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婚姻家庭>> 感情透视 >>正文
 
程乃珊:手写情书能成为爱情的见证

  前两天,申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飘溢着玫瑰花和巧克力的香味。当无数的男男女女在为送礼物而绞尽脑汁时,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最简单、最传统的表达方式——为爱人写一封情书?历数中国文坛,就有鲁迅和许广平、巴金与萧珊的“两地书”,这些情书或狂热直白、或缱绻缠绵;或真挚朴素、或诙谐幽默。它们在当时传递了这些爱人间真挚的情感,而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后,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研究资料。
  现在还有没有人写情书?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上了点年纪”的人谈起“情书”几乎都有甜蜜的回忆:已步入中年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当年,我鼓起勇气向一直暗恋的女孩子表白,每天一封也许只有几句话讲述这一天的心情感受,100天后终于打动了那个女孩,后来成了我的太太”;在一家媒体工作的沈小姐透露:“我收到最浪漫的礼物是结婚三周年时,先生把我们之间的情书装订成册送给我”;广告界的徐小姐说:“每次吵架之后,老公总会在我的枕头底下悄悄塞上一封‘情书’,这时,再大的怨气也烟消云散了”。然而,年轻的一代对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很不以为然。很多人认为,现在通讯手段那么发达,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ail就能表达的东西,何苦舍简求繁去写情书?太老土了。
  女作家程乃珊认为,电子通讯的表达方式绝不能代替手写情书。漂亮的字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还有信纸的选择、邮票的贴法,这些细节在电子邮箱里都反映不出来,只有亲历亲为的手工操作才有意义。而且,手写情书可以长久保留,成为爱情地老天荒永恒的见证。程乃珊说,现在写情书的人少了,除了处于市场经济社会,人的感情日益浮躁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下降,很多人不愿意留“把柄”于人。
  一些文化界人士认为,当今社会,人们习惯用物质来表达和传递感情;事实上,物质传递的东西需要你感受,只有精神的东西才是直接触动人的心灵的。现代都市人更需要情感的倾诉和心灵的沟通,这是玫瑰花和巧克力所替代不了的。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