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图片新闻>>正文
 
上海女子八人艇队夺得世界杯冠军

  

image

  纳米技术的触角总在不断超越人们的想象。前不久,无所不能的“纳米小子”在体育比赛的关键时刻来了个四两拨千斤:上海女子八人艇队驾驶一条身披“纳米衣”的赛艇,在碧水间划出最快的弧线,夺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子八人艇世界杯冠军。
  
  无独有偶,在刚刚过去的十运会上,申城水上运动队一举捧回三金五银,“纳米小子”功不可没。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余卫东为此感慨地说:“当竞技体育植入‘纳米基因’,申城在重大赛事中争金夺银的底气更足了。”
  
  纳米减阻剂助赛艇“一臂之力”
  
  2005年赛艇世界杯英国站,最后100米赛程,上海女子八人艇队与对手死咬不放。说来也怪,每到冲刺的关键时刻,队员总好似用尽了最后一口力气,偏偏这次感觉尚有几分回旋。凭借纳米小子的“一臂之力”,上海姑娘们趁势领先了5米。
  
  这“一臂之力”从哪儿来?在位于东方绿舟的市水上运动中心,记者找到了答案。岸边,世界杯“冠军艇”油光锃亮,摸上去光滑得像打了蜡。放大百万倍,原本凹凸不平的船身表面被无数个身材“迷你”的纳米颗粒逐一填平。更神奇的是,科研人员从荷叶中汲取灵感,稍稍一抖,粘附在船表的颗颗水珠就会顺势滚落。比赛时,水流与船身“互不纠缠”,赛艇自然成了一叶轻舟。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实船水阻力测试表明:薄薄一层纳米膜可帮助船艇降低1%-1.5%的水流阻力。最令市水上运动中心副主任周志勇佩服的是,纳米减阻剂对船艇的颜色、重量和水质均无影响,完全符合国际比赛的竞赛规则,在重大比赛中屡立战功。周志勇透露,下一步,水上运动中心将继续与中科院合作,对现有纳米减阻剂进行改良,使其经得起腐蚀,耐得住风浪,让帆船、帆板与汹涌的海浪“化敌为友”。
  
  纳米运动衣冬天训练不感冒
  
  严冬酷夏,一走进水上运动的训练场,队员们总是心有余悸。
  
  寒风中,奋力挥桨溅起的水花透过训练服的间隙冰凉入骨。若是改穿雨衣式的防水运动服,忽上忽下的双臂却又怎么也施展不开。于是,因湿衣而起的感冒接连不断。烈日下,皮划艇、赛艇运动员的臀部皮肤因与艇座长时间摩擦经常破损,加上汗水和河水的双重浸润,“烂屁股”成了常有之事。
  
  在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支持下,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与市水上运动中心联合中科院又一次求助于纳米,将性质独特的纳米材料与传统纤维完美结合。冬天,纳米运动衣光凭质感与普通衣物没啥两样,可内在却兼顾了拒水、透气、保暖、耐洗涤等多重功能。夏天,抗菌、防霉的远红外运动短裤,则有效抑制了水上运动员的“难言之隐”。经过上一个冬训和夏训,45.5%的运动员感冒次数明显减少,夏季“烂屁股”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
  
  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钮晓鸣表示,纳米与体育的“联姻”还只是刚开始。“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应用为导向,让‘多才多艺’的纳米基因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每一根神经’。”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