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 妇女研究 >>正文
 
论“家庭五学”、“楼组五自”、“社区五德”的不同特点、相互关系和工作抓手

2007年10月12日 17:22

  “三五工程”(“家庭五学”、“楼组五自”、“社区五德”)建设是闸北区在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创建学习型城区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形成的一个有效载体和抓手,它涵盖了家庭、楼组、社区三个层级。“家庭五学”、“楼组五自”、“社区五德”是三个子工程,各具特点,关系密切,工作抓手异同并存。

  一、不同特点

  (一)实践主体不同

  “家庭五学”的实践主体是家庭成员,区、街镇、里弄起组织指导作用;“楼组五自”的实践主体是楼组成员,区、街镇、里弄同样起组织指导作用;“社区五德”的实践主体是街镇、里弄、楼组、居民四个层面。三个子工程的实践主体是不同的,其特点分别是“亲缘性、小型化”,“近邻性、中等化”,“松散型、多层面”。

  (二)着力点不同

  “家庭五学”的着力点是以学为根,“五学”是具体化,即学美德、学法律、学技能、学礼仪、学健身,本质是学习;“楼组五自”的着力点是以人为本,即坚持“五自”(自律、自护、自助、自娱、自主)原则,弘扬主人翁精神,在楼组建设中当家作主;“社区五德”的着力点是以德为魂,教育立德、实践树德、实事铸德、文化培德、典型扬德。“家庭五学”以学为根,其特点是由虚到实,即“五学”是虚,“五家”是实,通过“五学”实现“五家”;“楼组五自”的特点是由实到虚,即“五自”是实,“五心”是虚,坚持“五自”达到“五心”;“社区五德”的特点是虚实结合,虚实始终,教育立德、文化培德、典型扬德是虚,实践树德、实事铸德是实,培养新人,提升品味、榜样引导是虚,情暖社区、服务群众是实。

  (三)落脚点不同

  “家庭五学”的落脚点是创建学习型家庭,“五家”(以德立家、以法护家、以技富家、以和兴家、以康强家)是创建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成果;“楼组五自”的落脚点是创建文明楼组,通过“五自”活动,达到“五心”成效,使社会公德在楼组中得到弘扬,文明新风在楼组中得到体现,邻里亲情在楼组中得到升华;“社区五德”的落脚点是创建和谐社区,通过五德并举,五管齐下,实现“榜样引导、提升品味、培养新人、服务群众、情暖社区”的目标。学习型家庭、文明楼组、和谐社区是三个子工程的创建目标,也是其创建特点。

  二、相互关系

  (一)系统关系

  “家庭五学”、“楼组五自”、“社区五德”这三个层面的教育活动,形成一个覆盖社区,渗透在工作、生活、学习三个领域的完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三个层面中,家庭是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楼组、社区的基础。家庭文明,楼组文明;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家庭五学”的目的是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家庭的文化品位和人的综合素质。楼组是纽带,它一头牵着社区,一头牵着家庭,在社区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邻里互动、安全防范、矛盾化解、规范约束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楼组建设来较好地解决。社区是平台,它是居民群众公共生活的共同空间,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有利于居民搞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关心“小家”到关心社区“大家”,从照顾小家到服务社区“大家”,共创和谐社区。

  (二)互动关系

  “家庭五学”,通过提高家庭文化品位和人的综合素质,为“楼组五自”和“社区五德”提供基础支撑和素质保证。“楼组五自”通过较好地解决邻里互动、安全防范、矛盾化解等问题,为“家庭五学”、“社区五德”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小环境。“社区五德”通过搭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建设平台,为“家庭五学”、“楼组五自”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

  (三)渗透关系

  “家庭五学”、“楼组五自”、“社区五德”中不少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家庭五学”中“学健身”与“楼组五自”中“自娱活动”是基本一致的;“家庭五学”中“学美德”与“社区五德”特别是“教育立德”、“文化培德”、“典型扬德”也是相互贯通的;“楼组五自”中“自助活动”与“社区五德”中“实践树德”、“实事铸德”更是相互交融的。

  (四)制约关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家庭五学”开展不好,会制约“楼组五自”、“社区五德”的健康发展。“纽带不牢,两头牵连”,“楼组五自”搞得不好,也会制约“家庭五学”、“社区五德”的建设进程。“平台不平,无法唱戏”,“社区五德”实施不好,同样会制约“家庭五学”、“楼组五自”的深入发展。

  三、工作抓手

  根据“家庭五学”、“楼组五自”、“社区五德”的不同特点、相互关系,设置相应的工作抓手。

  (一)“家庭五学”的工作抓手

  区层面主要以活动为抓手,分为直接抓手和间接抓手。

  1、直接抓手

  一是开展“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提高居民信息化能力。闸北区委、区政府将此项工作作为2003、2004、2005年政府实事项目,拨专款325万元给区妇联,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对全区6.3万名社区妇女及家庭成员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跨越式提升家庭成员综合素质,推动城区信息化建设进程。全区已有6.7万名社区妇女和家庭成员获得合格证书,为创建学习型城区夯实了群众基础。

  二是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引导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我们组织“三学”进家庭、祖辈家庭教育、0-3岁亲子教育等活动,逐步实现家庭学习化向学习型家庭的转变。三年中,荣获“全国学习型家庭标兵户”1户(全国共5户),市级“学习型家庭标兵户”5户,全区表彰“学习型家庭标兵”10户,“学习型家庭”5000户。

  三是开展“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全面提高市民素质。我区积极响应市文明办、市妇联号召,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培训管理中心、构建网上学习平台等创新举措全力推进。目前,全区已有2.5万人通过培训考核获得合格证书,为文明城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2、间接抓手

  一是开展“家帮家、邻帮邻——帮困助学活动”,用爱心架起党和政府与贫困妇女的桥梁。2003年6月,区妇联与区民政局、市慈善基金会闸北区分会联合创立“闸北区贫困母亲儿童援助基金”。三年来,“基金”共募集社会基金60多万,帮困助学款20余万元。“基金”构建了帮困助学的社会服务平台,建立了帮困助学的长效援助机制。

  二是开展“不让毒品进家庭”活动,构建家庭禁毒防线。在建立全市第一个“走向健康,走向自信”为主题的“闸北区女子禁毒沙龙”基础上,在社区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自编一个节目,参观一次禁毒展览,撰写一条禁毒口号,编演一个禁毒节目,组织一次禁毒活动。

  街镇层面

  网上学:一些街道设有“居民网上学习圈”,通过网上学习落实“家庭五学”。

  报上学:不少街道将所办社区报送到居民家中供其学习。

  评议学:有些街道设立“居民道德评议栏”,让居民就身边事进行道德评议,在评议中明辨是非,在评议中学习提高。

  讨论学:有的街道,如临汾路街道银话坛开展“知荣耻、讲文明、除陋习”的主题讨论,也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楼组五自”的工作抓手

  1、活动抓手

  一是自助活动抓手:楼组开展“三相”(相认、相知、相助)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居民对楼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宁路街道有的五星级楼组坚持开展“楼中情”活动20年,取得较好效果。

  二是自动活动抓手:楼组积极开展“找陋习”活动,引导居民建立道德评议台,居民的道德意识不断增强。不少楼组还开展楼组公约签名承诺活动,规范和约束居民在楼道里的不文明行为。

  三是自娱活动抓手:通过“一楼一特色”创建活动,上工小区“护旗楼”、延长小区“幸福楼”、粤秀小区“美食楼”等一批特色楼组应运而生。通过学习型社区创建,又涌现出大宁路505弄“文苑楼”、平型关路615弄“自强楼”、八方小区“知识楼”等一批学习型楼组。

  2、管理抓手

  楼组自治是居民自治的拓展,具有促进和提升居民自治的功效。我区有的楼组倡导自主管理,在多层住宅中完善“一长、五大员”自治架构,在高层住宅楼中探索“楼组管理委员会”自治模式,并在楼组青少年中逐步配备道德宣传员、学习指导员、环保监督员、爱心传递员、文明示范员“五小员”,带动更多居民参与楼组自治。星级文明楼组创建20年来,楼组长及“五大员”在楼组的自主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社区“五德”的工作抓手

  1、队伍抓手

  临汾路街道活跃着一支被称为“爱心使者”的“红十字老妈妈”服务队,十年如一日,每逢周二到社区卫生中心安宁护理病房,用临终关怀陪伴病人安详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该街道有注册志愿者3787名,分别组成爱心救助、环境保护、治安巡逻、交通安全、文化体育等志愿者服务分队。北站社区志愿者队伍64支、7000多人,活跃在社区四面八方,成为社区文明创建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2、组织抓手

  临汾路街道依托社区图书馆成立的“五湖四海”读书会,成为来沪人员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新天地,也成为宣传和传递文明的新途径。在临汾社区还有老干部“读书会”、老年读报组等自发组织,也在“社区五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北站街道组织戏剧沙龙、合唱团、书友会等,为“社区五德”创建活动提供了组织抓手。

  3、活动抓手

  立足楼组,开展清洁在楼组、学习在楼组、诚信在楼组等“九在楼组”活动。每月20日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日活动,社区、楼组联动,居民、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参与,共同谱写“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志愿者精神之歌。各街镇还精心组织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区品牌团队表演,弘扬崇尚科学、民主、法治的文化理念,进一步引导居民在思想认识上知荣明耻,价值判断上重荣轻耻,行为选择上扬荣抑耻。彭浦镇有的节目还走出国门演出,有的文艺团队多次在市里获金奖。

  4、实事抓手

  设立生活求助服务热线,“有困难,就找我”服务热线,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充分发挥街镇社区“三中心”公共服务主阵地作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现实有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和一网五通,将原来“多源多口”的108项事务进行整合,形成“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公共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坚持公益性原则,为20多个文体团队、58个培训班、每天近千人提供学习活动资源,形成“政府为主导,社团为主体、群众为主力”的文化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以基本医疗为内容,以老年保健、临终关怀、安宁护理为特色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典型抓手

    我们本着“优秀人物要弘扬,先进事迹要颂扬,高尚精神要光大”的原则,注重挖掘社区成员的先进事迹,开展了社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优秀志愿者、十佳楼组长、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评选活动,营造激励先进、学习先进、弘扬先进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社区身边人、身边事、增强了社区、楼组思想道德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北站街道总结了“学美德,以法立家”和“学技能,以技富家”的典型,增强了“家庭五学”创建活动的感染力。

来源:闸北区妇联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