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行,端午节前是没时间了,肯定要等的。”从小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尤小姐并没觉得“妈妈粽”有何不一样,没想到,周边朋友却大力追捧。如今,本属于尤小姐私人的“妈妈粽”竟成了大家的“妈妈粽”,朋友同事的“订单”已经预定到了六月底,而经尤妈妈亲手包出的粽子,已有两百多斤了。
“妈妈粽”好吃又亲情
可能是从小吃到现在的缘故,说起妈妈包的粽子,尤小姐并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不过在拿给同事品尝后,他们却大加赞赏,原来这平时自己并不怎么在意的食物,在他们吃来却异常鲜美。
尤小姐告诉记者,去年端午的时候,妈妈包了许多粽子。考虑到单位里有许多外地的同事,他们可能没办法吃到现包的新鲜粽子,尤小姐便带了几个到单位请他们品尝。没想到,吃到尤妈妈的粽子,同事们连声叫好。
回家后,尤小姐将单位的情形告诉了妈妈。尤妈妈听到那么多人称赞,一激动,便表示,如果有需要,她可以帮忙包粽子。原本只当是说说的话,竟然真的成了现实,果真有不少同事托尤小姐妈妈包些粽子来吃,费用呢,就按外面的粽子价格来算。
就这样,今年还没到端午,尤小姐的妈妈就已经接到了几十张“订单”,从肉粽到豆沙粽,还有白米粽,各种“订单”都有。这边每天大袋大袋地往家里搬糯米,那边还不停地有人打电话给尤小姐,希望能“加单”多包几个“妈妈粽”。
“外面的粽子花头再怎么多,都比不上妈妈包的,那味道又好吃又特别的温馨。”尤小姐的同事这样说。
超市粽包装好味道差
相比于“妈妈粽”,市场上其他粽子的销售并不乐观。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蘸白糖。”端午节吃粽子早已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了。记者昨天下午在多家超市采访发现,各大超市、卖场也都纷纷摆起了“粽子阵”。
在杨高中路一家大型卖场,记者看到,除了传统散装粽子,规模最大的要数几个礼盒装品牌粽的大型展台。这些粽子多为一盒六个,价格从几十元到三百多元不等。“包装是越来越好看了,但味道却好像变差了。”比较了半天,顾客刘小姐还是拿不定主意该买哪一种。
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由于生产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价格有所上涨,再加上肉、食用油等价格也在高位徘徊,今年粽子的价格普遍高了一至两成。除了原料价格上涨,部分粽子采用环保的原生叶包装,扎粽子摒弃了流行一时的塑料绳,采用传统的草绳。据促销员介绍,这种环保包装也让厂家成本上去了。
就在厂家拼命改善粽子卖相的同时,不少顾客却普遍反映,现在超市买的粽子却怎么也吃不出儿时的感觉了。“买回去放在锅里重新热过,总感觉不如现做现吃的香。”顾客刘小姐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