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1日至30日,应夏威夷文化交流基金会的邀请,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书画团一行20人赴美参加2011夏威夷国际少年儿童绘画比赛。抵达夏威夷后,小伙伴积极开展街景写生活动,为比赛预热。1月23日,全体学员在威基基海滩参加现场写生比赛,并与各国学生开展艺术交流活动,通过观摩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取长补短,丰富艺术阅历。经过专家现场评比,陆义诚、黄晨意、乔雪琪三名小学员在美、日、韩等多国小选手中脱颖而出,捧得大赛一等奖。夏威夷州州长为大赛获奖证书签名,州议员Mr. Marvin Chang到会致辞并颁奖。
除绘画交流活动外,团组在访美期间还进行了观光考察等活动。在夏威夷参观了珍珠港二战纪念馆、夏威夷州议政厅、国王铜像等景点,在美国本土观赏了拉斯维加斯夜景,前往圣迭戈参观中途岛号航母,并赴洛杉矶环球影城与迪斯尼乐园游玩。学员们在欣赏太平洋岛屿、美国西海岸风光景致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历史、地理知识,如美国新大陆的发现,夏威夷的文明发展历程、二战珍珠港偷袭事件的历史影响、好莱坞电影文化等等,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可以说,此次短暂的出访就是一次综合素质的集训营。在两次行前会上,团长严晓波老师鼓励孩子们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上海、中国少年儿童的风采,运用学习考察与集体生活的契机,锻炼专业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同时对家长也提出支持与配合的要求。行前会充分调动起学员和家长的积极性,为出访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短短十天的出访使孩子们在专业学习、生活自理与交往礼仪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在专业学习方面,针对此次绘画写生比赛,美术中心教师加强了速写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在出访前一个多月就开展了写生培训,为每位学员进行个别指导。小选手们也纷纷抓紧时间,利用途中转机等候等零星时间进行写生练习,他们专注的神情和扎实的绘画功底让过往的国际友人啧啧称赞。无论在首尔还是夏威夷,孩子们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和镜头,外国友人用“wonderful”来夸赞他们,还纷纷向我们老师提出要求,为孩子们拍照,和孩子们合影。小学员们在比赛中赢得的荣誉,获得的赞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专业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生活自理与交往礼仪等方面,团组注重行间教育,不仅及时解决临时出现的小问题,更注重未雨绸缪,帮助小学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礼仪规范。团组将17名学员分为3组,每组5-6人,各组学员按年龄高低组合,高年级学员任组长、室长,充分发挥“大哥哥”“大姐姐”的带头作用和管理能力,同时为低年级学员也分配力所能及的任务,给他们为集体服务、为自己负责的机会。在生活自理与礼仪教育方面,包括一日三餐的健康饮食,自助餐礼仪,物品收纳方法,以及理性消费观念等等,事无巨细,让孩子们入耳、入脑并在出访全程亲身实践。 团组开展宿舍评比活动,并每天对学员们的表现进行点评,激励学员注重整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
在老师引导下,学员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爱互助,小同学不会洗衣服,大同学帮忙示范,大同学流鼻血,小同学送上止血药粉……孩子们还争先当老师的小助手,每到一处,男生们都主动帮忙装卸行李,细心的女生则盘点人数,看护行李,人人出力,把20人的团队建成了一个温暖的小家庭。老师们对礼仪规范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要求也让孩子们从被约束变得自然而然,对街头艺人表演,对餐厅侍应生、大巴司机辛勤服务的尊重,对陌生路人热情招呼的回应,以及在餐厅、景点安静、谦让等等,都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
收获之外,此次访美也有一些反思值得记录。
一是出访活动的形式、渠道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出访让来自各所学校、性格各异的孩子们离开熟悉的环境,参与集体生活,给了他们发现自己、重塑自己的机会,也让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此次出访活动中,在自理、自律方面,不少在学校和少年宫表现优异的“好孩子”、“小干部”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暴露出很多平日并不明显的缺点,如自我意识强,不合群等。正是如此,短短十天的行间教育才更有效,也正是如此,少年宫的出访活动才更有意义,值得坚持,它在广大家长中也才会有口皆碑。此次出访回国,好几位家长向我们反馈,孩子回来后懂事多了,自理能力明显增强,而且会体贴父母了。学员陆义诚的妈妈说,经过短短几天锻炼,儿子好像长大了好几岁,对妈妈感恩的言语和行动,让自己感动得落泪。
二是绘画比赛中各国小选手的风格和特长迥异,孩子们自己也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儿童绘画以想象力取胜,而我们的孩子以技法取胜。小学员们在相互观摩中取长补短,拓宽视野,出访老师也从中得到教学上的启发。如何借助儿童画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三是一些细节上还可以更细致。出访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在前往异国观摩、交流之前,我们如果提前让孩子们做好文化背景的功课(如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相信将会加深他们对历史、人文景观的理解与外国小朋友的交流,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