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的一幅照片,记录下中国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一个感人瞬间:痛失爱妻的一名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遗体绑在自己背后,骑着摩托车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的悲痛中,他努力要给予遇难的妻子最后的尊严。
给死者以尊严,让生命拥有自始至终的尊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孔门弟子子路,在灾难降临时正好衣冠,保持了最后的尊严,史称“结缨而死”。
“既然幸存活了下来,就要好好地活着。”所有活着的中国人,都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对于写作者,我们握着的就是遇难教师的笔;对于耕耘者,我们挥动着的就是遇难农夫的锄;对于旅行者,我们穿着的就是遇难行人的鞋。我们是失去父母者的父母,是失去孩子者的孩子。并不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有机会三尺遗孤带回家抚养,但只要他们的家园一日不能重建,我们的愁思就会与那片废墟同在。
泰戈尔说:“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对于汶川地震中数万遇难者,我们谨以自己不朽的爱,赋予他们不朽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