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由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等单位举行的“中美父亲参与比较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市社联召开。上海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徐安琪研究员首次亮相“父亲参与:社会态度、个体经验与实际贡献”的研究报告。本课题研究从父亲角色的社会态度、父亲参与的现状描述、父亲参与对个人体验和发展的意义以及社会支持进行描述。她提出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如设立父亲育儿假推进父亲早期参与、普及父职教育与训练、设立父亲节以弘扬父亲文化。而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资源系主任Bill
Meredith教授演讲了“美国父亲参与的现状”;美国密苏里大学中心校区Ryan
Petersen博士说“美国的父职研究”是近20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学者的关注,当前美国就父亲角色、父亲责任的研究主要在六个方面即不同父亲影响的研究、父爱与母爱对孩子未来的不同等的重要影响、父爱比母爱更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在某些方面父爱具有唯一的影响力、父爱调节母爱、父爱和母爱对儿子和女儿又有不同的影响。同时来自美国的执业心理治疗师,内地治疗探险队项目发起人Rick
Meeves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系Jared
Anderson博士分别介绍了“美国父亲参与教育与咨询”、“美国父亲参与的政策支持”。而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家庭科学系Jason
Wilde是一位在读博士,他是4个孩子的爸爸,他结合自己发表“我的全职爸爸的经历和感受”。中美专家发表的观点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也给与会者新的思考角度。
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卢汉龙研究员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