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农民工群体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生力军,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对嘉定永盛民工公寓开展实地调查,对居住在公寓中的一批具有中专、中职文化程度的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女农民工的教育需求进行描述和探析。
一、永盛公寓外来女工教育需求的情况
永盛公寓是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的工厂区的一个民工宿舍。生活在永盛公寓的外来务工者中2/3以上都是女性,她们都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年轻人,平均年龄约为21岁,来自湖南、四川、陕西、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普遍拥有中专、中职的学习经历和文凭,也有少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她们都是在外企的生产流水线上工作的。她们的基本特征:一是有强烈的学习需求,愿意通过继续教育获得自我发展;二是家庭多为农村,但大多数人是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上海的,没有从事过农业种植劳动;三是外出打工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给家庭赚钱,而是了解外面的世界,寻找自身发展的机遇,提升能力,过上美好生活。四是对自身权益维护有一定主动意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追求和谐发展的环境。据一份统计结果表明,“八字头”农民工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占18.2%;而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和“在家乡没意思”的占71.4%。
1.渴求继续教育:改变命运,获得自身发展
继续学习成为外来女工们的共同人生信念。其原因是:(1)她们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比较明确,意识到掌握较多的知识技能才能有更好的发展;(2)外企工作环境带来的学习动力较大。她们感受外企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确定了学习方向。如学习外语、计算机、管理知识,以便日后能从技术工人逐步向管理人员发展。(3)出于个人兴趣、创业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她们除学习英语和计算机外,许多人还学习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自身发展打基础。
女工对自己的学习选择和心态,呈现出三种表现:一种是有了具体的内容和专业方向,是朝着未来职业目标而学习的;一种是认识到自己要学习,学习很重要,但学习的内容有些像复习应试那样,把过去所学的课本复习一下;还有一种是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学习。尽管女工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感到很迷茫,但大家普遍认为要改变命运,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自我奋斗,这是实现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的首要条件。在花钱读书的问题上,女工们都在为家庭、也为自己发展之间做着权衡,试图达到一个恰当尺度。她们更倾向于为父母和家庭考虑多一点。LSS认为,“或许每个学期的钱应该不算多,但是我们毕竟是打工者,但是我们既要自己消费还要为家庭着想,相信每个孩子在外打工无非想让父母过的好一点”。①WLL也表示,“现在虽说一个月加班可以有1000多,但是这些钱不是全部都自己用的,还要给家里寄,还要买东西”。②大多数女工愿意选择一种适当投入时间和钱来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逐步树立了进行一定教育投资的思想。
2.未来职业理想:追求创业,实现自我
除了学习、继续受教育之外,男工有了明确的创业追求,想搞投资、做老板。而女工也毫不逊色。她们认为信息时代,每个人必须具备电脑、英语、法律和驾照等方面的知识,有的想当律师、拥有公司、商店、电脑办公自动化和制作图片等,抓住机会,展现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女工们对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途径可归纳为三种:(1)以现在打工的企业为平台,实现从家乡出来闯天下的第一步,通过学习提高,跳槽去别处实现类型不同的一种职业生涯;(2)以企业内部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这种目标更为具体、明确,但有这种目标的人比较少;(3)加强学习,积累经验,然后回家乡继续发展。但是在实现人生目标可行性分析方面有的表现得很自信,有的很彷徨。具体而言,一是几乎没怎么想过,即使学习也比较模糊、迷茫,甚至不自信;二是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但不切合实际,受到影视作品和社会上个别现象影响较大,不知道如何去实现理想;三是已经有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和人生思考,比较清晰、现实,有计划和目标,有一定奋斗的意志力,正在朝着人生追求的方向努力。
3.人生价值:关爱自己和他人结合起来
对于人生中什么最重要的问题,大家比较有共识,认为身心健康是首要的,是生命存在的最根本的东西。她们值得追求的东西很多,比如知识、自由、事业、家庭、爱情等,但不值得追求以性格为主,如妒忌、虚荣、贪婪,虚伪,自私和盲目攀比等,显然这不是对等的概念。并且有些人认为自己的这些追求和不值得追求的方面有矛盾之处。
女工们对现有的公寓生活的感受多是基于上述学习和职业理想实现的条件来考虑的,公寓及周围提供了学习的场所和条件,这是她们共同认可的方面,所以多数人觉得在这里的生活比较开心,可以学习,有便利的生活条件,有这么多爱学习的同伴,比较满意。不过,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些女工也表现出一种孤独、脆弱甚至悲观的情绪。外来务工人员的内心世界很少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一些女工,她们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适应,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需要得到帮助,以便缓解。
二、思考与结论
第一,外来女工总体上是一个勤奋、进取的群体。女工们讲义气,重友谊,诚实、纯洁、善良,积极向上,为他人着想,有一定的责任感。相比大城市80后的同龄人而言,她们在生活上相对要独立,自我料理能力强,能吃苦耐劳,有家庭和社会责任感。有些女工所选择的未来职业都是可以帮助别人,而且能让自己快乐。不过,可能是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影响较大,在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方面有男女性别差异。如果不是为了脱贫和谋生而工作,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发展,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许多女工却生活在这个两难的境况中。但是,现实的生计问题和各种责任都摆在眼前,按照兴趣和理想做一些为别人服务的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往往不一定能够尽快实现。但是,作为年轻人,不能没有梦想,不能没有兴趣爱好,这种追求是一种动力,从而不断进取、改变现状,获得好的未来发展。
第二,外来女工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外来女工们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包括家庭的贫困、父母的病弱、自己的自卑怯懦,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环境,感受到了新鲜事物,也体会到了差距,她们需要在生活、学习、工作、心理等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她们工作所在的企业、居住公寓所在的社区机构、参加学习活动的各种教育机构都应该为她们提供帮助,让她们不再感到孤独、消沉。为此,除了进一步向她们开放现有的继续教育体系之外,形成以政府、社区、大学相互配合的,由大学研究者以项目方式带动的各界协作教育力量,构建外来务工者的学习共同体,以各个社区学习中心为基地,为她们提供各种学习场所和教育活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外来女工的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