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婚姻家庭>> 家庭视点 >>正文
 
恩爱不是美满家庭的全部

  作为社会的细胞,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发生着变化,在夫妻恩爱上也一样,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恩爱当然是最好的,但这并不是美满家庭的全部,比如异地工作的夫妻、留守家庭,还比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也未必就不是美满家庭。
  
  作为“家庭文化节”的内容之一,上海于2002年首次推出的“恩爱夫妻”评选活动,却因与年轻夫妇远离而几乎沦为“恩爱中老年夫妻”评选,而据《东方早报》报道,目前上海市妇联已经取消了这项评选活动。
  相信这样的结局,是有违评选活动倡导者的初衷的。恩爱的夫妻是和谐家庭的重要组成,每一对恩爱夫妻的评选与推出,都是弘扬家庭文化、倡导家庭新风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评选活动本身也是充满善意的。
  但现在看来,良好的愿望却很难变成现实,青年人与“恩爱夫妻”离得很远,“恩爱夫妻”基本上成了恩爱中老年夫妻便是一个明证。比如,据报道,首届恩爱夫妻评选时,10对“恩爱夫妻”全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夫妇。
  年轻人对“恩爱夫妻”的过分疏远显然成了活动延续下去的“硬伤”,那么问题何在呢?初看之下,不难发现如下理由:如年轻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参与此类社会性的评选活动;同时,年轻人大多认为夫妻之间恩爱与否都是家庭私事、个人隐私,哪有将个人私事公诸于众且要参加评选的道理呢?
  这些都是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不是这些。标准化、格式化的评选模式与恩爱标准的模糊化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就“恩爱夫妻”而言,究竟什么样的夫妻算恩爱,什么样的夫妻不算恩爱,显然是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比如按一般的理解,夫妻恩爱必然会加诸于对老人的照顾、对小孩的教育、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等,这就会让恩爱夫妻评选承担起许多夫妻之外、家庭之外的内容。而事实上,那些两口之家、三口之家的年轻夫妻们必然也少有在评选上有得分的机会和可能。
  此外,作为社会的细胞,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发生着变化,在夫妻恩爱上也一样,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恩爱当然是最好的,但这并不是美满家庭的全部,比如异地工作的夫妻、留守家庭,还比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也未必就不是美满家庭。前段时间,上海将评选“五好文明家庭”的评选范围扩大至单亲家庭,就很好地证明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快乐,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产生对家的归属感和依恋感,还有亲情才是家庭文化的最大根本。从这点上来讲,弘扬家庭文化,似乎也的确不必一定要延续恩爱夫妻的评选。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