币等测试这些“纸桥”的坚固程度。上海教师杨燕青说,孩子们的热情已足以在他们彼此之间搭起一座心灵之桥。云南撒尼女童朱睿歆:“我每天都在跳幸福的‘大三弦’!”

  20日10点20分的昆明被罕见的寒潮和冬雨所笼罩,但3摄氏度低温没能挡住朱睿歆的兴头。课间铃声响起时,昆明龙翔小学9岁的撒尼孩子朱睿歆,手里紧握着橡皮筋急不可待地冲向操场,招呼伙伴抢占“地盘”。

  这是她们再熟悉不过的游戏:朱睿歆和另一个女孩先把皮筋从脚踝一直绷到腰间,随后,她把一个没“过关”的伙伴替换下来,开始展示她高超的“舞蹈”:两脚在皮筋之间灵动飞舞,在阵阵北风中,这个撒尼女孩仿佛毫无惧色地“飞”起来了。

  “我觉得非常幸福。每天7点起床,8点上课;下午两点上课,4点半放学。课间休息和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是最开心的,我们跳皮筋、打球、做游戏……为什么幸福?身边每个人都爱我啊。”朱睿歆说。

  每年农历6月的火把节,她都会随爸爸妈妈回石林老家。爸爸是汉族,妈妈是撒尼人。作为彝族的支系,撒尼人将火把节视为最隆重的节日,整个石林都成了欢乐的海洋。朱睿歆每年都加入狂欢的队伍,“我和妈妈会穿上撒尼人的传统衣服,跳啊、唱啊,那叫高兴!”

  火把节的欢乐甚至延续到春节,这个汉族的节日她照过不误,“我觉得现在撒尼人、汉族的生活没什么区别,春节也很棒,可以穿新衣服、领压岁钱啊!”

  朱睿歆说:“我每天都在跳幸福的‘大三弦’!”在学校,没人对这个撒尼女孩“另眼看待”。她说完全融入班集体和朋友中间的感觉既平凡又舒服。

  她笑着说:“我跳皮筋的时候经常会想起火把节。我喜欢跳得高高的,好像面前就有一团漂亮的火焰,一群跳起大‘三弦’的乡亲。明年,我想邀请我的同学跟我去石林一起过节。”河南留守儿童王梦丹:“今年冬天没冻手”

  11月20日上午10时,在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马庄村学校,冬季运动会正赛得热火朝天。教学楼前空地和楼后操场上,跑步、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各项比赛正在激烈进行。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给这个清冷的冬日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刚参加了跳绳比赛的六年级女孩王梦丹,小脸红扑扑的,头上冒着热气,她兴奋地说:“每天课间,老师领着我们跳绳,教室里生了火炉,宿舍里有空调,下大雪手脚也没生冻疮。”

  这所政府办的寄宿制小学有600多名6至12岁的孩子,其中有一半是父母双双进城务工的“留守儿童”,11岁的王梦丹就是其中之一。梦丹家住十公里外的司王庄村。父母在梦丹两岁时到北京打工,把她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每年回老家一两次。2007年,梦丹转入这所寄宿制免费学校以前,在村里的教学点上学,由于条件差,照顾不周,每到冬天,小梦丹的手脚都长冻疮。

  王梦丹心情沉重地说:“今年,我在北京跟爸妈过暑假,北京很大、很美,可是我现在还没有条件在北京上学。”“这个学校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

  梦丹还说:“学校的老师可好了,不光给我们上课,还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厚的、大的衣裤,都是老师给洗的;老师还教会我洗澡、梳头、整理床铺。”

  父母不在身边使小梦丹较早懂事。她说,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大学,将来到北京找个好工作,报答老师,让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过好生活。 北京“90后”作家李唐:“有人看了我的诗得到激励,就像我看到食指的诗一样就好了。”

  李唐是北京朝阳区垂杨柳中学三年级的学生。20日10时,他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课,英语是他的“弱项”课程。课堂上李唐很少主动发言,他喜欢静静地听、默默观察。

  1992年出生的李唐从14岁开始写作,3年间在《诗刊》《少年文艺》等杂志发表诗歌上百首。也许用成人的眼光来看,有些作品还不够成熟,但那些稚嫩的文字正是他成长的印记。

  考一个好大学是他近期最大的愿望。李唐说:“到了高三压力特别大。”英语老师讲授完形填空题目,李唐认真地听讲,不时低头记录,但找不到语文、历史课“如鱼得水”的快乐。

  对于儿子的写作,李唐的母亲一直不赞成,尤其到高三后,她为孩子请来了英语家教,唯恐“写诗分心”,但她总能不时在李唐的房间里找到写满诗歌的“作业本”。

  爱写作的人往往是充满激情的,但从外表看,李唐是一个内向的孩子,课间10分钟,阳光暖暖地洒在校园里,教学楼前有很多嬉闹的孩子。李唐很少出去,他会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会儿,或者与同学聊天。

  他最新写的一首诗《迎接冬天》里写道:“愿冬天只有打雪仗的孩童,没有路灯下瑟瑟发抖的身影。”

  李唐希望“有人看了我的诗得到激励,就像我看到食指的诗一样就好了。”食指是李唐的偶像,李唐一直在告诉自己写诗要贴近生活,像食指的《相信未来》一样真诚。

 
 来源:2009年11月20日 新华网  作者:刘江、许晓青、陈鹏、郭久辉、李亚红  
[关闭窗口]
人才招聘|设置首页|信息反馈|联系方式
中福会少年宫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1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