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镇党委书记陈静访谈实录

2014-11-10 16:01

image

 

  为了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面貌,东方网推出相关系列访谈。奉贤区以“群众路线在奉贤”为主题,作为第十站参与此次活动。此次访谈以群众最需要、最不满意的地方为突破口,以正面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线,解答各单位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

  2014年11月4日周二下午15:00-15:45,奉贤区海湾镇党委书记陈静做客东方网,介绍海湾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东方网的网友大家好。10月12日上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重要僵化,研究部署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的后续工作,为了让光大群众更加切身体会到我们带来深刻变化,东方网继续深入推进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访谈,进一步落实整改群众最需要最不满意的地方。奉贤区以群众路线在奉贤为主题,作为第十站参与。今天我们跟随奉贤区海湾镇陈静走进海湾。


  陈静:您好主持人,东方网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请陈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海湾镇的情况。


  陈静:海湾镇是伤害罪年轻的一个城镇,它的地理位置很优越。海湾镇2003年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正式挂排是2009年的9月16号。海湾镇是由五个单位组建而成,下去面积有90.25平方公里,目前有三个社区,八个居委会。人口不多,三万人。户籍就更少一点,就在一万一左右。乡镇建镇时间不长,但是历史还是比较悠久。我们这个镇老年人口比较多,目前为止常住老年人五千五百左右。


  主持人:海湾镇还有哪写区别乡镇的特色呢?


  陈静:海湾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城市,是适合居住的风情小镇,他具有25公里海岸线,这种资源其他地方不常见。靠水的地方具有灵气,空气质量比较好。第二我们有国家级的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公园有一万六千亩,比静安还大。我们以海湾镇命名的大学城,叫海湾大学城。这在其他乡镇当中应该来说也是没有的。大学城在海湾这个理念,也为这个地区的企业发展,人才支撑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个地区有国家级的开发区,这也是一个非常老牌的开发区之一的,今年有三十年的时间,目前正在面临经济、转型发展。同时我们镇又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70年代中期知青最高的时期有五万人在这里挥洒汗水。我们现在一直对我们海湾镇干部来说,海湾镇幕前来说看起来经济总量比较低,但是今后发展趋势是比较好,也是上海市非常少有的战略储备用地之一。


  主持人:农垦文化底蕴可以给我们讲讲吗?


  陈静:54年围垦,三个农场了合并,叫了54农场,因为是五四年建成。所有国营企业当中历史最悠久,今年正好六十周年,同时农场几十年当中也出来很多人才,我们非常自豪,很多有中央的领导,孟建柱等等曾经都是我们围垦的战士。文化界潘虹这些也是从我们农场出去的。我们一直非常自豪,农垦文化紫云还是非常深厚,农垦的精神,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在激励我们海湾镇现在党员干部,更好为海湾镇今后的发展做自己最大的贡献。


  主持人:海湾镇是唯一没有农民的乡镇,它的城市化程度很高,想请问,推进教育实践过程当中,我们镇党委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分享给我们一下。


  陈静:今年走群众路线过程当中,我们总结出,我们把我们班子成员,每一个星期有一天专门蹲点居委会,这个方式非常有利于我们的领导班子,真正能够听得见老百姓的呼声,真正能够了解老百姓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这个制度实施了之后,我们有些班子成员,在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过程当中,一个人已经走了两百多户人家,老百姓反响很多,通过走访我们也了解很多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市貌居委会,市貌居民区是海湾镇比较中高端的小区,由于居民是逐步进入,之前是没有居委会。后来了解老百姓心声之后,认为有这个条件和必要,特别是这里面人群比较特殊。三分之一都是从市区过来,三分之一是外地在我们工作这里面,还有三分之一是本地的一些居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今年就已经成立了这样的市貌居委会小组,今年进入两委选举过程。
  群众路线关键是听得到群众真实的想法,然后要真诚地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所以能否听到群众意见,这是衡量这次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海湾镇在实践过程当中,有一个工作机制还是非常值得总结的。特别是我们形成零距离商论与民,这个工作机制在我们工作当中,还是非常富有成效的。譬如我们领导问政于民。海湾镇走群众路线这一方面,建镇之初开始就抓得很紧,我们每个月单月的行政领导下基层,我们机关的班子成员、科技干部一起到社区居委会。我们有社区党代表下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在这个基础上,老百姓又反应,觉得我们这种方式很好,但是跟老百姓接近的量、面还不够广。所以2009年的时候,又推出,每一个班子成员、科技干部要走居民家里,这些种方式都是很好的。

  这一次拆除乱搭建、乱开门状况当中,目前完成145家,是很不容易的。在短短的三四个月里面,有些居委干部一个家庭要走二十几次,当然这个工作成功离不开居民同志对我们的支持。居民课堂是很关键的,最大的智慧是在老百姓当中。第三这件事满意不满意是需要老百姓说得算的。譬如我们辽远社区,我们做文化广场改建。城建部门从国外引进的理念,新加坡的开放式。但是这个方案征求老百姓意见过程当中,老百姓就说,我们这个地区,必须要有围墙,你们不应该把原来拆掉。原来是我们这个地区外来人口特别多,外来人口小孩特别多,这些小孩都是散放,没有人管。白天有志愿者,但是晚上呢?很多健身器材这些小孩子都破坏了,一方面跟学校沟通教育这些小孩,同时实事求是,面对现有管理水平。老百姓提的意见还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很快的把这个方案已经做好,都非常高兴,都觉得我们政府是实事求是的,为民所想。这是非常有利于跟老百姓保持密切关系的,也有利于我们政府推进各项工作的。

  举一个例子,譬如中港居民区,最近全市都在推进违章建筑拆除问题。违章建筑在海湾镇不多,但是海湾镇老工坊,乱搭的情况是很多。根据这个情况,跟居民征求了意见,违章搭建到底拆不拆?怎么拆?这是一个顽症。如果不拆,可能对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带来影响,如果拆,有些老百姓是有困难,特别是残疾人。很多残疾车上下楼梯不方便。面对这个问题,老百姓还是非常具有大局观念的,他们就认为,从长远来看,现在是一百五十人家,如果不采取行动,那么可能会两百家、三百家。但是拆怎么拆?他们也讲,一方面我们把确实困难的同志,把他们的困难处理好、解决好,同时拆的时候,也要针对小区里面,影响最大、最不好的同志,首先要拆。

  这是我们讲的领导蹲点,问政于民的必要。还有百姓课堂,这个做法也是我们向老百姓集聚智慧的途径。我们居委会组织相约星期二等等,这些都是由居委会牵头、百姓积极参与的半官方的课堂。这次走访过程当中,我们也觉得参与了这样的居民课堂之后,得到很多老百姓对我们政府工作的支持。譬如我们有大决策问题,在居民课堂上听取老百姓意见,由老百姓作主。


  主持人:我们老百姓又提出什么问题?


  陈静:海湾镇老百姓对政府是很信任,海湾镇是一个比较偏僻的乡镇,建镇时间比较短,所以基础设施还是非常的老化,特别是民生问题上面。意见提了不少,梳理一下一百多条,民生问题一百三十多条。但是我们归类了之后,我们觉得总的来讲,还是在三各方面。一个是老百姓出行问题,第二是老百姓养老保障问题,第三是海湾镇散户的问题。
  出行问题主要是因为刚才讲的,我们地理位置很好,面向大海面向大海不容易到市区,老百姓到市区很不方便,就是联通八号线地铁站时间比较早就结束了。譬如说八号线终点站,渡航站,地铁11点多才结束。但是当时海航线九点多就结束,衔接不起来。这样老百姓意见很大。
  第二养老问题,现在很多老百姓,陈书记养老院什么时候可以做起来,确确实实老百姓有这个需求。现在七八十岁的人,已经有两三千人,这些老年人老两口都在,以后万一变成孤老,自己养老怎么办?子女基本上都不在身边,在市区,南桥镇比较多。这也是海湾镇比较现实的问题。
  第三,刚才讲的散户的问题,这也是遗留的问题。当年有很多,将近有一千两百户居民还住在当年农垦知青连队里面,这些都是在70年代初期就造了。所以多年失修,环境非常的差,所以老百姓都非常希望能够早一点搬到新村,可以共享一些基础设施。

  主持人:针对上面提的问题,开展群众路线过程当中,是如何解决的?或者是准备如何着手来解决?


  陈静:我们主要是针对三大问题进行梳理,有些问题是马上可以改的,确确实实是因此我们的作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给拖了,有写问题需要统一思想之后做,有些思想不统一。有些需要创造条件。针对这三个问题梳理好之后,我们拿出了方案。譬如针对养老的问题,老百姓很期盼我们有一个养老院,今年我们开工了,做了很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关键是钱的问题,现在形势也非常好。譬如市政府对于养老问题,每一个养老床位,一个床位八万元的补贴,我们将近一百八十二个床位,就是一千四百万政策的补贴。
  第二,从去年开始,市政府又出来一个很好做法,就是城乡帮扶,我们很荣幸和浦东发展计划结对,他们每年支持我们三百万,五年就是一千五百万。我们还有杨浦区几个街道,每年也有一定的资金,我们把钱用到老百姓需要的项目当中,这些项目做好需要四千万左右,这样算起来就是政府在贴钱,一千万左右就可以把项目实施下来了。明年年底,到十二月二十六号,可以让老百姓都住进去。这是非常需要的问题,也是民生工程。
  我们现在老百姓非常需要日托所,我们想做这个事情,但是没有地方。这几年一直跟奉贤区教育局协商,因为现在的容量不多了,现在教育局就想把幼儿园合并起来,然后改造一个,把以前托儿所改造成托儿所。就是我们讲的老年人的服务站。这样我们的老年同志班车接送在这里可以进行日托所的管理,这是养老问题。政府带创造条件,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关于交通问题,我这里也要表扬一下,我们群众路线走了之后,不光是我们基层。我是市代表,有一次正好参加黑车整治的座谈会,我当时就讲了,我说为什么有黑车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其实这里面还存在着很多配套不健全。黑车有市场,所以我讲了之后,我就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八号仙十一点多,班车九点一刻就没有了,还很巧,是建交委原来周主任在上面,他说陈书记把这个情况写了传给他。我也没有想到,我想市政府就这么一讲,没有想到一个月就有答复,说他们现在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争取在七月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非常好,十一点多的地铁,比最后一班地铁晚一刻钟。这样我们海湾镇老百姓出去到市区,到十点关门回来也来得及的。这个事情也是解决的比较好的。我们很高兴。
  还有就是火车站的问题,海湾有一个火车站叫海湾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我们专门跟区委领导汇报,这个火车站离我们海湾这么近,才两公里,要给很好的用处,我们周平书记雷厉风行,专门从上海南站乘火车到海湾站下来。他乘火车之后感觉很好,说这么快,四十分钟南站就到海湾,沿路的风光也很好,火车非常舒适,人也不多。而且当场给我们几个委办局开协调会,把这件事情定下来,让我们建交委帮助我们操作。同时区长也请我们班子成员到我们奉贤来调研火车的情况,因为生铁公司是我们浦东铁路上级单位,实地察看之后,就是现在火车班次比较少,一天才两回两趟,就是四次。我们争取到明年二月份,海湾镇第二届梅花节开幕的时候,我们能够把火车通上,争取能够从两对火车到十对,如果有十班火车在开的话,这个利润率会大大提高。
  刚才还讲了,针对老大难的住宅问题,最近也有很好的消息,我们到2015年年底,争取让这些常年在知青连队的居民,可以全部入住,这个工作是很感谢市政府,也非常感谢光明集团,他们也花了大量的钱,当然政府也是全力以赴支持配合,特别是在政绩挂钩上做了很多工作。几件难做的事,在走群众工作当中有了彻底解决。


  主持人:政府有很大支持力度,企业又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得我们海湾镇的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也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海湾镇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它的收获有哪些?


  陈静:收获太多了,群教路线以来,寿险给我的感受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干部作风改进了,我们和老百姓的感情融洽了。我举一个例子,在这之前,我们也经常有走访,之前有不少的干部,把它作为工作的负担,特别是年底慰问,把信封一放就走。为此还专门有一个老同志跑到我办公室来,说陈书记走访很好,但是做法太形式了。你们后面有些干部的走访,确确实实让老百姓觉得。年底政府来看我们,不光是一个信封,一桶油的问题,更多的是和我们拉家常,现在居委干部、机关干部,一到居民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所以我每次走访居民区,我都跟办公室说,不要安排多了,安排多了走不过来。一家人家就要拖着你讲一两个小时,这些老同志太可爱,对海湾镇关注度特别大,非常关心。觉得书记可以坐一坐,了解他们的一些历史,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了解他们的子女,他们都非常满足。这对我们推进整个社区和谐是非常有帮助的。作风改变的之后,感情非常的融洽。
  问题整改了之后,还是挺好。我讲一个助餐点问题,海湾镇去年新建第一家餐服务店,让我们老百姓不用自己再烧菜、烧饭了,可以到社区食堂吃饭,有志愿者送你家里。这项工作老百姓很受欢迎,一直希望我们助餐点都覆盖。今年把这个事情都做好了,上个月,五四社区助餐点开业,去了之后很感动,很多老百姓都拉着我们的双手,陈书记、刘书记,你们给我们海湾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我们是老农口的乡镇,很多人都七八十岁了,他们说买一点菜饭吃一点,这样就给他们大大的节约了时间,也方便了老百姓。这个事情是做的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同时国家森林公园,这么好的环境,没有让我们这些农垦的老同志给予充分享受,我们走访过程当中,老百姓提出。我们为农垦奉献一辈子,现在我们进去也要跟市民一样买一张票,这对老同志来说却确有一点说不过去。所以走群教过程当中,因为农场也有群教工作,全市都开展。现在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了,我们森林公园的老总,班子集体上任之后,只海湾镇户籍凭身份证、退休卡全部可以免费。
  我们讲实事做好了之后,问题整改了之后,老百姓就得实惠了。第三制度大增长,老百姓都叫好。以前很多制度不少是挂在墙上的,现在我们在群教过程当中,我们机关党支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采育社区贡献活动。刚去的时候,老百姓说你们来形式主义,后来我们每一个星期都去,现在两个星期一次,如果说,有时请假可以,但是你必须补偿到这个时间。还专门给你补课的时间。所以这个工作做好之后,老百姓很受欢迎,每一次去阿姨都说,陈书记,你每一次来都可以看到你,很高兴。现在我们的楼道很整洁。我说可以旧一点,但是我们要做的干干净净。所以我说群众路线走了之后,应该说对我们海湾镇,对党委政府、对老百姓都是很有收获的。


  主持人:提高了工作的效能。刚才听您说海湾镇正在走群众路线过程当中做法和收获。在这里很想了解一下,海湾镇在日常的基层治理工作当中有哪些特色做法和突出亮点。


  陈静:讲到这里,我这里还是要讲两个,我们社会管理的创新项目。一个是桂林工作室,一个是宝钢志愿者服务中心,我们桂林工作室2009年成立,当时也是基于探索司法、信访、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这个工作做好了之后,得到市、区、海湾老百姓高度肯定。给我们这个社会稳定、安定团结做了大量工作,到现在为止处理量千多个案子,处理七百多件信访案件,特别是老大难动拆迁问题。化工厂污染、扰民的问题,在工作室的推进下得到有效的改进。
  我们的宝钢志愿者中心,是我们2012年年底成立的,但是这个中心到目前已经有将近两千人志愿者,有一百零九个志愿服务队,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特别是在为老服务过程当中,有一个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刚才讲到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很多,如何关爱这些老年人,这次做到每年上门一次,每周打电话,每一个月请志愿者给医疗、体检,还有就是一季,我们把这些老年人整合起来,参与我们社区活动,半年还可以做一次回访。这个项目评到上海市“优秀志愿者”项目。


  主持人:您介绍了无论是海湾的农垦文化,还是对于工作当中点点滴滴,都是感受到海湾镇追求卓越海湾精神,让我的印象很深刻。我们知道文化的发展经常是带着很浓重历史烙印,随着海湾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请问海湾镇文化特色有什么特点?


  陈静:海湾是一个农垦,文化特色是非常明显。所以在传承农垦精神上,经过我们现实的调研,这么多的老百姓都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子女都不在身边。我们争取相关部门专家意见之后,我们今年出台打造一个实施意见,这个主要是有针对性,我们这个地区。除了关爱到任之外,除了政府提供老年人的基础设施硬件之外,还远远不够。让更多社会关爱老年人。我们今年还专门举行第一届孝心文化节上面,开的很成功,这上面我们做了传统的,就是金婚庆典,把五十年结婚历史的老年人,给他们共同的祝贺。
  同时从今年开始,我们给每一个月的老年人,共同组织过集体的生日,在政府的牵头下,我们的政府、企业、老百姓都很支持。今年在孝心文化节上面,我们征求到企业捐赠和居民捐赠三百多万元,这个成绩很不容易。特别是开发区总公司等等都给我们这项工作大力的支持,这是我们需要传承的文化,需要弘扬的文化。应该来讲孝心文化的弘扬,也是践行社四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主持人:也体现了奉贤文化底蕴,传承了孝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前面介绍了海湾镇生态环境非常的好,能在这里给我们介绍一下到底有多好?


  陈静:讲到绿色生态就不能不讲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印象最深究是俞正声在上海当市委书记,一年来两次,他来了之后就说上海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他都不知道,不可思议。所以怎样让这个公园,让更多上海市的人知道。从去年开始,我们每年两月份的梅花节,第一年就有四万人,四月份又打造牡丹文化。还专门有一个牡丹园,明年又要举行第二届,我们在国家森林公园举办上海市的音乐节,森林音乐节。公园、环境都应该非常适合市区的居民星期六、星期日,特别的向往,不要跑到外地,挤在地上。
  所以在这里做一个小广告,非常欢迎上海市民到我们海湾来。


  主持人:谢谢,我们都知道问题在查、作风在转、风气在变。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新态势正在展开,新的走向在数据当中体现更加一目了然,我们海湾镇用事实说法,用数据说法,在群教过重做出了成绩,节目结束再次感谢我们的陈书记光临我们的广播室,感谢各位网友,下次我们再会。

海湾镇党委书记陈静访谈实录

2014年11月10日 16:01

image

 

  为了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面貌,东方网推出相关系列访谈。奉贤区以“群众路线在奉贤”为主题,作为第十站参与此次活动。此次访谈以群众最需要、最不满意的地方为突破口,以正面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线,解答各单位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

  2014年11月4日周二下午15:00-15:45,奉贤区海湾镇党委书记陈静做客东方网,介绍海湾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东方网的网友大家好。10月12日上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重要僵化,研究部署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的后续工作,为了让光大群众更加切身体会到我们带来深刻变化,东方网继续深入推进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访谈,进一步落实整改群众最需要最不满意的地方。奉贤区以群众路线在奉贤为主题,作为第十站参与。今天我们跟随奉贤区海湾镇陈静走进海湾。


  陈静:您好主持人,东方网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请陈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海湾镇的情况。


  陈静:海湾镇是伤害罪年轻的一个城镇,它的地理位置很优越。海湾镇2003年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正式挂排是2009年的9月16号。海湾镇是由五个单位组建而成,下去面积有90.25平方公里,目前有三个社区,八个居委会。人口不多,三万人。户籍就更少一点,就在一万一左右。乡镇建镇时间不长,但是历史还是比较悠久。我们这个镇老年人口比较多,目前为止常住老年人五千五百左右。


  主持人:海湾镇还有哪写区别乡镇的特色呢?


  陈静:海湾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城市,是适合居住的风情小镇,他具有25公里海岸线,这种资源其他地方不常见。靠水的地方具有灵气,空气质量比较好。第二我们有国家级的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公园有一万六千亩,比静安还大。我们以海湾镇命名的大学城,叫海湾大学城。这在其他乡镇当中应该来说也是没有的。大学城在海湾这个理念,也为这个地区的企业发展,人才支撑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个地区有国家级的开发区,这也是一个非常老牌的开发区之一的,今年有三十年的时间,目前正在面临经济、转型发展。同时我们镇又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70年代中期知青最高的时期有五万人在这里挥洒汗水。我们现在一直对我们海湾镇干部来说,海湾镇幕前来说看起来经济总量比较低,但是今后发展趋势是比较好,也是上海市非常少有的战略储备用地之一。


  主持人:农垦文化底蕴可以给我们讲讲吗?


  陈静:54年围垦,三个农场了合并,叫了54农场,因为是五四年建成。所有国营企业当中历史最悠久,今年正好六十周年,同时农场几十年当中也出来很多人才,我们非常自豪,很多有中央的领导,孟建柱等等曾经都是我们围垦的战士。文化界潘虹这些也是从我们农场出去的。我们一直非常自豪,农垦文化紫云还是非常深厚,农垦的精神,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在激励我们海湾镇现在党员干部,更好为海湾镇今后的发展做自己最大的贡献。


  主持人:海湾镇是唯一没有农民的乡镇,它的城市化程度很高,想请问,推进教育实践过程当中,我们镇党委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分享给我们一下。


  陈静:今年走群众路线过程当中,我们总结出,我们把我们班子成员,每一个星期有一天专门蹲点居委会,这个方式非常有利于我们的领导班子,真正能够听得见老百姓的呼声,真正能够了解老百姓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这个制度实施了之后,我们有些班子成员,在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过程当中,一个人已经走了两百多户人家,老百姓反响很多,通过走访我们也了解很多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市貌居委会,市貌居民区是海湾镇比较中高端的小区,由于居民是逐步进入,之前是没有居委会。后来了解老百姓心声之后,认为有这个条件和必要,特别是这里面人群比较特殊。三分之一都是从市区过来,三分之一是外地在我们工作这里面,还有三分之一是本地的一些居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今年就已经成立了这样的市貌居委会小组,今年进入两委选举过程。
  群众路线关键是听得到群众真实的想法,然后要真诚地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所以能否听到群众意见,这是衡量这次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海湾镇在实践过程当中,有一个工作机制还是非常值得总结的。特别是我们形成零距离商论与民,这个工作机制在我们工作当中,还是非常富有成效的。譬如我们领导问政于民。海湾镇走群众路线这一方面,建镇之初开始就抓得很紧,我们每个月单月的行政领导下基层,我们机关的班子成员、科技干部一起到社区居委会。我们有社区党代表下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在这个基础上,老百姓又反应,觉得我们这种方式很好,但是跟老百姓接近的量、面还不够广。所以2009年的时候,又推出,每一个班子成员、科技干部要走居民家里,这些种方式都是很好的。

  这一次拆除乱搭建、乱开门状况当中,目前完成145家,是很不容易的。在短短的三四个月里面,有些居委干部一个家庭要走二十几次,当然这个工作成功离不开居民同志对我们的支持。居民课堂是很关键的,最大的智慧是在老百姓当中。第三这件事满意不满意是需要老百姓说得算的。譬如我们辽远社区,我们做文化广场改建。城建部门从国外引进的理念,新加坡的开放式。但是这个方案征求老百姓意见过程当中,老百姓就说,我们这个地区,必须要有围墙,你们不应该把原来拆掉。原来是我们这个地区外来人口特别多,外来人口小孩特别多,这些小孩都是散放,没有人管。白天有志愿者,但是晚上呢?很多健身器材这些小孩子都破坏了,一方面跟学校沟通教育这些小孩,同时实事求是,面对现有管理水平。老百姓提的意见还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很快的把这个方案已经做好,都非常高兴,都觉得我们政府是实事求是的,为民所想。这是非常有利于跟老百姓保持密切关系的,也有利于我们政府推进各项工作的。

  举一个例子,譬如中港居民区,最近全市都在推进违章建筑拆除问题。违章建筑在海湾镇不多,但是海湾镇老工坊,乱搭的情况是很多。根据这个情况,跟居民征求了意见,违章搭建到底拆不拆?怎么拆?这是一个顽症。如果不拆,可能对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带来影响,如果拆,有些老百姓是有困难,特别是残疾人。很多残疾车上下楼梯不方便。面对这个问题,老百姓还是非常具有大局观念的,他们就认为,从长远来看,现在是一百五十人家,如果不采取行动,那么可能会两百家、三百家。但是拆怎么拆?他们也讲,一方面我们把确实困难的同志,把他们的困难处理好、解决好,同时拆的时候,也要针对小区里面,影响最大、最不好的同志,首先要拆。

  这是我们讲的领导蹲点,问政于民的必要。还有百姓课堂,这个做法也是我们向老百姓集聚智慧的途径。我们居委会组织相约星期二等等,这些都是由居委会牵头、百姓积极参与的半官方的课堂。这次走访过程当中,我们也觉得参与了这样的居民课堂之后,得到很多老百姓对我们政府工作的支持。譬如我们有大决策问题,在居民课堂上听取老百姓意见,由老百姓作主。


  主持人:我们老百姓又提出什么问题?


  陈静:海湾镇老百姓对政府是很信任,海湾镇是一个比较偏僻的乡镇,建镇时间比较短,所以基础设施还是非常的老化,特别是民生问题上面。意见提了不少,梳理一下一百多条,民生问题一百三十多条。但是我们归类了之后,我们觉得总的来讲,还是在三各方面。一个是老百姓出行问题,第二是老百姓养老保障问题,第三是海湾镇散户的问题。
  出行问题主要是因为刚才讲的,我们地理位置很好,面向大海面向大海不容易到市区,老百姓到市区很不方便,就是联通八号线地铁站时间比较早就结束了。譬如说八号线终点站,渡航站,地铁11点多才结束。但是当时海航线九点多就结束,衔接不起来。这样老百姓意见很大。
  第二养老问题,现在很多老百姓,陈书记养老院什么时候可以做起来,确确实实老百姓有这个需求。现在七八十岁的人,已经有两三千人,这些老年人老两口都在,以后万一变成孤老,自己养老怎么办?子女基本上都不在身边,在市区,南桥镇比较多。这也是海湾镇比较现实的问题。
  第三,刚才讲的散户的问题,这也是遗留的问题。当年有很多,将近有一千两百户居民还住在当年农垦知青连队里面,这些都是在70年代初期就造了。所以多年失修,环境非常的差,所以老百姓都非常希望能够早一点搬到新村,可以共享一些基础设施。

  主持人:针对上面提的问题,开展群众路线过程当中,是如何解决的?或者是准备如何着手来解决?


  陈静:我们主要是针对三大问题进行梳理,有些问题是马上可以改的,确确实实是因此我们的作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给拖了,有写问题需要统一思想之后做,有些思想不统一。有些需要创造条件。针对这三个问题梳理好之后,我们拿出了方案。譬如针对养老的问题,老百姓很期盼我们有一个养老院,今年我们开工了,做了很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关键是钱的问题,现在形势也非常好。譬如市政府对于养老问题,每一个养老床位,一个床位八万元的补贴,我们将近一百八十二个床位,就是一千四百万政策的补贴。
  第二,从去年开始,市政府又出来一个很好做法,就是城乡帮扶,我们很荣幸和浦东发展计划结对,他们每年支持我们三百万,五年就是一千五百万。我们还有杨浦区几个街道,每年也有一定的资金,我们把钱用到老百姓需要的项目当中,这些项目做好需要四千万左右,这样算起来就是政府在贴钱,一千万左右就可以把项目实施下来了。明年年底,到十二月二十六号,可以让老百姓都住进去。这是非常需要的问题,也是民生工程。
  我们现在老百姓非常需要日托所,我们想做这个事情,但是没有地方。这几年一直跟奉贤区教育局协商,因为现在的容量不多了,现在教育局就想把幼儿园合并起来,然后改造一个,把以前托儿所改造成托儿所。就是我们讲的老年人的服务站。这样我们的老年同志班车接送在这里可以进行日托所的管理,这是养老问题。政府带创造条件,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关于交通问题,我这里也要表扬一下,我们群众路线走了之后,不光是我们基层。我是市代表,有一次正好参加黑车整治的座谈会,我当时就讲了,我说为什么有黑车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其实这里面还存在着很多配套不健全。黑车有市场,所以我讲了之后,我就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八号仙十一点多,班车九点一刻就没有了,还很巧,是建交委原来周主任在上面,他说陈书记把这个情况写了传给他。我也没有想到,我想市政府就这么一讲,没有想到一个月就有答复,说他们现在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争取在七月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非常好,十一点多的地铁,比最后一班地铁晚一刻钟。这样我们海湾镇老百姓出去到市区,到十点关门回来也来得及的。这个事情也是解决的比较好的。我们很高兴。
  还有就是火车站的问题,海湾有一个火车站叫海湾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我们专门跟区委领导汇报,这个火车站离我们海湾这么近,才两公里,要给很好的用处,我们周平书记雷厉风行,专门从上海南站乘火车到海湾站下来。他乘火车之后感觉很好,说这么快,四十分钟南站就到海湾,沿路的风光也很好,火车非常舒适,人也不多。而且当场给我们几个委办局开协调会,把这件事情定下来,让我们建交委帮助我们操作。同时区长也请我们班子成员到我们奉贤来调研火车的情况,因为生铁公司是我们浦东铁路上级单位,实地察看之后,就是现在火车班次比较少,一天才两回两趟,就是四次。我们争取到明年二月份,海湾镇第二届梅花节开幕的时候,我们能够把火车通上,争取能够从两对火车到十对,如果有十班火车在开的话,这个利润率会大大提高。
  刚才还讲了,针对老大难的住宅问题,最近也有很好的消息,我们到2015年年底,争取让这些常年在知青连队的居民,可以全部入住,这个工作是很感谢市政府,也非常感谢光明集团,他们也花了大量的钱,当然政府也是全力以赴支持配合,特别是在政绩挂钩上做了很多工作。几件难做的事,在走群众工作当中有了彻底解决。


  主持人:政府有很大支持力度,企业又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得我们海湾镇的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也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海湾镇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它的收获有哪些?


  陈静:收获太多了,群教路线以来,寿险给我的感受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干部作风改进了,我们和老百姓的感情融洽了。我举一个例子,在这之前,我们也经常有走访,之前有不少的干部,把它作为工作的负担,特别是年底慰问,把信封一放就走。为此还专门有一个老同志跑到我办公室来,说陈书记走访很好,但是做法太形式了。你们后面有些干部的走访,确确实实让老百姓觉得。年底政府来看我们,不光是一个信封,一桶油的问题,更多的是和我们拉家常,现在居委干部、机关干部,一到居民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所以我每次走访居民区,我都跟办公室说,不要安排多了,安排多了走不过来。一家人家就要拖着你讲一两个小时,这些老同志太可爱,对海湾镇关注度特别大,非常关心。觉得书记可以坐一坐,了解他们的一些历史,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了解他们的子女,他们都非常满足。这对我们推进整个社区和谐是非常有帮助的。作风改变的之后,感情非常的融洽。
  问题整改了之后,还是挺好。我讲一个助餐点问题,海湾镇去年新建第一家餐服务店,让我们老百姓不用自己再烧菜、烧饭了,可以到社区食堂吃饭,有志愿者送你家里。这项工作老百姓很受欢迎,一直希望我们助餐点都覆盖。今年把这个事情都做好了,上个月,五四社区助餐点开业,去了之后很感动,很多老百姓都拉着我们的双手,陈书记、刘书记,你们给我们海湾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我们是老农口的乡镇,很多人都七八十岁了,他们说买一点菜饭吃一点,这样就给他们大大的节约了时间,也方便了老百姓。这个事情是做的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同时国家森林公园,这么好的环境,没有让我们这些农垦的老同志给予充分享受,我们走访过程当中,老百姓提出。我们为农垦奉献一辈子,现在我们进去也要跟市民一样买一张票,这对老同志来说却确有一点说不过去。所以走群教过程当中,因为农场也有群教工作,全市都开展。现在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了,我们森林公园的老总,班子集体上任之后,只海湾镇户籍凭身份证、退休卡全部可以免费。
  我们讲实事做好了之后,问题整改了之后,老百姓就得实惠了。第三制度大增长,老百姓都叫好。以前很多制度不少是挂在墙上的,现在我们在群教过程当中,我们机关党支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采育社区贡献活动。刚去的时候,老百姓说你们来形式主义,后来我们每一个星期都去,现在两个星期一次,如果说,有时请假可以,但是你必须补偿到这个时间。还专门给你补课的时间。所以这个工作做好之后,老百姓很受欢迎,每一次去阿姨都说,陈书记,你每一次来都可以看到你,很高兴。现在我们的楼道很整洁。我说可以旧一点,但是我们要做的干干净净。所以我说群众路线走了之后,应该说对我们海湾镇,对党委政府、对老百姓都是很有收获的。


  主持人:提高了工作的效能。刚才听您说海湾镇正在走群众路线过程当中做法和收获。在这里很想了解一下,海湾镇在日常的基层治理工作当中有哪些特色做法和突出亮点。


  陈静:讲到这里,我这里还是要讲两个,我们社会管理的创新项目。一个是桂林工作室,一个是宝钢志愿者服务中心,我们桂林工作室2009年成立,当时也是基于探索司法、信访、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这个工作做好了之后,得到市、区、海湾老百姓高度肯定。给我们这个社会稳定、安定团结做了大量工作,到现在为止处理量千多个案子,处理七百多件信访案件,特别是老大难动拆迁问题。化工厂污染、扰民的问题,在工作室的推进下得到有效的改进。
  我们的宝钢志愿者中心,是我们2012年年底成立的,但是这个中心到目前已经有将近两千人志愿者,有一百零九个志愿服务队,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特别是在为老服务过程当中,有一个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刚才讲到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很多,如何关爱这些老年人,这次做到每年上门一次,每周打电话,每一个月请志愿者给医疗、体检,还有就是一季,我们把这些老年人整合起来,参与我们社区活动,半年还可以做一次回访。这个项目评到上海市“优秀志愿者”项目。


  主持人:您介绍了无论是海湾的农垦文化,还是对于工作当中点点滴滴,都是感受到海湾镇追求卓越海湾精神,让我的印象很深刻。我们知道文化的发展经常是带着很浓重历史烙印,随着海湾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请问海湾镇文化特色有什么特点?


  陈静:海湾是一个农垦,文化特色是非常明显。所以在传承农垦精神上,经过我们现实的调研,这么多的老百姓都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子女都不在身边。我们争取相关部门专家意见之后,我们今年出台打造一个实施意见,这个主要是有针对性,我们这个地区。除了关爱到任之外,除了政府提供老年人的基础设施硬件之外,还远远不够。让更多社会关爱老年人。我们今年还专门举行第一届孝心文化节上面,开的很成功,这上面我们做了传统的,就是金婚庆典,把五十年结婚历史的老年人,给他们共同的祝贺。
  同时从今年开始,我们给每一个月的老年人,共同组织过集体的生日,在政府的牵头下,我们的政府、企业、老百姓都很支持。今年在孝心文化节上面,我们征求到企业捐赠和居民捐赠三百多万元,这个成绩很不容易。特别是开发区总公司等等都给我们这项工作大力的支持,这是我们需要传承的文化,需要弘扬的文化。应该来讲孝心文化的弘扬,也是践行社四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主持人:也体现了奉贤文化底蕴,传承了孝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前面介绍了海湾镇生态环境非常的好,能在这里给我们介绍一下到底有多好?


  陈静:讲到绿色生态就不能不讲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印象最深究是俞正声在上海当市委书记,一年来两次,他来了之后就说上海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他都不知道,不可思议。所以怎样让这个公园,让更多上海市的人知道。从去年开始,我们每年两月份的梅花节,第一年就有四万人,四月份又打造牡丹文化。还专门有一个牡丹园,明年又要举行第二届,我们在国家森林公园举办上海市的音乐节,森林音乐节。公园、环境都应该非常适合市区的居民星期六、星期日,特别的向往,不要跑到外地,挤在地上。
  所以在这里做一个小广告,非常欢迎上海市民到我们海湾来。


  主持人:谢谢,我们都知道问题在查、作风在转、风气在变。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新态势正在展开,新的走向在数据当中体现更加一目了然,我们海湾镇用事实说法,用数据说法,在群教过重做出了成绩,节目结束再次感谢我们的陈书记光临我们的广播室,感谢各位网友,下次我们再会。

东方网 上海频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