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镇党委副书记俞晟访谈实录
2014-11-25 16:24
为了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面貌,东方网推出相关系列访谈。宝山区以“群众路线在宝山”为主题,作为第八站参与此次活动。此次访谈以群众最需要、最不满意的地方为突破口,以正面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线,解答各单位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
2014年11月3日周一下午15:30-16:15,宝山区大场镇党委副书记俞晟做客东方网,介绍大场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东方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樱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8日在北京举行,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加切身体会到此次活动带来的深刻变化,东方网继续推进百名街镇书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访谈,进一步落实整改群众最需要、最不满意的地方。宝山区以“群众路线在宝山”为主题作为第八站参与此次访谈,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跟随宝山区大场党委副书记俞晟。
俞晟: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东方网,利用这个平台跟大家一起聊一下大场,更多的朋友关注大场,参与大场的发展。
主持人:节目一开始请您请您介绍一下大场镇的基本情况。
俞晟:大场镇是在宝山区的西南角,我们大场镇目前下辖10个村,69个居委会,总人口大约在43万,实际管理面积在2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1.5万,在郊区里是具有比较高的人口密度,整个大场镇相对来说是发展比较密集的社区。我们大场镇有铁大场的称呼,大场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据记载在宋朝这边是晒盐的地方,我想当时海岸线离我们大场不是太远,因为地方比较大,是晒盐的场所就有大场的由来。在宝山成立县以后,根据宝山县下辖各个街镇的情况有铁大场之称,我想现在讲铁大场像是铁一般的刚强、坚硬发展的意志。
大场区位比较优势,北边有外环线,中环线从东西方向贯穿大场镇的中部,还有沪太路从南北方向贯穿大场镇。从干道来看,大场镇的交通比较便捷,目前轨道交通也在发展,轨道交通7号线贯穿大场镇,接下来轨道交通15号线也会贯穿大场,将来还有轨道交通18号线,大场镇有着便捷的交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从目前大场镇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两块区域,一个是中环线以南,就是大华地区,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建设的差不多了,也很多居民居住在这里。中环线以北到外环线之间有发展,比如说南大的综合整治的开发,将来都会有下一步的发展空间。也利用这个机会把大场镇情况向大家做介绍,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大场镇居住、工作,参与到大场镇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您,今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已经进入到总结和整改阶段,请您介绍一下大场镇开展教实活动的情况,在活动当中发现了哪些本街镇的问题,百姓有什么深层次的需求?
俞晟:大场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在区委的统一安排下,从2014年2月底正式启动。在整个活动中,一共有175个基层党支部,9200多名党员参与教实活动,总体来看效果非常不错。我们按照要求通过认真学习有关党的群众路线的文献,领导的重要讲话,包括从马、列、毛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升关于群众路线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广泛的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包括座谈会,包括个别访谈,包括交心等等,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听取意见之后问题的查改,来发现工作当中、思想当中存在的一些作风问题,或者说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对下一步进行整改。应该说整个过程还是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也真正达到了教育实践活动所要求的领导干部正作风,现在作为领导干部来说,从最简单的“八项规定”都执行的非常好,平时在工作当中也越来越关注或者说注重从基层听取意见、服务基层来推进工作。
我们的党员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实事求是来说,在推进过程当中每个基层支部都开了专题的组织生活会。我们很多党员也在组织生活会上表达了观点,通过系统的学习的确在理论和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他们也感觉到很久很久没有过这种让大家红红脸、出出汗的组织生活会了,大家感到非常振奋也感觉收获很大。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基层党组织也增强了活力,通过活动以后的确帮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问题,基层支部承担的责任或者说帮老百姓做事情的态度都有很大的改变,老百姓也更加拥护基层党支部,我们基层支部开展活动也更加有活力,通过解决问题让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概括起来来说有两大类,一类就是思想领域的,就是我们讲的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四风”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民生保障、出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部分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梳理和分类,比如说哪些可以马上改的,我们即知即改,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整改。有些可能需要做一些调研或者说需要做一些协调,我们边学边改,另外通过机制建设实现长效管理,通过建章立制保持长期的效果。把落实问题整改和推进建章立制新结合的方法来力争把问题都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或者说推进。但是,我们也知道正像总书记说的,具体问题解决了,但是整个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对,一个问题解决不后,如果让它以后能够尽量避免同样的问题,八就需要通过建章立制实行长效管理,通过不断地努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真正的文化,而不是活动期间为了解决问题,活动结束以后就不管了。成为一种文化之后,我们整个风气会有更好的改变。学实活动总结会开过了,我们也知道这项工作、作风的建设远远没有结束,我们会继续把这项工作推进。
主持人:正像习总书记说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注意大场镇把落实问题的整改和推进建章立制这两方面进行了结合,您能给我们举一些例子吗?
俞晟:落实问题和建章立制相结合,核心的问题就是在教实活动当中或者说教实活动的工作中要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核心内容来推进。在一开始的时候说要把问题找出来、找准,这是非常关键的前提。讲讲非常容易,但实际上挺难的,为什么说要认真学习,比如说现在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了,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场景,在墙上贴着请勿吸烟的牌子,但会在饭店里或者说会议室里,包括以前还在大剧院或者大礼堂里都可以看到一边有牌一边在吸烟。这就说明,虽然有要求,但从认识上来说并没有觉得吸烟的危害对自己、对他人,一种意识、一种责任进入到自己的脑子里。到现在比如说禁止吸烟提倡这么久,大家越来越多感受到吸烟的危害,从内心里就有提高了认识,现在尤其在上海,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很少,有时候有人吸烟也会有人来制止,这就提高了意识的过程。
从教实活动来看,反过来来看也非常有意思,我们查找问题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我们查找问题交上去,督导组说这个问题不是非常贴切你们的实际。大家一开始觉得找不到问题,通过学习、通过座谈找到一些问题,用督导组的话来说羞羞答答,再学习才正视问题。通过提高认识找到问题之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在前面一个问题时候也谈到,我们大致分为三类,有些是属于即知即改的,有些是属于边学边改,有些是建章立制的。针对不同的问题归到不同类里面推进。通过问题的梳理和分析,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比较简单,比如说有群众提出来哪条路不好或者说路边有什么问题,或者说垃圾处理不及时,这都很好处理,第一时间请有关部门就妥善处理掉。再分析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就要进行再分析了,否则的话今天处理完这个问题,接下来可能过两天这个问题又来了,这就涉及到建章立制,通过建章立制来进行长效管理的问题。所以说,还是拿路的情况来说,如果进一步分析下去,就会形成怎么发现问题,有了问题第一时间可以发现,发现问题之后怎么协调或者说及时的处理,或者说上报。接下来怎么维护,怎么样杜绝下一步还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这就要通过建章立制或者说通过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联席会议去解决问题。
通过我们的梳理,我们梳理出来将近130条意见,我们归纳成了有10大类,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或者说老百姓特别关注的问题,处理完之后我们做了分类,有些马上可以解决的就归口,有些是民生的、有些是建设的,由各个分管领导牵头,对于有些要建章立制、长效管理的,我们也进行了梳理。梳理下来一共有24类规章制度下一步要坚持和完善,有些是特别重要,通过教实活动以后要进一步完善或者说进一步坚持下去列出来。比如说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对大场镇的区域来说也非常重要。我们也拿出来进一步的强化学习。有些是根据教实活动,查出问题我们觉得要完善的,比如说里面提到的群众反映现在的干部联系基层比较少,我们就出台了加强干部联系基层的有关制度,这也是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还比如说基层提出来,我们社区干部年龄老化,在酝酿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部结构的制度。
主持人:您提到社区干部结构老龄化是一个普遍问题,我们看到很多居委会的干部都是大爷大妈,在培养后备干部方面,大场镇如何考虑,在这方面大场镇的社区党建有什么特色做法呢?
俞晟:我们大场的社区体量比较大,我们有69个居委会,随着人口的导入,居委会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69个居委会可能比两个街道还要大。我们居住小区有117个,所以说整个社区的管理压力还是相当大的。像你说的,居委会的干部,在我们印象里都是居委会大妈或者老娘舅,里弄里帮大家协调各种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社区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大,除了里弄之间纠纷的化解、矛盾的调解,越来越多的社区管理的职能也落到相应的基层居委会的头上。所以说,对居委会的年轻干部的要求包括对管理素养方面的要求,在与时俱增。但传统上是这样的格局,一度在大场镇整个社区干部结构不尽如人意,一个是老龄化非常严重,第二个可能在中间还有一定的断层。
我有一个数据,我们曾经在高峰的时候在居委会的正职,就是书记和坐班主任50岁以上占了56%,在50岁当中55岁以上占了44%,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平均年龄肯定是超过50岁,可能还接近55岁。当时还有60岁的若干名。我们觉得整个形势不是很乐观,要维持现状再做几年也可以,但年纪越来越大,不可能做到70岁。后面我们对社区干部建设这一块党委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招聘一些青年的大学生进来,比如说上海市也推出了一村一居一个的学生,我们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一年吸纳了20多位大学生到社区参加工作,对社区本身的工作来讲,我们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平台,比如说对于表现比较突出的可以去做书记助理或者主任助理,还有放到其他部门去挂职锻炼,比如说放到综合治理部门,包括放到信访接待部门,因为信访接待部门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的矛盾,非常锻炼人。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包括原来的书记助理,一些优秀的学生,陆陆续续也走上副主席、副主任,有些甚至走上了书记的岗位。所以说,从这个意义来说,还是比较好的缓解了这方面的压力。目前来看,正职平均年龄降到47岁,我们也有几位80后也走上书记的岗位。这样就形成了老中青相对来说有梯队的结构,按照我们理想的,或者说按照老百姓要求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项工作还将在教实活动之后进一步的推进,进一步的把居委干部的结构优化,层次进一步提高,满足大场越来越高的社区管理需要。
主持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有很多的做法,说到解决问题不得不提到南大地区的综合整治,韩正书记也多次去调研,那么目前南大地区的综合整治情况进行得如何?
俞晟:南大整治是一个热点问题,为什么这么热,因为在中环附近现在还有这么大体量的综合整治区域已经不多了,整个南大地区的面积在6.3平方公里,我们宝山区占了5.8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区域原来集聚了大量的国企,包括一些化工企业,包括仓库,相对来说里面的环境比较差,也有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把南大地区作为综合整治和的重点区域也是推进这块区域的综合改造。在南大地区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之后,市里面领导非常关心,包括韩正书记、杨雄市长都非常关心这一块的工作,我们区里的领导也经常到南大地区调研,推进这项工作。我记得今年过完春节的第一天区领导就带队过来调研南大的综合整治开发情况。
从南大的推进来看,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南大地区要整治涉及到四个村,分三期进行,一期农民有1400多,在去年年初已经农转非了,二、三期还有1300名左右,今年也会转型好。这也是落实社会保障,是下一步推进开发非常重要的前提。现在各个村已经进入了房屋的土地综合补偿的节吨,像丰收村已经全部完成了,其他几个村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现在一期腾地腾了1900多亩,为南大接下来一期开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南大综合整治工作难度虽然非常大,但方方面面的关心下,南大综合整治工作一定可以有条不紊的推进。我想,不久的将来山清水秀的居住、商业、产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对此我们非常有信心。
主持人:无论是您刚才提到的房屋征收、综合整治也好,可以看出大场镇目前来讲,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困难群体,对于这部分困难群体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完善社保体系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富差距带来的心理落差呢?
俞晟:一个地区的发展也好,政府经常说GDP,老百姓对这个数字不是很敏感,更关注的是周边的生活是不是方便,上学是不是方便。我们镇层面来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困难群体,随着大场镇这几年的发展数量比以前有所减少。在2010年前,我们有3000多的低保,现在最新数据只有1200多名了对这部分对象来说,相应的低保方方面面的政策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比如说每个月有低保金,或者说低保的小学有助学补助、医疗补助等等。对于这一块来说,可以称之为救助体制内的。还有一块非常关注的是比低保人群收入稍高所谓的低收入人群,平时收入比低保高一些,但是生活的水平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可以想像一下低收入的标准是1400,低保是710块,如果说1400多块,可以想像生活水平肯定是比较低的。如果家里再有什么事情,比如说生病带来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对于低保人群如果碰到额外的困难,或者说生了大病,对他们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从政策面来看,除了市、局相应的低保政策,我们也推出了市民综合帮扶的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想通过对享受了相应的补助或者说享受相应帮助之外还有比较大的困难,比如说低收入人群碰到突发的困难给予相应补助,我们也形成了一系列市民帮扶办法,比如说对这部分人群碰到大病之后扣除医保享受或者说其他的,比如说工会的补贴之外,还有自费部分的到一定的标准比如说1万就补贴5000块,3万就补贴1.5万,这样在他能够享受市区体制内补助之外,再给一块补助。这部分的资金来源有两块,一块是政府财政每年有一部分的帮扶基金,另外也是发挥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我们还有一些项目帮扶,请大场镇知名的企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伸出援助之手,比如说大华集团,包括科技园区,包括民办的经委会认领一些项目,有些是失独老人的帮扶,有些是助学帮扶,我们搞了一系列项目,有些企业,有的甚至是个人来认领这些项目,认领需要帮助的人群。通过这个平台让社会有更多的平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政府的红会、慈善基金会包括企业和个人形成市民综合帮扶体系来更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
主持人:您讲的这一系列措施让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了很明显的缓解。这些问题和措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实活动当中群众比较关心的就是养老问题,大场镇在解决人口老龄化方面有哪些养老服务的措施和办法?
俞晟:现在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老龄化,上海老龄化沉重就比较高,对宝山大场镇来说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4万不到,这个数字还是户籍的老年人口,按照这个数字来算,大场镇的户籍人口在14万-15万,可以看出老龄化程度相当高。在将近4万人当中80岁以上的老人也6000多人。为什么把80岁以上的老人单独分出来呢?我们认为老人有两大块,一块是老人当中年轻的,这部分人更加需要的是文化、健身,社交型的活动比较多一些。对于80岁以上,我们称之为高龄老人,这部分老人在生活自理方面多多少少有一些障碍,这时候就更加需要一些助餐服务或者说养老机构帮助他们解决养老问题。
根据上海市民政的规划,他们提出了“9073”的养老计划,“90”就是90%以上的老人是提倡居家养老,7%通过社会机构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解决平时养老当中需要帮助的问题,比如说助餐或者说助医等等,还有3%是放在敬老院。从大场镇目前的情况来看,有5家敬老院,床位有769张,5家敬老院也是不同层次的,也的是高端的商业型养老,有的是公办的养老机构,还有一些中低端的养老机构。就算把养老床位加起来769张,按照3%的机构养老目标来说还差的很远,在公办养老机构门外需求也非常大,每年都有很多人在排队,根据目前的情况大场镇党委政府也下决心,尽最大的努力改善大场镇养老设施的建设问题。我们大场镇二级医院建了新址,旧址我们考虑做养老机构建设。另外,把村里村民活动的地方也把养老功能进一步扩大,这样统计一下今年这两家养老机构建成以后可以增加将近500个床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方面的需求。说句实话,根据整个社会养老的发展趋势,我印象当中有关部门做过统计,2030年左右老年人的数量会达到高峰,全上海市估计会达到30%以上的老龄化人口。我们想这项工作还仅仅是一个开头,接下来还要继续努力,建设更多的养老机构,既有政府的,按照市里的要求,也会鼓励民营的,全社会来关注这个事情。
主持人:刚才提到的养老问题,对大场镇百姓来说最熟悉的像社保中心、卫生中心,在过程当中我们如何来提高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解决百姓的办事难的问题呢?
俞晟:比如说一门式受理中心像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可以说政府涉及到为民办事的一半功能都会聚集在这个中心里,我们窗口的服务质量也好,服务态度也好,很大程度上都会决定着老百姓怎么看我们政府的服务。所以说,对中心服务的质量来说,党委政府非常关注。说句实话,大场镇这方面的建设还是走在前列的,比如说全市都要求一周七天的工作制,我们大场镇的中心09年就开始一周七天的工作要求,当时一般的中心都是一周五天的工作时间。虽然增加两天,我们花的精力真的非常多。通过这次教实活动,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心把教实活动怎么样通过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心为老百姓的服务,做了很好的推进,也通过方方面面的座谈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征集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包括涉及到原来有意见箱,现在为了教实活动更好的发现问题,在办完事之后给一张咨询表,现场来反馈服务当中还有什么问题,或者说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地方。通过教实活动,整个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老百姓这块的反馈还是相当不错的。
主持人:大场镇除了老龄化人口比较多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对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人户分离的孩子教育和入学问题怎么解决呢?
俞晟:我们现在碰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学校的配备往往是根据居住区的开发规模来配备的,现在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大概有20万,势必对我们教学产生很大的压力。我们做了统计,现在整个大场镇中小幼学校的数字在49所,学生将近3万,其中外籍来沪人员的小孩就有1.5万,给我们带来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也是尽最大的努力按照市里、区里的要求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一方面是公办学校在解决学籍范围内的户籍之外,最大程度的吸纳外地来沪人员的小孩。除此之外也特别新办了三个小学,其中把一所公办中学拿出来作为民办的小学校址,专门吸纳外地来沪人员的小孩。另外还建了4所幼儿园,这4个民办幼儿园也是按照公办幼儿园收费,解决外地来沪小孩的入学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下一步的综合管理、全区的调配更好的解决外地来沪人员小孩的就学问题。
主持人:从养老到教育问题解决了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生活层面的,节目最后谈一下大场镇在满足全镇市民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呢?
俞晟:文化大家的需求越来越大,老百姓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大家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场镇是非常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大场镇是上海书画之乡,我们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现在越来越多关注对社会层面,我们的社区居民对文化的需求。归纳起来来说,有三个层面去建设文化的设施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一个就是散在各个村、各个居的文化中心、活动室,来解决老百姓平时的健身、棋牌、乒乓之类的简单需求。另外,我们建了三个文化分中心,规模比较大,功能比较多一些,有乒乓、图书,包括多功能厅。大场镇还建了大场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体量非常大,在9500多平方米,有游泳池,有羽毛球场、乒乓、斯诺克、美式桌球、壁球等等。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是文化中心,在15000平方米左右,有电影院,有3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有很多的培训教室,有综合楼,尽可能的满足各种团队,大场镇有一、两百支文化体育团队,满足他们的需求。应该说,虽然建了这么多,但还远远不够,我们也觉得在大场镇下一步开发当中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给老百姓提供室内室外的文化体育场所。
主持人:我们知道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依托,在这里扎营的党员干部既是进行群众路线的形象大使也是文明服务的操盘手。在节目最后再次感谢俞书记光临我们演播室,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