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六一”儿童节,铿锵鼓乐在嘉定区马陆镇包桥小学响起,600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他们结对学校的上海小伙伴一起感受着节日中少先队文化的浓浓氛围。本次“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捐赠鼓号”活动由市少工委主办,团市委副书记夏科家,市少先队名誉总辅导员沈功玲等领导出席活动。
仪式上,团市委副书记夏科家勉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在少先队大家庭中健康成长,在少先队文化熏陶下不断进步。活动现场,上海市10所少先队鼓号特色学校和10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结成手拉手学校,表示要以少先队鼓号为纽带,推进彼此的交流与发展。
昨天下午,市少工委和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还邀请了在沪四川籍进城务工人员、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者的子女共同观看了儿童剧《斑点狗马鸣加》。各区县的少先队员代表还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等地,看望在那里接受治疗的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小伙伴。
据悉,今年市少工委将重点推进“手拉手、共成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发展服务‘十、百、千、万’工程”。“十”即在全市建立10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标准化鼓号队的基础上,带动其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共同推进鼓号队规范化建设;“百”即针对100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骨干辅导员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他们辐射并带动其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辅导员;“千”即组织1000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看上海,不断增强他们对上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万”即推进10000对手拉手小伙伴通过创建“手拉手红领巾书屋”活动,结对帮扶,在星星火炬旗帜下共同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