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 学会动态 >>正文
 
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2006年大事记

2007年5月14日 15:25

  1月5日

  “两会”在市妇联北厅召开各妇女研究中心座谈会,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秘书长余伟星主持会议,各妇女研究中心交流了2005年妇女研究工作情况和2006年各妇女研究工作计划。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王菊芬就组织开展女性参与非正规就业状况课题调查工作了介绍,市妇联秘书长、市妇女学学会秘书长章黎明向大家通报2006年妇联工作的重点。

  1月11日

  市妇女学学会、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分别举行了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市社联、妇女干部及有关专家25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社联副主席、党组织书记潘世伟到会祝贺并就发挥学术团体功能,深入加强妇女学、婚姻学和家庭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市妇女学学会产生第五届理事会理事62名,常务理事16名,由孟燕堃任会长;王禄宁、马锦明、邓伟志、刘雅琴、杜公卓、朱易安、俞新天、胡近、翁铁慧、莫建备为副会长;章黎明为秘书长;叶叔华、章博华为顾问。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产生第三届理事会理事60名,常务理事14名,由孙小琪为会长;王立民、李丽、刘华、徐安琪、耿文秀、彭希哲、惠熙荃、缪林凤为副会长;余伟星为秘书长;邢至康、梁光璧、徐佩莉为顾问。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还分别成立学术委员会。

  1月11日

  市妇女学学会、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与上海市妇联在浦东干部学院联合举办了“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妇女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本市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妇女干部250人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51篇。与会者围绕两性和谐、家庭建设、社会公共政策、妇联组织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2月14

  市妇女学学会与市妇联宣传部、《上海妇女》编辑部结合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百万家庭学礼仪”,邀请部分专家在市妇联北厅开展“让礼仪成为一种生存状态”开展讨论,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重道德、学礼仪”的自觉意识。

  1月20日

  市妇女学学会和市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在上海社会科学院1楼101会议室,邀请厦门大学中文系林丹娅教授作“中国文化与女性形象”主题报告。有关学者、妇女干部60人出席会议。

  3月30日

  在市社联六楼报告厅召开“两会”理事扩大会议,“两会”的会长、副会长、理事、顾问、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近100人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市妇联副主席、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孙小琪代表两个学会所作的《2005年工作回顾与2006年工作要点》,“两会”理事对总结和计划进行讨论。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莫建备介绍了上海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以及申报课题中应掌握的要领。市妇联主席、市妇女学学会会长孟燕堃对两个学会的发展作了重要的讲话。

  4月12日

  “两会”申报了2006年上海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课题两个,即《建立男女平等的基本框架的研究》、《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并作为立项课题。

  4月16日

  为推动上海市各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妇女/性别/婚姻家庭研究和女性学学科建设,鼓励在校博士生、研究生积极参与妇女理论研究,促进妇女研究队伍的壮大,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理论研究中心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6月9日

  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中央党校协办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在中央党校隆重举行。会上,全国首批挂牌了21个基地,上海市妇联、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成为首批基地挂牌单位。上海市妇联秘书长、上海市妇女学学会秘书长章黎明就上海市妇联基地建设的基础、主要思路和近期计划向与会者作了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顾秀莲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7月14日

  市妇女学学会、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及市科教妇委会在市妇联北厅召开“上海市妇女/性别/婚姻家庭研究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会议。

  7月18日

  每年8月的第一个周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是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而设立的一项重要活动。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与静安区妇联召开“如何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的研讨会,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母乳喂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7月20日

  市妇女学学会与《上海妇女》编辑部召开“上海城市发展与女性文学创作”座谈会,来自本市的女作家王晓玉、陈乃珊等从不同侧面发表了上海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上海女性文学创作日益繁荣创造了机会,并探讨城市发展与女性创作的关系。

  8月20日

  市妇女学学会、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在各单位初评的基础上,经专家组评审,董美珍的《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等6篇论文获得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张洁的《增权模式—虐妻之社会工作应对》等11篇论文获得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8月28日

  为纪念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建会20周年,市妇女学学会向会员发出《我与妇女研究》的征文稿,15位老中青会员结合自己在妇女理论研究方面的实践经验、从基础理论、实证研究、政策研究、社会性别研究、妇女学学科建设等方面谈自己研究经历及今后妇女研究发展的方向。

  9月5日~7日

  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联合主办的“家庭暴力:有效预防和系统应对国际学术研讨会”,12位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反家庭暴力委员会成员(包括州卫生福利部、儿童保护中心、强奸虐待危机中心、妇儿庇护所、医疗中心、警署、假释和缓刑监督等机构负责人和大学教授)与60位多中国学者、反家暴专家以及妇女儿童工作者等,围绕家庭暴力、儿童虐待及其相关问题开展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9月15日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召开“科学发展观与上海发展理论研讨会”两会提交4篇论文,其中市妇女学学会会长孟燕堃撰写的《参与社会协调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关于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思考》获得优秀论文奖。

  10月10日

  经各妇女研究中心和团体会员单位的自荐、推荐和协商,经市妇联党组批准,丁水木等6位同志获得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荣誉奖;邓伟志等7位同志获得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突出贡献奖;金志等16同志获得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成就奖。

  10月19日

  市妇女学学会在市社联会议厅召开上海市妇女学学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来自本市妇女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妇女干部120余人出席会议,市社联学会处处长郝德良到会讲话,上海市妇联主席、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会长孟燕堃作了《妇女研究20周年发展历程思考》的报告,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孙小琪到会祝贺。老中青专家学者在回顾总结妇女理论发展取得成绩时,畅抒了妇女理论发展的未来。会上表彰了丁水木等6位专家学者为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荣誉奖、邓伟志等7位专家学者为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突出贡献奖、金志等16位专家学者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成就奖;表彰了董美珍的《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等6篇博士论文为首届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张洁的《增权模式—虐妻之社会工作应对》等11篇论文获得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10月20日

  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与《上海妇女》编辑部特邀请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和妇女工作者就“上海妇女与幸福指数”开展研讨,与会者结合上海妇女发展状况,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关注幸福指数,指出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0月26日

  在上海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妇女学学会被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2003—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学会。复旦大学郑桂珍教授、市妇联办公室何重云同志、市妇女学学会李汉琳同志分别被评为2003—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学会工作者。市妇联秘书长、市妇女学学会秘书长章黎明在会上代表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作了《深化妇女理论研究,促进两性和谐发展》的交流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11月3日

  在市妇联二楼北厅,来自日本冲绳女性团体的50余人与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上师大妇女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就妇女问题进行了座谈。会上,日本冲绳女性团体副会长座间味好子介绍了该团体在提高妇女地位,参与社会和地域经济发展,加强与海外的学术交流的情况,市妇女学学会理事、市妇联联络部部长李艳玲就上海市妇联的主要任务和目前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市妇女学学会办公室主任李汉琳就学会的组织结构及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上师大妇女研究中心教授吴霞琴以多媒体的方式介绍了上师大妇女研究中心开展女性问题研究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在大家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中日双方就妇女参与环境、家庭教育、妇女健康以及青春期性教育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形成了共识。

  11月8日

  由上海理工大学妇工委、杨浦区妇联主办,上海市妇女学学会等单位联办的“社会进步与女性素养——上海妇女发展论坛”,在上海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隆重举行。上海各高校妇工委、妇女研究中心的相关人员,市、区妇联系统的部分专职干部以及杨浦区处级以上女干部近300人出席了论坛。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薛明扬致欢迎辞,杨浦区委副书记袁岳滨、市科教系统妇工委主任夏玲英分别致贺辞。上海市妇联主席、市妇女学学会会长孟燕堃、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为上海理工大学“妇女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11月9日至10日

  由上海市妇联主办,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等单位承办的“妇女发展与经济参与”上海国际论坛于11月9日至10日在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举办。来自日、美、德、韩国等八个国家以及本市、香港地区的政府官员、创业精英、专家学者和妇女工作者等200余人出席了论坛会。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赵地、市政协副主席左焕琛、德国汉诺威市前市长施玛尔施蒂古博士、国际商业和职业妇女联合会主席凡若文博士、日本爱知县政策调整课长中野秀秋女士、(香港)环球轮船有限公司董事包陪庆女士分别在会上致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厉无畏、市妇联主席、市妇女学学会会长孟燕堃、美国特殊材料集团总裁南茜博士、共同全球妇女峰会主席艾琳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有28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作了交流,本次论坛共收到56篇论文。本次国际论坛重点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妇女经济参与的发展趋势,妇女的经济参与已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妇女实现独立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论坛设置了大会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和专题讨论三种交流形式。与会专家、女企业家、妇女干部围绕“妇女经济参与和社会环境”、“妇女经济参与和自主能力”、“妇女经济参与和家庭生活”三个不同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耀诚、德国汉诺威市前市长赫伯特·施玛尔施蒂克博士、原日本国际博览会常务副会长兼事务局局长坂本春生女士分别作了《世博会:女性参与经济的平台》、《汉诺威女性如何参与世博会》、《爱·地球博览会(爱知万博)的创造和挑战》的精彩演讲,并与与会者互动,气氛热烈。最后,论坛通过了《“妇女发展与经济参与”上海国际论坛全球妇女互动建议书》。

  11月11日

  市妇联联络部、青浦区妇联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在青浦区行政学院举办“和谐家庭与城市发展”研讨会。部分区县妇女干部和专家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市妇女学学会理事、联络部长李艳玲博士主持会议,青浦区妇联主席吴跃红致辞。原德国汉诺威市市长施玛尔施蒂克博士发表了《汉诺威创建家庭友好性城市的规划方案》的报告;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蔡竟就《城市发展、家庭和谐、创造美好生活》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德国教师谭玛丽在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上海儿童的成长环境——一项调查得出的初步结论》。中德双方妇女还对家庭成员生存与发展的硬件和软件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2月16日

  在2006年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扩大会上,由全国妇联办公厅、中国妇女研究会办公室组织的优秀调查报告评比中,孟燕堃同志撰写的《参与社会利益协调、促进两性和谐发展》、陆建民同志撰写的《2004年上海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研究系列报告》分别荣获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张钟汝、李汉琳同志撰写的《上海民间妇女组织发展状况研究》荣获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

  12月19日

  市妇女学学会秘书长章黎明、专家组成员沈智、学会办公室主任李汉琳、发展部副部长潘卫红前往宝钢,就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女“四师”联谊会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完成的《宝钢女性人才能力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课题进行评估讨论,“四师”联谊会会长冯爱华介绍课题的主要成果,与会者对进一步完善课题提出了建议。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