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 图片新闻 >>正文
 
市领导与灾区儿童及白血病患儿一起过"六一"

2008年6月3日 13:56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病房暖意融融。6月1日上午,上海市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赵雯,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妇儿工委副主任王伟,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张丽丽,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等领导来到儿科医院,亲切看望了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四川地震灾区儿童,儿科医院“阳光小屋”的白血病患儿,以及赴四川和安徽阜阳救援返回的医务人员,并和孩子们一起欢度节日。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此次共接收7名四川地震灾区患儿,最小的年仅3岁,最大的14岁。分别来自绵竹、什邡和汶川县映秀镇等地,因上下肢有不同程度伤残,均被安排在骨科病房接受治疗。

  赵雯副市长首先来到骨科病房看望四川地震灾区患儿,并给孩子们赠送了课本、食品和慰问金等。随后,在护士台和医生办公室,赵雯副市长亲切慰问了赴四川和阜阳救援返回的7名医务人员,并送上鲜花。

  随后,赵雯副市长又来到位于闵行区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院七楼的“阳光小屋”,向在这里治疗白血病的孩子们赠送了节日礼物,与孩子们一起折千纸鹤为四川灾区小朋友祈福,一起做五环拼图、猜福娃名字、做“奥运走进你、我、他”游戏,还为游戏获奖小朋友颁奖,并与孩子们合影。赵雯副市长勉励“阳光小屋”的小朋友们要像灾区的小朋友们一样勇敢、坚强、乐观,顽强地与病魔抗争,早日恢复健康,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阳光小屋”是1998年6月1日由市妇儿工委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病房,为白血病患儿建立的集娱乐与求知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在国内属首创。十年间,“阳光小屋”内由社会各界捐赠的玩具、书籍、体育锻炼设施、电视机、电脑等物品,给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病孩们带来了无穷的欢愉。“阳光小屋”既像一所“病员学校”,又像一个“儿童乐园”,不仅满足了病孩求知的渴望,还有效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缩短了患儿与健康儿童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差距,提高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2000年又成立了的“阳光基金”,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扶持和完善“阳光小屋”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攻克重病和顽疾的科研项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等还联合组成了“阳光爱心”志愿者服务总队,经过专业疾病知识、医务护理、心理及志愿服务等内容的培训,与患儿家庭结对,参与患儿治疗的每个阶段,目前全市已有30多家单位加入“阳光爱心”志愿者服务总队。还专门开通了为白血病儿童提供志愿服务的“阳光爱心”青年志愿者网站,已有近千名志愿者接受了专业培训,3000余名志愿者在排队预约爱心服务,已为白血病孩子提供志愿服务5000余小时,参加服务3000余人次,先后举行了5次“点亮心愿”大型志愿者活动,帮助白血病孩子实现心中愿望。

来源:上海市妇联办公室 宣传部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