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主题领域,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根据政治学的原理,妇联既是一个性别组织,也是一个政治团体,分析和认识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其政治价值所在,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一、运用政治团体的理论分析认识妇联组织的政治价值
政治团体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而联合起来,为实现群体利益诉求而影响政府政策的人们的集团。政治团体在组织目标、组织性质以及组织规模上都与政党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政治团体在政治体系中通过政治表达、政治沟通、政治动员以及政治社会化等对政党的执政起着重要的影响。
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既是一个性别组织,也是一个半官方性的政治团体。它隶属于党政机关部门,其管理结构与党政部门的科层体制非常相似,经费由政府的财政提供,其管理人员可以与党政机关干部相互调动,并具有相应的政府行政级别,享受相关级别的待遇。妇联的政治功能就是传达、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联系组织动员民众的作用,从而成为党和政府联接民众的桥梁;另一方面,妇联工作对象是妇女及其家庭,妇联的两大基本职能就是: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因此,妇联又是广大妇女群众的政治代表、利益代表。笔者认为妇联的政治价值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妇联作为政治团体,其政治价值对于执政党而言就是:(1)参与决策,协助执政党制定方针政策;(2)贯彻并实现执政党的执政意图,维持执政的稳定性;(3)参与执政党的基层政权建设,为执政党争取民众,特别是妇女群众的支持;(4)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预警工作,及时反馈执政党的执政效果,帮助执政党调整利益格局。
第二,妇联作为性别团体,对于广大妇女群众而言其政治价值在于:(1)代表广大妇女进入决策主流,实现妇女政治代表的角色,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2)反映广大妇女的诉求,实现妇女利益代表的角色,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3)参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争取各方资源,协同社会各界,推动实现妇女社会价值,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实现妇女的自身发展。
二、发挥妇联组织政治价值的现实意义
根据政党理论,目前中国系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政治形式,即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上台执政,成为社会主义政权的领导核心,党通过对各种社会力量和国家政权的领导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各民主党派监督执政的体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的重要会议,全会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决定》中提到了党对加强工青妇工作的要求,即“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政治价值的认识。通过学习笔者认识到: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承担起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任务,而执政党发挥好妇联组织政治价值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妇联组织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妇女群众的利益
从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没有忽视妇女的社会创造力量,我们党在把握全局利益的同时,始终关注和维护妇女的特殊利益。从1931年毛泽东同志签署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到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其中提出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将广大妇女从封建买办婚姻、包办婚姻、一夫多妻的婚姻桎梏中解放了出来,将广大妇女从封建的神权、政权、族权、父权的四重压迫下解放了出来。解放以后的中国妇女走出了家庭,成为了劳动妇女。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妇女的命运,中国妇女的经济地位、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妇女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妇女的命运,关注妇女的发展,坚持代表最广大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所有这些都通过妇联组织的宣传和活动充分表达了出来,所以,中国共产党也就赢得了最广大妇女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2、妇联组织始终是党代表和实现妇女群众利益的坚实组织基础
妇联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尽管她是一个性别团体,但她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我们党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织基础。我们可以从妇联组织已经走过的50多年历史,从“三个代表”的三个方面来认识妇联组织的政治价值:
第一,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看:妇联组织在党的领导下,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提高女性素质为目标,带领广大妇女投身于经济建设,通过开展巾帼学习、巾帼建功、巾帼成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女性的积极贡献。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小康社会,这与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也是符合最广大妇女群众根本愿望的。
第二,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看:先进文化是我们党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妇女群众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妇联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充分施展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带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投身于家庭美德的宣传、社区文艺活动和社会公益服务等,让广大妇女成为了倡导先进文化的“使者”。
第三,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角度来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妇联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关注和维护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倾听妇女群众的呼声,了解妇女群众的需求。通过法律援助,解决妇女的婚姻家庭矛盾,通过实施妇女再就业工程,解决下岗妇女的就业问题;通过“手拉手结对帮困”活动,帮助贫困妇女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等等,让妇联真正成为了妇女们的“娘家”。
50多年来,妇联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以“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三维交点作为工作立足点和出发点,所以党对妇女组织作出的积极努力是肯定的,广大妇女群众对妇女组织是信任的。由此可见,妇女组织的政治价值,对于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充分表达并代表妇女群众利益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有效载体实现妇联组织的政治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妇联作为性别团体,在妇女群众中有着得天独厚的组织优势,是我们党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争取最广大妇女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是妇联组织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妇联要最广泛地团结各界妇女,妇女组织只有代表和维护各界妇女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广泛的妇女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因此,树立起妇联工作“开展在基层,活跃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受益在基层,发展在基层”的工作理念,使妇联工作扎根基层,才能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中体现其政治价值。结合工作实践,妇联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有效途径来实现这一工作理念:
一是抓组织渗透。在大党建工作格局下,根据“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工作要求,一方面通过加强自上而下的妇女组织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各种灵活多样的联谊型、行业型、兴趣型等松散型的妇女组织,不拘组织形式,强调组织渗透,通过“夯实主干、拓展两翼”,以组织覆盖,使党建工作在妇女组织建设中得以延伸,从而增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意图的覆盖。
二是抓代表意识。关注各类女性代表,如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先进女性代表等各类妇女代表,增强女代表的“代表意识”,鼓励她们民主参与、民主监督,通过她们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社会参与来传递党的政策,传递妇女的呼声,通过女代表发挥其特殊的政治代表的作用,从而实现妇女组织的政治价值。
三是抓联系制度。妇联要在“联”字上做文章,即联合、联系、联志,“联合”即妇联是各界妇女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系”即妇联联系党和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联志”也是妇联工作的最高境界,通过我们的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实现统一的目标。妇联要通过完善各类联系制度,如妇女代表联系制、执委联系制、妇联联络员工作制等,加强妇联工作在基层的渗透,将党的工作要求,通过工作联系方式予以宣传、贯彻和落实,从而增强党的工作在基层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体现妇联在基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中的政治价值。
总之,在当今时代,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如何从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自身的政治使命,如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明确自身的政治任务,如何从最广大妇女群众的利益出发,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在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中实现其政治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时期妇女工作理论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