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婚姻家庭>> 家庭视点 >>正文
 
信任,是你手中的风筝线

  师弟出了趟差,带回来满头烦恼。异地他乡的一个女子,喜欢上了师弟。师弟读明白了女孩目光里的渴求,平心而论,这女孩子令人喜欢。但是师弟已经拥有爱情,他必须在女孩的泪光盈盈里拒绝一份情感。师弟离开之后,女孩频频发来短信,执著地坚守。一想到女孩无助绝望的模样,师弟就黯然神伤,于是不断回短信安慰女孩。
  此起彼伏的手机声让师弟心慌意乱,他唯恐女友知晓这段“偶遇”。原本只是不想让一个倾慕他的女孩子伤心,却不得不因为说谎而对女友心怀愧疚。
  眼见着师弟的烦恼心生感慨。我不知道,再过10年,当他再面对同样的事情时,是否还像现在这样手足无措。我所知道的是,如果10年前,我知道有人热爱自己的男友,并且男友也心怀戚戚时,一定无法接受;但是现在,我会淡然处之。不为别的,只为长久相处时,悄然增长的一份默契与信任。这就好像在大街上,女人总希望男人对从身边走过的美女目不斜视,男人呢,却会以种种理由和借口“饱览风景”。反过来问问自己,你的人生经历中,除了自己的爱人之外,难道就再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只不过,在不同的年龄里,会对陡然而生的情感有不同的应对。同样遭遇激情,会有不同的结果。我问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假如一个女孩说她喜欢你,你会如何?人近中年的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在我这样的年龄,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想要什么。有些人只是想靠近你,感受一下你的生活。”言下之意,现在的女孩都是奔着各种目的而来,你只要给她想要的,大家就相安无事。我接着追问:“如果一个女孩什么也不要,就是单纯地爱你,你怎么办?”“那还不跑?”有娇妻爱女的朋友干脆利索地回答。确实有些时候,一份真情挚爱让人承担不起。
  从某种意义上讲,婚姻这座城,留住了责任、义务、亲情,却将变幻莫测的激情、冲动拒之门外。爱情作为一种激情,不可能永远保持在同一个温度,所以,维系一份情感的,绝不只是激情澎湃,而是相互的理解、包容与信任。
  我们用“相濡以沫、不弃不离”来表达我们对婚姻的忠诚和信任,但信任这东西,并非与生俱来。
  有一组调查数字,深圳一家社会调查公司做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30岁以下的夫妻,情感信任指数为55.7%,有近一半夫妻认为对方在情感上难以做到忠贞不渝。30-40岁阶段的夫妻,情感信任指数为43.6%,大部分夫妻认为伴侣有过出轨行为。40-50岁的夫妻,情感信任指数为68.9%,他们中很多人仍然认为对方会在婚姻以外寻找情感生活的激情。
  也就难怪,一部名叫《手机》的电影,能搅起多场大大小小的家庭之战。据说,许多丈夫,不敢携妻共赏,唯恐影片“一语点醒梦中人”。
  “以前的日子多好呀。”肯定许多人会像费默(影片《手机》中的人物)一样感慨。通信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一别数载无音信,却少有人怀疑爱人会出轨。别说孟姜女千里寻夫的年代,即便是我们的父辈,他们对婚姻的信任度都远高过我们。
  两地分居,聚少离多——上一代的许多人,就是在这样的境遇里度过他们的婚姻生活。隔着万水千山,鸿雁传书却少有猜疑。现在不行了,爱人在眼皮儿底下,也疑窦重生。科技让实际距离缩短,心灵的距离却日渐增长。手机可以让你随时找到自己的爱人,但是手机里传来的第一声问候,十有八九是“在哪儿呢?”这样还不放心,那就索性买款带GPS定位系统的手机吧,对方在哪里,一目了然。
  一切尽在掌握,总该放心了吧。未必。你无法控制一个人的思想,只要大脑是自由的,就依然有私密空间,有隐私,就可能有背叛。
  真累呀!我们有太多现代化的手段护卫我们的婚姻,检测对方的忠诚度,我们的爱情却频频遭遇红灯。
  某一天,跟朋友聊天,讨论一个假想的命题:如果此刻,看见自己的先生同一位美女在咖啡厅里浅笑低语,你做何反应?大家亦真亦假地谈笑,手机响了。老公通知说晚上有事。三言两语挂了电话,想接着“八卦”,不想大伙儿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
  “没问他在哪儿?”
  “问了,说是在外头。”
  “外头是哪儿,你该问清楚。”
  看着女友一脸认真,我忍不住乐了:“再问下去,他就该说自己去钻小树林了。”
  一个男人,如果他不想告诉你什么,你一定要追问,其结果只可能是撒谎。与其逼着一个人撒谎,不如为爱放手。如果家是温暖、自由、随心所欲之处,没有人能舍它而去。隐私并不意味着不忠,如果你爱他,就相信他。婚姻需要距离感,需要彼此能够自由呼吸。当然,放心的前提是你了解对方,他值得你信任。
  爱人的心是飘在天上的风筝,信任是牵在你手里的线。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