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 妇女研究 >>正文
 
关于我区外来年轻从业女性情况 的调查与建议

2007年10月10日 16:31

  近年来,随着松江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从业人员在松就业。全区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户籍人口数。据统计,到2006年第二季度,我区外来流动人数已经达到了61.21万,其中16周岁以上女性占42.4%,为25.97万。成千上万的外来从业人员为松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他们默默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今后,我区的区域经济要想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也离不开外省市来松人员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和谐松江建设中,提高外来从业女性的整体素质,为她们在松江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2006年8月,区妇联在全区范围内展开了有关外来从业女性劳动状况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抽取了岳阳、永丰、中山、方松、车墩、新桥、洞泾、九亭、泗泾、工业园区等10个街道、镇(园区)作为调查点,向不同职业、不同工作阶层的外来从业女性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9份,回收率为98.6%。

  一、当前松江外来从业女性的基本情况

  1、外来从业女性群体的最显著特征:年纪较轻、学历偏低、工作流动性大

  数据显示,外来从业女性中,19-40岁的中青年占了85.7%;16-18岁的比例为6.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9.1%,中专、高中学历的占33.7%。从其从事的职业及职业稳定性看,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女技术人员的工作稳定性最好;从事第三产业的外来女性占被调查者的28.8%,高于我区外来人员在这一产业就业人群的分布比例(14.9%)近14个百分点,而且她们的岗位流动性特别强,是松江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薄弱点。

  1:外来从业女性的职业及职业稳定性

  所从事的主要职业

  合计人数

  比例

  岗位流动2

  及以上

  占该部分人群

  比例

  农民

  13

  1.6%

  9

  69.2%

  工人

  287

  36.4%

  203

  70.7%

  技术人员

  88

  11.2%

  26

  29.5%

  中高层管理人员

  101

  12.8%

  55

  54.5%

  个体经营业主

  73

  9.3%

  32

  43.8%

  其他第三产业

  227

  28.8%

  198

  87.2%

  2、外来从业女性求职的最大障碍:户籍问题、学历不高、技能缺乏

  从表2可以看出,学历水平、工作经验和技能、户籍问题是外来女性在求职中遇到的三大主要障碍,其中学历水平不高尤为突出,超过一半的女性都因为学历不够而无法找到更为理想的工作。

  2:外来从业女性在就业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可选两项)

  主要困难(可选两项)

  合计人数

  比例

  户籍问题

  237

  30.0%

  年龄问题

  148

  18.8%

  学历水平

  428

  54.3%

  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284

  36.0%

  性别歧视

  57

  7.2%

  传统的社会观念

  97

  12.3%

  婚姻状况

  62

  7.9%

  

  3、外来从业女性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提供培训再教育的机会、提供社会保障和低价的医疗服务。

  问卷中我们将劳动合同中非常重要的有关社会保障金缴纳的问题单独列出。调查数据显示,6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于社会保障金比较关心,而20%的被调查者未将社会保障金作为其选择工作时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原因是担心用工单位因此而不录用;另外还有少数女性认为有没有保障金无所谓(特别是20岁左右的女性)。调查发现,有21%的被调查者所在单位没有交纳任何保障金,这应当引起重视(见表3)。

  3:“您所在单位是否为您缴纳了下列社会保障金”

  

  合计人数

  

  综合保险

  347

  44.0%

  “三金”

  127

  16.1%

  部分缴纳“三金”

  81

  10.3%

  没有交纳任何社会保障金

  168

  21.3%

  

  66

  8.4%

  

  调查中问及“目前最需要从政府方面获得何种帮助”,从数据看,外来从业女性最迫切希望从政府方面得到的帮助依次是培训教育的机会、社会保障和低价的医疗服务,分别占到50.2%、44.7%、37.3%的比例。

  二、本次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加大对16岁—18岁外来年轻从业女性的关爱程度。在此次调查中,被访者中不乏16岁—18岁这一年龄层的外来女性,她们在年龄、心理上都属于尚未完全成熟时期。虽然这一部分人群只占到全部外来从业女性人口的6%,但是随着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这一部分人群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虽然她们已经能够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但是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阅历和经验,很多又是来自偏远的内地,文化程度都基本在初中及以下,帮助她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提高她们自身素质,这是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加以考虑的。

  第二、外来从业女性的文化素质亟待提高。调查数据表明,半数的外来女性其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而且超过50%的女性认为自己的学历不够高,已经成为求职中的绊脚石。因为受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女孩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孩,而且很多女孩子都在17、18岁便离乡背井,开始到城市打工,恰好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期。因此调查中许多女性都希望参加劳动技能培训、获得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虽然今天松江的工业仍旧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是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外来从业女性素质的提高显得犹为迫切。

  第三、外来从业女性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是我们和谐社会建立的基础。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外来人口的生存,更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和发展。调查发现,有五分之一的外来从业女性就业单位没有为其缴纳任何社会保障金,而且许多年轻外来从业女性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缺少依照《劳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三、对策建议

  首先,全社会要关心这一群体,积极给予必要的“市民待遇”。关心外来从业女性,尊重她们的权利,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宣传部门和各级妇女组织要注意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多宣传来松从业女性,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年轻女性自强自立、勤俭淳朴的正面形象,进而引导更多来松从业女性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为第二故乡建设添砖加瓦。

  其次,为外来女性提供更多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受条件限制,我们目前的免费技能培训主要针对本地的4050人员、失业人员,无法覆盖到亟需提高综合素质的外来年轻从业女性。建议劳动部门每年设立1—2个面向年轻外来务工女性的免费或部分免费培训项目,并以项目招标的方式,将外来年轻从业女性的培训交给群众团体、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去承接,从而为外来从业女性提供更好的学习、提高机会。

  第三,强化法律意识,树立维权观念,切实维护外来从业女性在劳动过程中的各项权利。要通过有效途径,增强外来女性的法律意识,学会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权利,这至关重要。因为妇联调解、劳动仲裁、法庭诉讼,这些都是属于事后的权利保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外来从业女性必须从劳动关系建立之初就具备强烈的维权意识,抑制住权利被侵害的可能性。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劳动部门和妇女组织要共同联手,抓住“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契机,多渠道、多形式地让外来从业女性、用工单位通过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政府及社会团体开展的各类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逐步建立起对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的重视。同时,政府的有关部门也必须严格执行监察、执法职能,依法对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人口的流动,是社会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松江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外来从业人员的努力。外来从业女性带着各自的抱负与追求,在松江这片热土上奋斗、拼搏,其中不乏社会的精英。和其他女同胞一样,她们挥洒汗水,实现梦想,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第二故乡。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提高外来从业人员的素质、为和谐松江建设而努力。

来源:松江区妇联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