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作为区一级妇女组织如何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妇女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如何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满足各界妇女群体的多元化需求,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立足本职,为促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建言献策。
一、妇女维权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
1、妇女维权的基本情况
普陀区是上海传统工业基地和新兴的商业中心城区,区域面积54.99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85.79万人,其中女性42.64万人,占人口总量的49.70%;18岁以下儿童约8.97万人,占人口总量的10.46%。从2001年至今,区妇联以接听“祥和”妇女儿童咨询服务热线电话、来访来信接待和“女性频道”网上点击咨询的方式,为广大妇女提供无偿咨询服务近7322人次,涉及的妇女维权问题主要有:一是婚姻家庭矛盾,突出的是第三者插足婚姻的纠纷和家庭暴力问题;二是困难家庭的妇女儿童救助,包括困难妇女的妇科体检和重病、大病的医疗救助问题;三是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包括失业妇女再就业困难、患病职工医疗保障问题和私企外企女职工的“四期”保护问题;四是老年妇女权益保护,突出的是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和房产纠纷问题;五是外来女性权益保护,包括外来育龄妇女婚姻纠纷和外来媳的权益保护问题;六是针对女性的违法犯罪问题,和女性犯罪、女性吸毒贩毒问题等等。
2、妇女维权中的突出问题
(1)关于婚姻家庭中的妇女维权问题。妇联信访接待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矛盾。2005年区妇联接待来信来访1728人次,涉及婚姻家庭的占41.2%。主要集中在:一是配偶有外遇,引起家庭矛盾;二是家庭暴力激化家庭矛盾的,据来访妇女反映,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有五方面:①为家庭经济及家务事;②丈夫有外遇逼迫妻子离婚;③妻子生了女儿;④丈夫酗酒;⑤丈夫人格扭曲及心理障碍等。它们依次占家庭暴力来访总数的百分比为:77%、14%、3%、3%、3%。三是离婚财产分割问题。据区民政局统计的数据反映:5年来再婚、协议离婚的登记率有所上升,结婚登记从2001年的4960对,到2005年的5434对,其中一方再婚的占当年结婚登记总数的47.1%;协议离婚由2001年的1122对上升到2005年的2054对,上升率为83.1%,而2005年的协议离婚数和结婚数比例为1:2.6,离婚率居高不下。
(2)关于老年妇女的权益保护问题。至2005年底,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7.0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9.93%,其中老年女性人口已达到9.13万人,约占女性人口总数的21.41%。据区民政局老龄委的信访统计:2005年受理的老年人信访1614人次,其中区级信访接待526人次,老年妇女来访301人次。信访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多子女家庭为了房产问题不愿主动承担抚养老人的义务,相互推诿赡养责任,导致老人的养老无着落;②老年妇女的再婚纠纷较突出,纠纷主要是通过征婚形式结婚,婚后生活不和谐要求离婚导致的。③因重病、大病导致老年妇女的家庭生活贫困问题。社区老年妇女非常害怕生病,看病难和看病贵已成为她们的心病。④孤独的老年生活困扰问题。据2005年统计,我区纯老年人家庭6679户,其中单身独居老人6679人,女性居多(没有性别统计数据)。⑤老年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老年妇女因为性格和生活习惯问题,与家庭成员、周围邻居之间关系紧张等。
(3)关于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问题。①据区妇联2005年信访接待统计,涉及妇女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占信访总数的10.2%,共170多例,包括就业、职业培训和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等问题。②据区劳动局统计,2005年登记失业的女性群体中,41-45岁的有2240人,占女性失业总人数的24%;46-51岁的有5886人,占女性失业总人数的64%。2001年以来,区劳动仲裁部门受理了大量侵害女职工权益的劳动纠纷案件,占五年来总案件数3000件的40%左右,纠正企业用工过程中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调解结案的达75%。③从2006年上半年区总工会女职工维权热线23个来电反映的情况来看,反映女职工“四期”保护问题的占39.3%,其中有些不执行晚婚晚育假,有的反映,企业对怀孕在家女职工采取调离岗位、降薪等措施,逼迫职工自动离岗。企业不为女职工办理“三金”和综合保险的占34%,还有3例来电反映,月工资不到690元(最低工资线)的。这些女职工的侵权反映多集中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4)关于外来妇女权益的保护问题。据区公安分局统计:2005年全区暂住人口办证登记数29.95万人,区计生委登记的外来育龄妇女总数5.27万人。据区民政局统计,2005年全区婚姻登记5434对,其中上海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结婚登记数1355对,占婚姻登记总数的24%(这里外来人员以女性为主),目前我区外来媳人数约为10540人。据区法院民庭反映:“外来媳”夫妻之间年龄差距大、丈夫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条件差或身有残疾等,婚姻质量并不高。目前关于外来媳的维权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外来媳关注孩子和其本人的户口问题。特别是外来媳因丧偶,孩子和其本人户口未进入本市,因此产生房屋财产和孩子的抚养纠纷不断增多,其合法权益很难保障。二是外来媳的社会保障问题。“外来媳”的就业率只有34.5%,而且工作以钟点工、临时工、零工等为主,文化低、缺技能是困扰她们就业的最大障碍。三是外来媳遭家庭成员或用人单位歧视的现象仍较严重。因生活习惯不同及自身因素,外来媳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和纠纷是经常的事,大多数采取忍让的态度,但也有争执和反抗的,往往导致事态的扩大,动辄家庭暴力,有的甚至离婚。关注“外来媳”的生存与生活状况,给以必要的政策扶持,及早让她们融入上海都市生活,应当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之一。
(5)关注违法犯罪的女性。据区公安局统计,2001-2005年,普陀区发生的针对妇女和儿童的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其中伤害妇女儿童案件115起,强奸案件106起,奸淫幼女案件27起,抢劫妇女儿童案件393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2起。在治安案件中,侮辱妇女案件129起,查处卖淫、嫖娼1244起。针对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案件,近年来呈小幅上升趋势。女性涉毒人数2003年108人,2004年43人,2005年110人。对这些女性要进行认真分析,必要时在社区妇女中应开展现身说法的帮教宣传,让违法犯罪女性早日改造回归社会,避免更多的女性重蹈覆辙。
二、构建大维权工作格局,推进男女和谐平等发展
近年来,区妇联从把握广大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妇女工作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要求,在社会各方的参与支持下,积极构建大维权的工作格局,认真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实现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谐,获得了以下一些启示:
1、发挥妇女组织特点和优势,体现妇联维权的独特性
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机构的巨大变化,妇女利益调整使妇女维权问题也日趋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期,妇女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和充分的满足,由此带来的影响妇女发展和社会发展问题,亟待通过妇女组织及时参与和解决。妇联组织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群众基础高度,为实现广大妇女群众的利益需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妇联组织的特殊作用。为此,区妇联以积极探索“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即依托各个街道镇社区学校妇女儿童咨询活动室这一主要阵地,完善机制、拓展功能、承接服务项目,通过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和家庭学法活动,通过为社区妇女儿童提供咨询服务,通过推进社区妇女儿童实事项目,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及时掌握和了解妇女儿童的发展需求,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社区妇女儿童、社区家庭,维护社区妇女合法权益。
2、以“平安家庭”创建为抓手,激发妇女参与维权的主动性
2005年以来,普陀区以“温馨家庭,和谐社区”为主题,将“平安家庭”的创建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相结合,制定了“平安家庭”的创建标准和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建立创评了工作的长效机制等等。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平安家庭”创建“三个率”的认识,即知晓率、参与率和创建率,各街道镇通过开展贴近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社区家庭参与到文明家庭和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中来,如曹杨街道开展的“文明家庭论坛”,长征镇开展的“社区家庭节”,石泉街道开展的“社区亲子节”以及区妇联开展的“银幕亲子学校”禁毒宣传活动等,深受群众欢迎。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结合“四五”普法宣传,通过区妇联开展“万户家庭学法律”活动,向社区妇女发放《普陀区妇女学法律读本》3万本;成立了由法律工作者和专家组成的普法讲师团深入社区,通过开设法律知识培训班,对社区群众培训,全区共有10000人次的居民接受了培训,广大社区群众在学习中提高了对创建平安家庭重要意义的认识。
3、把握妇女维权热难点问题,提高妇联维权的针对性
普陀区是老工业区,下岗失业妇女的再就业工作和困难妇女的帮困工作,一直是区妇联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维权热点问题。区妇联以“普陀区女子技能培训中心”为培训基地,积极推进社区下岗失业妇女的再就业,自中心开办以来,共开设53期就业培训,共有2980人参加培训,85%的学员获得专业技能证书,上岗率达50%以上;共拿到政府对再就业培训项目的补贴费68万元。针对我区外来妇女较多,为了提高她们的技能素质,帮助她们早日成为新上海人,区妇联争取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万名外来媳免费学习技能”培训项目。
2003年以来,区妇联通过妇女工作项目冠名的形式,建立了“全一关爱妇女健康基金”为妇女维权工作的项目基金,由区妇联执委、“全一”快递公司董事长韩娜女士,每年出资3万元为2000多名社区低保、失业、下岗、协保、提前退休的困难妇女和社区外来媳提供免费妇科普查,并对患有妇科重大疾病的特困妇女给予一定的就医援助。至今“全一关爱妇女健康基金”共出资10万元,为社区6000名特困妇女免费进行妇科体检。企业冠名妇女维权工作项目,既为企业提供了打造企业品牌、树立形象的平台,又解决了妇女维权工作经费匮乏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妇女维权工作的针对性。
4、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提高妇联维权的有效性
区妇联依托区妇儿工委中公、检、法、司委员单位的女司法工作者队伍,通过调整充实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干警、女律师“四大员”服务社区的队伍,利用公检法司女四大员们的法律专业优势,一方面在社区向广大妇女宣传法律知识,一方面直接面对社区妇女的法律咨询,为她们释疑解惑,加大了依法维权力度。区妇联还与申豪房产公司联合开通“祥和”妇女儿童咨询服务热线,以提供法律援助、家庭教育、妇幼保健、心理健康咨询等功能,为社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便捷、专业的服务,已经成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生命线。近年来,为了加大老年妇女的维权力度,区妇联在做好平时老年妇女来访接待的基础上,坚持每月一次深入街道、镇,参与到由区民政牵头,由公安、司法、法院、老龄、老保、房产、国鑫律师事务所、退管会等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的接待咨询,集中为老年妇女排忧解难,借助各方优势解决来访老年妇女的难点问题,大大提高了维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