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两新”妇女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方法
加强“两新”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妇联更好地履行基本职能、促进妇联组织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重视“两新”妇女组织建设,做好对妇女群体的教育与引导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妇女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卢湾区域功能的调整和现代商业、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两新”组织也急剧增加到5095家,从业人员10.3万名,其中女性占56%,并且还在以每年5200人左右的速度急剧增加。如何最广泛地把“两新”妇女群体组织起来,最有效最充分地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市委和区委“全覆盖、凝聚力、组织化”的要求,区妇联坚持以“党建带妇建、妇建助党建”的原则,按照市妇联提出的“夯实主干、拓展两翼”的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妇女工作从区属走向区域的社会化工作格局,找准切入点,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在创新“两新”妇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党建带妇建,关键在带
“两新”妇女组织建设工作难度较大,涉及面较广,仅靠妇女组织的推进显得力度不够,因此,必须积极主动地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1)在政策上带。积极主动地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把“两新”妇女组织建设工作主动纳入到党的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去;把加强“两新”组织中的妇女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提升到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高度来认识;树立“大党建”观念,依托党建优势,突出配套功能,在党建的带领和带动下加强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做到与党组织建设同加强、同推进。
(2)在方法上带。卢湾区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妇联工作,经常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支持和引导妇联组织开展工作。而我们也在党政领导的统一协调下,根据妇女特点,发挥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党的政策方针贯彻到广大妇女中去,保证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并以实际工作成效服务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2、沟通与帮助,关键在助
能否在“两新”组织中顺利地组建妇女组织,关键在于能否得到“两新”组织中企业主的支持。因此,平时我们注意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与沟通,服务企业主,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接触让他们对妇女组织有全新的了解,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妇女组织。
(1)帮助“两新”组织提升企业文化。在我区落户的“两新”组织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主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但由于他们平时工作比较繁忙,没多余的时间来组织策划各项活动,妇联发挥自身特长,帮助企业搞好文化活动,把妇女工作融入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目前,已经在广告湾举办“知识女性新生活运动”,在8号桥时尚创意中心举办“爱心直通车”募捐活动,参与组织了海商社区白领青年楼宇运动会等。这些活动得到了企业主及企业职工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觉得妇女组织有凝聚力、有活力,是可以信赖的组织。
(2)帮助“两新”组织稳定发展。“两新”组织虽然在产权结构、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利益格局、政企关系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在市场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是相同的。因此妇女组织建设要以企业发展为核心,与经济工作相结合,努力寻找妇女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共振点。妇女组织在加强对女职工劳动保护、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等方面培训的同时,配合非公有制企业主加强对广大妇女进行包括心理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的培训,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关系、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培育企业精神及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吸引、凝聚妇女,激发她们发展自我的内在需求,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多做贡献。
3、服务与维护,关键在护
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围绕妇女学习、生活、就业、维权等基本需求,加大服务力度,使广大女职工真正感受到妇女组织对她们的关心,把她们吸引到妇女组织中来。
(1)加强学习,提升素质,护生存。针对“两新”组织白领女性都有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愿望,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功能,每年定期同区委统战部、区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卢湾区女性人才学习班”。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她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以及与企业的发展和自己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知识。如有区域经济情况介绍、提倡先进的性别观念,号召男女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等授课内容。通过学习交流让她们了解了不同组织、不同行业中的优秀女性,相互之间加强了沟通与互动,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妇联组织的温暖和姐妹之间的情谊。
(2)加强保护,增强意识,护利益。我们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妇女权益保护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妇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企业自觉守法和女职工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如IBM、戴德梁行等企业发放了《妇女维权手册》,并在“三五”、“四五”普法期间组织外来妇女参加《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学习,让她们更加了解有关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鼓励她们在积极为企业增创的同时,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加强服务,增进联系,解困难。区妇联热情关心女青年生活。今年年初,当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淮海路海商社区楼宇中青年白领找对象比较困难时,我们与淮海中路街道、区团委、区总工会共同举办了大型海商社区青年白领“缘定海商”系列活动,并在一年时间里相继举办了知心郊游、温馨咖吧、一拍即合等活动。通过举办活动,为年轻女性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相互沟通的机会。虽然我们所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是通过这些小事,让我们与企业间增加了了解,增进了感情,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思考与对策
1、组建中的难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从总体上看,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认识上的误区。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妇女组织建设的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大多数企业主对在企业建立妇女组织心存疑虑,有的认为企业资产属个人所有,建立妇女组织没有必要;有的怕妇女组织活动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生产;有的担心妇女组织一心维护女职工的权益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个别企业主甚至担心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更多的监督和制约,因而不支持建立妇女组织;有的认为妇女工作“虚”,对企业发展没有多大意义,可有可无,特别是外商企业老板,由于他们在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许多方面都与我们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对非公有制经济妇女组织建设工作的接纳程度偏低;一些妇女干部看到外商投资者本身对妇女组织的接纳程度较低,企业工人不稳定以及活动经费有限等原因,认为即使建立妇女组织,工作也难以开展。认识上的误区,使得妇女组织的建立存在一定的阻力。
(2)非公有制企业变动频繁,开业、停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职工流动性也较大,难以把他们纳入稳定规范的管理之中,因而使妇女组织的组建存在一定的难度。
(3)政策指导滞后,可操作性规定的缺乏,制约了非公有经济妇女组织建设的深入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妇女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政策指导,导致非公经济妇女组织建设工作不能深入,使得基层妇女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组建中的重点
从以往组建“两新”妇女组织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来看,今后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政府、企业主及女职工的立场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1)提高认识,增强组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基层妇女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央历来重视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多次在有关文件中强调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加强“两新”妇女组织建设,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两新”妇女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2)正确定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主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好企业女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注重工作实效。企业妇女组织要及时掌握企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新需求调适工作内容和方式,找准妇女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共振点,经常就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从而赢得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3)服务妇女,提高其积极性。在与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的进一步接触中发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业的妇女,来自不同的区域和阶层,其素质参差不齐,对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妇女组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认识。一些女职工头脑中存在着“雇佣”的思想,认为自己只是“打工妹”,只要干好工作就可以了,谈不上发挥什么作用;有的女职工认为非公有制企业老板说了算,妇女组织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因此缺乏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妇女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所以我们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做到思想上给予引导,工作上给予指导,生活上给予关心,鼓励她们积极工作,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用工作实绩来转变一些干部和企业主的思想观念,以不断增强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应该看到,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强“两新”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区目前“两新”妇女组织的组建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