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 学会动态 >>正文
 
性别意识在媒体话语及女性节目中的体现

2006年8月17日 10:38

  ——从“我是风景,我是目光”谈起

  要把“我是风景,我是目光”作为女性的口号,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伯格在《看的方法》一书中针对广告中的女性提出了“被看的女人”这一观点,“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这不仅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决定了女人和她们自己的关系,女性自身的鉴定者是男性,这样她就成为了一个对象,主要是一个视觉对象:‘一道风景’。”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男本位视觉文化中,它的特质是把男性和女性置于“看/被看”的模式中,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在男性目光的审视下,女性不再是完整的个体,只是作为被切割的“零件”,活在男性文化所主宰的审美活动中。

  女性在传媒中已经失去了其原本存在的价值,其话语权被男性颠覆。媒体的话语以男性话语为规范,把男性话语作为标准和主体,总是参照男性的话语标准,然后再加上屈尊俯就的性别标签,如“桑德娜是一位杰出的女法官”。“法官”一词,在男性秩序的媒体中,往往是指男性的法官,而一旦涉及到女性时,就自然而然的贴上一个性别标签。这是媒体中最常见的话语依赖性。西方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女性要从男性文化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就必须解构和颠覆男性话语,取得自己的话语权。过去,我国女性文化一度缺失就是由于没有自己的话语系统,被男性统治的语言所压迫,随着我国女性媒介的兴起,它主动承担起了建构女性话语的使命,也将为构筑女性文化、捍卫女性话语权做出新的贡献。从这一点看来,创建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频道,说出女性的权利和心声,是很有必要的。

  好在,终于在90年代中期的电视节目中,开始出现了代表女性的声音。

  1995年,《半边天》在央视开播,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面向全国观众的女性节目。十年时间,如今的女性节目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让我们举例来看。

  湖南卫视每周三播出的《天下女人》是成熟女性类的代表节目。这是一个以讨论女性话题、关注都市女性精神世界为主题,办给女性看的谈话类节目。杨澜每期固定邀请女性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知名专家和明星嘉宾到场,讨论女人的喜悦、烦恼、渴望和困扰,试图展示女性的全新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播出的几期节目“我们欣赏的男人”、“人工美女”、“女人怎么减压”和“男人在家”都颇受女性欢迎,听温文尔雅的杨澜徐徐而谈女性话题,是不少女性的心愿。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每周一播出的《淑女大学堂》是语言犀利类的代表。每期节目都有20位职业、性格、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美女大谈敏感的女性话题。“未婚先孕”、“如果我是木子美”、“女友爱上了我的男友”等。《淑女大学堂》在选择的话题上异常鲜明地彻底颠覆《半边天》式的温开水感觉,愈发热辣出位。

  浙江电视台影视文化频道每周三播出的《美人关》是场景火爆类的代表。“几位帅哥用身材、眼神、才艺使台下美女们狂呼乱叫,美女投票选择心目中的帅哥,不幸被淘汰的帅哥纷纷被扔进水池中……”,《美人关》令人心跳的火爆场面自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视反响,它不仅赢得了收视率,更将“电视男人秀”节目推上顶峰。它是娱乐肥皂的终极表现,与此同时也引来了不少关于低俗与否的争议。

  江苏卫视每周一播出的《女人百分百》是名人访谈类的代表。《女人百分百》是一档以女性为主角,让女性尽情展示自己才华、智慧与美丽的栏目。2005年,栏目明确将焦点放在了那些在社会上成功的、传奇的、特立独行的优秀女性身上,每期通过主持人对这些女性嘉宾的深度访谈,将她们的不同个性和魅力展现在观众面前。

  2005年湖南卫视策划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节目在中国吸引了上千万的电视观众,由此也引起了很多学者对此文化现象的关注。“超级女声”的冠军李宇春、亚军周笔畅都并不具有男性话语所定义的女性的“美丽身体”,似乎中国的女性真正开始拥有了话语权。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超女总冠军的李宇春,其追随者绝大多数是女性。公众偶像的建立首先意味着其本身特质被广泛认可,一种“非女性化”的少女形象能够得到作为庞大人群的女性的认可,这不能不说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的。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清醒的看到:“超级女声”对女性身体审美准则的颠覆并不意味着中国公众民主意识的复苏,这仍然是作为“小写的主体”所构造的“身体的乌托邦”,它本身所具有的实在的政治民主意义令人怀疑。

  因此,我在想,创建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频道,真正说出女性的心声,有其实在的意义。虽然道路必定是曲折的,然而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03女子中文陆敏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