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性资讯>> 学会动态 >>正文
 
创意产业与女性的发展机遇

2008年5月22日 13:56

  女性如何在蓬勃兴起的创意产业经济中迎接挑战,把握机会,从而实现自身全面的发展,这是本文这种三方面进行探讨。

  我国女性的职业发展现状及就业新趋势。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断得到保障,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统计,至2004年底,全国城乡女性就业人数为3.37亿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4.8%。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程度大幅提高,2004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43.6%。同时,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计算机、通信、金融、保险等高新技术行业,成为这些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意产业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也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近年来,我国的创意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两年内,包括出版、电影等行业在内的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产值有望突破4万亿元。随着创意产业的兴起,给女性的职业选择和新职业的开拓提供了发挥优势和特长的机遇。

  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女性的发展机遇。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已被写入十一五规划,上海的发展重新提出了“文化大都市”的概念,并出台许多新的举措。《2006年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调研报告》显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性别比例约为6:4。而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除了计算机技术之外,学习文学艺术和其他文科专业的占有较大的比重。另外,在“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调查中,善于学习、沟通协调的综合素质成为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上述的结果说明,女性从事新性的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优势以及适应性。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的普及为女性创作搭建了一个更为开阔的平台。女性可以在网上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作品,不再受地域环境和社会资源条件的限制。除了主流的创意产业之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手工艺的开发和利用,也给女性特别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后的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新的契机。而创意手工艺是在传统的手工业背景下得以发展起来的。我国的手工艺较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下得以传承。这种发展模式有借鉴的作用。

  创意产业对女性就业的挑战。首先,创意产业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密不可分。要富于想象,勇于创新,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这些给女性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女性要打破思想束缚,开阔视野,勇于选择学习新兴的学科专业,全面提高自已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除接受学历教育外,女性还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培训,接受各种形式的后续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其次,创意产业要靠社会资源的整合才能得以实现的。女性在从事手工创意产业时,容易碰到资金缺乏、管理经验不足、独立生存能力不强等情况,加上创意产业本身较高的风险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增强服务功能,创建发展平台,提供必要的援助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三,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当一种带有创新因素的产品在市场上受到追捧,各种仿制品马上蜂涌而上,抢占市场,严重损害了原创者利益,因而,国家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法制方面便显得格外重要。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朱易安 曾艳红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