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 社会扫描 >>正文
 
她们,感天动地

2008年5月23日 10:41

image

5月12日,都江堰人民医院的草坪上,

一名普通护工细心照顾着被转移到此的婴儿。

image

江油公安局的民警蒋小娟在为地震灾区婴儿喂奶。

    灾难的黑暗,沉沉地压来。

  母亲用自己的脊梁,挡住了死神,把生留给了孩子;

  年迈的妻子,毅然背起瘫痪的丈夫,踉跄地奔下三楼逃生;

  乡村女教师,为了救学生,倒在瓦砾中;

  失去多位亲人的女警察,抹着眼泪,日夜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这一刻,柔弱迸发出勇敢,平凡升华为伟大。

  她们,照亮黑暗;她们,震撼心灵;她们,感天动地。尽管她们中的一些人再也不会醒来,尽管她们中的一些人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

  但我们知道她们的美好,我们的感动中将永远有着她们的不凡。

  灾区孤儿的“警察奶妈”

  29岁的蒋小娟是江油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也是一位6个月大男婴的母亲。地震后,她的家成了危房,孩子被送到乡下婆婆家照顾,她仍每天在灾区执勤。

  5月14日,蒋小娟来到救灾帐篷区,看到4名婴儿只能喝一些水和稀饭,一名婴儿的母亲还在医院抢救。“这些孩子3天没有吃奶了。”于是,蒋小娟撩起衣衫,轻轻地将乳头塞进婴儿的嘴里。她用母亲特有的温柔和体贴,安抚着这些尚不谙世事的婴儿。

  母亲写给宝贝的一条短信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不幸去世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遇难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去世,但很快,救援队长有了新的发现。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赫然躺着一个孩子。孩子被包在一条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安静地睡着。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孩子的被子准备做检查,突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这样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为救孩子她的身体断成两截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任求援人员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刚刚大学毕业,是什邡龙居小学的英语老师。

  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之间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向倩的父亲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学的副校长,他强忍悲痛说:“我可以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妻子用爱支撑瓦砾下的丈夫

  地震发生后1小时,幸运躲过灾难的都江堰市居民朱芙蓉想起丈夫谭刚义还在家里。她跑了8公里的路,下午5时许,她回到家中,惊见家里的小楼塌成了一堆七八米高的瓦砾!“老公!你还在吗?”朱芙蓉爬上废墟哭喊。“我在这里,救我!”一声模糊的回应从她脚下的瓦砾中传出,是丈夫谭刚义的声音!

  “我大腿被石头砸中,可能坚持不了多久了。你要好好照顾孩子,生活下去。”可朱芙蓉不愿意放弃,她流着泪朝废墟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鼓励丈夫谭刚义坚持下去。“老公啊,你一定要坚强。我和孩子那么爱你,我们谁都离不开谁”、“老公,不要放弃,马上就会有人来救你”、“老公,听得到不?我来了”、“老公,我爱你”……朱芙蓉几乎把一辈子要和老公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就这样,朱芙蓉一直在坚持着……20小时后,她的丈夫谭刚义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救了出来。除了左腿、左手骨折,没有生命危险。

  年轻母亲临终前最后喂奶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内,数十位救援人员正奋力挖掘,寻找幸存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一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了呼吸。怀里的女婴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正在不停地吮吸,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紧紧地贴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人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娃娃立刻大哭起来。“我无法想像,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救援医生禁不住掩面而泣。

  老妇背负瘫痪老伴下楼逃生

  42岁的孝感居民吕芳说,5月12日下午,孝感因为强烈的地震而颤动。她第一时间从公司的写字楼跑了出来,但她马上想到家中瘫痪在床的父亲。

  67岁的父亲住在7楼,虽然有母亲在家中照料,但65岁的母亲肯定背不动父亲去逃生。她必须去把父亲救出来。

  她急忙往家赶,爬上家里所住的3楼时,眼前的一幕令她惊呆了:满脸汗水的母亲已经将父亲背到了3楼,母亲一手扶着背上的父亲,一手扶着楼梯,正一步步地向楼下挪。

  她迅速迎上去接过了父亲,可背上父亲后,她才感受到父亲的分量是如此之重,哪怕挪一步都非常艰难。那么,母亲是凭着什么力量将父亲从7楼背到3楼的呢?想到这,吕芳的眼泪夺眶而出。

  古稀老太自费出诊灾区

  72岁的焦静,是河北冀州市职工医院功能科的医生,老伴比她大一岁,是外科大夫、院长。当焦静与老伴从电视里获悉汶川地震的消息后,老人落泪了。身为医疗工作者的他们,知道震后灾区正是最需要医生的时候。于是两位老人当即决定,到灾区去,参与灾区的医疗救援。

  两位老人参与救援的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房子也摇摇欲坠,焦静老两口和其他救护队成员就住在医院草坪上搭起的帐篷里。焦静说:“既然伤员们相信我老太婆,那我就有求必应。”截至5月19日,焦静和她的老伴吴殿华已经在四川灾区连续6天开展医疗救援,共救治受伤群众110名。

  获救受伤女子举牌寻恩人

  5月14日上午,31岁的张志群被解放军战士用军车安全护送到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安置下来。虽然头部和左脚在地震中被砸伤,但她依然找到一块纸牌,写上“寻找恩人廖宏刚”几个大字,高高地举过头顶,要找到救助她的恩人表达谢意。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张志群送4岁的女儿杨茜到北川县曲山幼儿园上学返回途中,经过一家粮厂的围墙。突然咯吱几声,围墙倒塌,将她埋在其中。张志群腰部以下动弹不得,腿上还压着一块条石。朦胧之中,只听到有人大声说话,叫她别着急,一个40多岁的陌生男子出现在眼前。

  “不知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右脚腕处还在流血,但仍一瘸一拐地帮我挪开身上的渣石。”爬出来后,她迅速询问恩人的姓名,该男子自称廖宏刚,是刚好途经现场的一名三轮车夫。救人的廖宏刚让人感动,而刚一获救就寻找恩人的这一幕,也让我们看到了张志群的淳朴和善良。大灾之中,人性光辉耀天地。

  母亲请战派儿子上前线

  5月15日早晨7点,一条令人感动的短信出现在绍兴县消防大队柯桥中队指导员丁周权的手机上:“丁指导员,你好!我通过电视看到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我看到有很多老人、学生和孩子失去了生命,我很痛心。我看到那里急需消防官兵的援助,如果你们部队要去救援的话,请你一定要把蒋华派去!拜托了!”

  丁指导员立即想起来,这个短信中提到的蒋华是他们大队下属绍兴县滨海工业区消防中队的一级士官,而发来短信的则是蒋华的母亲卢女士。“我们很感谢,更因为蒋华有您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而感动,谢谢!我们支队(绍兴)有七位战友前往,都是特勤中队的,如真有需要的话,我会与您和蒋华联系,请放心,我代表绍兴县中队全体官兵向您敬礼!”丁周权读完蒋华母亲的短信后这样回复。蒋华母亲随后又发来短信:“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蓓    选稿:张敏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