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单亲家庭属于不完全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因夫妻离异、分居或丧偶等原因而形成的、由父亲或母亲与18岁以下子女组成的家庭。为掌握居住在南京西路社区内单亲家庭情况,街道妇联对社区的单亲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涉及全街道共16个居民区。经初步摸底,居住在南京西路社区的单亲家庭大约200户左右,其中有182户家庭愿意提供家庭基本情况,基本涵盖了整个社区。在对这182户家庭进行基本调查的基础上,南京西路街道妇联召开了一次有其中20名家长参加的“南京西路社区单亲家庭”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20份,到其中2户家庭进行了个别访谈。
一、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这182户单亲家庭中,丧偶家庭有50户,占总数27.5%,离异家庭有126户,占总数69.2%,其他家庭有6户,占总数3.3%(包括非婚生育和一方离家出走两种情况)。
这182户单亲家庭中,孩子随父有79户,随母生活有103户,单身母亲要比单身父亲多13.2%。其中50%家庭由于家长失业、下岗、残疾等原因,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其中24户家庭依靠社会生活最低保障金生活,占总数的13.2%。
这182户单亲家庭中,子女6岁以下有5户家庭,占总数2.7%,子女读小学25户家庭,占13.7%。子女闲散在家有7户家庭,占3.8%,其余145户家庭子女在中学或中专就读,占总数79.7%。
二、基本特点:
通过对南京西路社区单亲家庭的调查,我们发现南京西路社区的单亲家庭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家庭收入低,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
南京西路社区单亲家庭的家长收入普遍较低。由于大多家长在文革时期受的教育,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有一半家庭主要要靠非正规就业、临时工、退休工资与低保所得收入艰难地维持生活,这些家庭省吃俭用,也只能勉强过日子。还有一部分丧偶单亲家庭在治病期间用光了家里的积蓄,甚至债台高筑。
家长们都反映,现在孩子所交的学杂费普遍较高,特别是高中和中专的学费,已远远超过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在座谈会上,有3位家长谈到,凭自己孩子学习成绩完全可以读大学,但受家庭经济的制约,只能让孩子报考中专,希望孩子早日就业。事实上,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家长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由于家庭收入低,除了支付孩子必需的学杂费外,家长们对于购买课外辅导书籍、聘请家教、购置电脑等就力不从心了。
2、家务繁重,影响了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家长承担家庭中做饭、洗衣服、打扫等家务,因此繁重的家务劳动占据了家长的大部分业余时间。调查表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要比一般家庭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但由于学业等原因,孩子能帮家长挑起的家务微乎其微,大多数家务都压在家长身上。那些低龄孩子的家长还存在孩子的接送、自己生病无人照料等实际困难,家长已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兴趣特长。有些家长由于感到自身的离异给孩子带来心理的伤害,因此对孩子心存歉疚,放松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比较多是封闭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基本来自书本、媒体或者自身经验,缺乏成人间的交流。对于具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易准确把握,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3、家长离婚或者丧偶带来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培育。
调查表明,家长的离异或丧偶,不但给家长的心理带来压力,同时也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单身家长生活上、经济上、精神上的种种艰难,容易使得单身家长形成心理上的某些偏差和障碍。我们个别访谈中的一位离异母亲,她上有瘫痪的母亲需要伺候,下有幼小的女儿需要抚养,有时还会受冷言冷语。当职场的压力和生活的重担向她重重压来时,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难以想像的。她自己都感到脾气越来越坏,经常忍不住把孩子当出气筒。她说:“我也知道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灵伤害,但我已控制不住自己。”
对子女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是另一方难以代替的,而父母双全、家庭和睦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安全感和情感上的满足,这是单亲家庭所不具备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可能会因为缺乏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同时,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性格急躁或沉郁,在群体交往中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成为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造成身心发展方面不健康。
三、对策和思考:
通过对单亲家庭的调查,我们感到单亲家庭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南京西路社区地处市中心,人文资源丰富,近年来,社区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是静安“双高区”建设的重要窗口。街道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关心困难群众方面已做过很多实际的工作,在对社区单亲家庭的关心和援助中,妇联将继续聚焦“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三维焦点,以“南京西路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为工作载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加强法规和政策的调整。
据了解,在现行的法规和政策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单亲家庭的优惠政策。我们要多渠道,积极向党政有关职能部门反映单亲家庭情况,呼吁为特困单亲家庭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在享受低保、帮困助学、再就业等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单亲家庭生存与发展的优惠政策;要根据单亲家庭的实际情况,减免单身家长的个人所得税;要为单身家长提供法律咨询、职能培训等支持,对于无收入的特困单亲家庭,要保证他们及时获得经济上的援助。
2、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和帮助困难的单亲家庭。
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街道已承担起关心社区特困人群的重任。街道妇联将整合社区资源,协调街道各部门,以服务为核心,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关心单亲家庭工作网络。如宣教统战科,可以通过家长学校课程,引导家长加强自身的学习,改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团委要特别关注闲散的单亲家庭子女,安排社工定期家访;劳动安全科要积极开拓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单身家长就业;妇联要邀请专业心理辅导师,建立一支心理辅导志愿者队伍,为单亲家庭家长子女减轻心理压力。
3、建立单亲家庭联谊小组,增强家庭成员的生活信心。
在调研中,有80%以上单亲家庭选择“愿意参加街道妇联组织的单亲家庭联谊活动”。他们希望能够和境遇相同的人进行交流。街道妇联要通过建立单亲家庭互助小组,动员单亲家庭成员走出封闭的生活圈子,倾诉烦恼,缓解心结,相互鼓励和帮助,增强生活信心。同时街道妇联也可以通过单亲家庭联谊小组,架起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帮助单亲家庭的桥梁,经过该组织,获得来自各方面的精神支持和经济援助,从而提高单亲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工作不断推进,街道妇联在建设和谐家庭,推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发展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街道妇联要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抓住机遇,增强运用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承接妇女儿童事务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社区家庭的不同需求,更多、更好地提供多样化、多元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