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2002年度优秀青少年科技活动设计方案一等奖
《2001-2002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项目上海“学 习资源开发”子课题的上海市青少年优秀活动方案一等奖
作者:周建中,生命科学活动、机器人活动指导,中学一级教师
背景资料:
科学家早就语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许多生物技术将更广泛地渗透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将为现代人类社会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植物克隆技术正是这众多生物技术中较为亮丽的一种,是它将“孙悟空的一根汗毛变成无穷无尽的小孙悟空的幻想”转变为现实,且被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农业、园艺业、及医药业之中。
克隆对于青少年朋友并不陌生,而对于克隆产品是怎样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是哪些理论得以现实的体现?及它的研究成果是如何转化到实践中去的┄┄这些都是青少年朋友渴望了解、感兴趣的课题。本课题旨在让青少年朋友带着问题,以一种探索、发现的精神去解答;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创新与突破,以期培养他们的实践、研究能力。在这中间,教师是以一个共同参与的伙伴的角色出现,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条件,并在理论上、知识上、技能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研学目标: 从生物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出发,将生物课本上的许多理论知识通过学的研究活动不断得以体现。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他们自身的研究性活动,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情感;培养对生物现象的观察、质疑能力,及进行研究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从德育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树立起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能够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
充分体现学生在整个研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与主体地位,即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课题的实施、直至论文的完成均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实验性研究。
课题的实施: 阶段一:课题的确立与准备 1、课题的确立 2、课题的准备
(1)知识上的准备 (2)技能上的准备 (3)资料上的准备 (4)材料上的准备 (5)研究场所
(6)研究对象 (7)重要词汇 (8)研究步骤 阶段二:课题的具体实施
1、验证性研究——大岩桐克隆苗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 2、创造性研究——薜荔克隆苗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 阶段三:完成论文及成果汇报
1、数据整理、分析 2、论文的撰写 3、论文的汇报鉴定 4、成果的体现
研究拓展:“植物克隆苗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学习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