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谢京辉副院长带领下,社科院妇委会再次奔赴南汇区大团镇淮安民工子女学校开展帮扶公益活动。当装载着捐赠物资的车辆停到学校门口时,身着整齐漂亮蓝色礼仪服的鼓乐队同学们,用焕然一新的面貌给社科院的老师们以惊喜。
院妇委会王玉梅主任以大姐姐身份亲切地主持了整个活动,她简短回顾社科院妇委会与淮安民工子女学校的帮扶友谊,勉励每位同学好好学习,奋发向上。淮安民工子女学校校长黄莉在发言中提到,社科院是第一个来关爱这所民工子女学校的市级单位,不仅让这里每位学生和老师都分享到“你们物质和精神上的爱”,还积极搭建桥梁为学校带来了各界的朋友和支持。南汇区妇联捐赠的鼓乐队服,设立的“巾帼英才”教育奖学金,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给每位同学的字典,都成为激励大家努力学习的动力。最近,学校在南汇区“海洋杯”知识竞赛中获得全区第二,在区运动会中取得了全区第五名的好成绩。
谢京辉副院长在讲话中动情地提到“知识就是力量”,他希望同学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并鼓励大家在未来也能通过努力成为社科院科学殿堂中的一分子。随后,谢京辉副院长和院妇委会王玉梅、魏茂娣、包蕾萍、谈倩一起代表社科院妇委会,向淮安学校赠送学校急需的扩音设备、办公书柜、文娱活动器材等物品。淮安学校也回赠了锦旗,感谢社科院妇委会的支持。在参观学校教室、办公室、食堂,以及由社科院出版社和职工捐助的图书室后,谢京辉副院长鼓励院妇委会继续开展对学校的帮扶工作,同时表示将多方筹划,募集物资,切实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社科院职工子女和南汇淮安民工子女学校学生的书信往来,继去年“六一”节之后就一直保持至今。获悉这次活动的职工子女纷纷准备了自己的礼物:沈开艳研究员的儿子吴天予同学给结对子同学胡亮亮带去了信件、新文具用品、书籍和衣物,法学所研究人员王佩芬的儿子苏无忌给黄绪菊小朋友准备了《少年科学》,并送给学校VCD机一台,夏晓龙的儿子夏韵荃同学给董春丽同学捎去了信,社科院的陈新雨小朋友也给贾昌佩同学带去新书包和小礼物。收到礼物后的同学们非常高兴,纷纷表示要给同龄人去信,希望能够更快地融入上海这座城市。
淮安民工子女学校的孩子们还用小品、合唱和诗朗诵演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他们用稚嫩的童声骄傲地提到自己的父辈为建设上海付出的劳动,表示自己也要自信自立,努力学习,做一名积极向上的新上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