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 妇女研究 >>正文
 
以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的转变 促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

2007年10月12日 17:14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妇联原有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在工作覆盖面、工作资源、队伍构成、工作效能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不同层次的外来女性群体日趋增多,出现了社会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和群众需求的多样化局面。原有的妇女品牌工作(如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等)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工作迫切需要品牌创新,以满足妇女群众强烈的归属感和参与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在妇女工作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上进一步延伸拓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

  一、社会的发展进步呼唤着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

  1、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妇联组织只有充分发挥自身广泛联系妇女群众的优势,在创新工作理念上花力气,在转变工作方式上有作为,并最终通过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这一载体,充分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才能不断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2、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客观需要

  2004年初,上海提出要通过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这是十分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决策。但这一决策势必会引起社区妇女工作的对象、工作任务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社区妇女构成的多样化、服务对象的全面化、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化、工作任务的专业化等等。根据社区网格化的要求,浦东近几年做了许多探索,包括正在调整相应的社区(街道)妇联、居妇代会,建立健全了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妇联组织,从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到工作对象都有了很大转变,但最重要的、根本的转变恰恰是妇女工作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并最终体现在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上,通过一些活动组织或工作载体,来不断适应社区网格化管理对妇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妇女工作品牌的现状

  为创新妇女工作的品牌,市妇联曾专门组成专题调查组,对妇联历年创建的工作载体与主要活动开展调查。被调查者对妇联传统工作品牌,如“五好文明家庭”建设和“三八”红旗手评选活动的评价较高,认为这两项工作载体“与本地区、本单位中心工作贴近程度较高”的分别占95%和91%,“比较受妇女群众欢迎”的分别占91%和86%,“社会知晓率较高”的分别占90%和85%。但对于在近十年中创建的其他工作品牌,被调查者的看法不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学双比”活动和庭院文明示范村创建这两项品牌,主要在郊区妇女中开展。因此,其他以城市妇女工作为主的妇联干部对此比较陌生,认同程度也比较低。

  (2)历年来“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在窗口单位开展得颇有深度,委办党政领导和妇女干部对此评价较高,而街道、乡镇、居委、村妇联干部的反应却相对一般。

  (3)近两年来,知识女性社区服务工作站因长效运作机制仍在探索中,故知识女性服务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尚未达到社会广泛知晓认同的程度。

  在调查中还发现,妇联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的部分工作品牌,如妇女帮教志愿者队伍、社区服务巾帼示范点、家庭文化节、女子培训中心以及亲子学苑等未能获得预期的高评价。家庭志愿者队伍、法律援助中心以及社区文体团队都是获得认可度较高的妇联工作新载体,但是“社会知晓率”却不甚理想,形成了工作实效与社会影响力的反差。

  调查中发现,大家要求改进妇联工作品牌的呼声较高,认为“可以保持巩固”的“三八”红旗手评选占74%,“五好”文明家庭创评占68%,法律援助中心占62%,家庭志愿者队伍占61%,其他均在50%以下。因此,很有必要对妇联工作品牌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三、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首先取决于妇女工作的理念创新

  要丰富妇女工作的载体和创建特色品牌,就必须首先在工作理念上大胆创新,这种理念创新可从以下四方面去把握:

  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妇女群众的切实需要出发,来明确妇女工作的功能定位,根据她们的需要开展工作,为她们服务。打破固态观念,在“联”字上做文章,学会整合资源,学会借助合力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是要树立全局的观念。跳出“妇联”小圈子,真正将妇女工作纳入社会大系统、大环境中来深化和摆布,围绕市委、区委确定的工作重心来开展自己的工作。

  三是要增强主体意识和信念。勇于克服心理弱势,排除无钱无权的困扰,摆脱可有可无的困惑,运用好群众工作的独特手段,开辟一方天地,成就一番事业。

  四是要突破“穿针引线”的定位,发挥妇联组织的社会性优势和妇女代表的能力,对一些暂时不具备建立组织的,可以先将工作予以渗透,逐步建立妇女工作联系人制度,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等方式,扩大与各类妇女组织的交流和交往,真正把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界别、不同层面的妇女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

  四、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关键在于妇女工作方式的转变

  妇女工作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适应浦东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需要,就必须结合本地区特色性工作,可采取集约型方法,突出一个“精”字,即精心策划、精心运作、精心打造,形成规模和名牌精品。

  一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妇联组织想做的、应做的、可做的事情很多,但妇联工作的对象和领域是以性别划分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工作中有所为就必须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从而集中精力创出妇联工作品牌。

  二是要把握规律性。妇联要创新妇女工作,走品牌化之路,就必须把握规律性,减少盲目性,增加前瞻性,发挥主动性。在妇联工作千头万绪的各项任务面前,要有轻重缓急的驾驭能力:以一个“快”字对待配合性、应急性工作;以一个“实”字对待常规性工作;以一个“精”字对待特色性工作。

  三是要精心设计。要不断发掘独具妇联特色、影响大、效果好、党政满意、群众欢迎的活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妇联工作品牌,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提高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实现妇女工作品牌创新的措施和建议

  1、妇女工作品牌创新的原则

  (1)转观念,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基层妇联在为妇女群众服务方面创造出许多好的经验,为妇联工作品牌的形成和推进打下了基础。一定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坚持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的原则,使妇女工作的品牌拥有更为深厚、扎实的群众基础。

  (2)树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妇女工作要创品牌,要出精品,这已成为各级妇女干部的共同呼声。注重内涵的创新才能真正形成妇女工作品牌。此外,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集中力量,形成规模效应。

  (3)重倡导,赋予基层自转的空间。推出新品牌一定要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不强求一律,要允许保留自身的特色。面上多指导,实际多结合。要让基层妇联在同唱妇女工作一台戏的同时,选择自我发展的空间。

  (4)分步骤,扎实推进。首先,对发展有潜力、机制待探索、社会需认同的项目要有信心,要坚定不移地开展下去;同时还要调查抓点,逐步树立品牌。其次,每年合力推出1~2项妇女工作,上下合力树立品牌,提高社会认同的程度。

  2、妇女工作品牌的创新与妇女工作方式的选择

  (1)要运用“党建带妇建”工作方式。坚持党建带妇建是加强妇联组织建设的根本,要遵循“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工作”的宗旨,要结合浦东“两新组织”多、外来务工妇女多的特点,尽量填补妇女工作的“空白点”,进一步延伸妇女触角,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共同行动的妇女工作力量。

  (2)要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妇女工作的社会化之路,是妇联组织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履行自身职能的内在要求。要树立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必须借力、借智、借机、借台,形成各级政府统筹,依靠各部门共同实施和各界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整体推进妇女工作。

  一是要广泛宣传动员。紧紧依托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妇联工作,宣传优秀妇女事迹,宣传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等等,让社会知晓、理解、参与、支持妇女儿童事业,为整合社会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争取领导重视。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开展工作;要深入调查研究和动态跟踪各项评估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推动解决妇女儿童问题;要利用各种方式,让领导参与妇联活动,感受妇联工作,从而达到重视、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的目的。

  三是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要充分利用妇联组织承担着妇儿工委、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协调组织办公室的工作职能,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要坚持服务化工作方式。服务化工作方式是妇联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深化了服务,才能真正代表和维护好妇女权益,才能成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一是在服务妇女方面,要适时调整工作重点。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妇女的需要。提供政策服务,优化妇女发展的政策环境;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妇女把握更多的发展机会;提供资金服务,支持妇女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服务,增强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再就业技能。

  二是在服务基层方面,要多做基层迫切需要做的事。尽量减少规定动作,增加自选动作,为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留出足够空间。同时,要充分考虑基层最需要的,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把为基层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提供政策,提供信息作为服务重点,做基层需要做而又做不到的事。

  (4)要创新妇联活动方式。妇女工作的品牌要依托一定活动方式或者活动载体去实现,要实现妇女工作的品牌创新,就必须在妇联活动方式上大力创新。

  一是要找准妇女活动的切入点。各级妇联要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交点上开展工作,组织策划活动。

  二是要体现妇联活动的实效性。在创新妇女工作品牌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提徒有虚名的口号,不定不切实际的指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工程,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把功夫下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三是要体现妇联活动的凝聚力。首先,要创新妇联组织网络。妇联要在巩固纵向组织的同时,拓展横向组织系统,如发展“两新组织”及其他跨行业、跨地域、跨界别的妇女协会、研究会、联谊会等。我们已建立了人才促进会,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深化其内涵,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其次,要设计体现妇女需求,切合实际的活动。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组织大型的广场文艺活动等。

来源:浦东新区妇联  作者:王小君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