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亲子园地>> 幼教新闻 >>正文
 
幼教可“中西合璧”

  

  上海本地的家长想让孩子进西式幼儿园;“海归”们却希望孩子更多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专家说,家长的幼儿教育应追求“中西合壁”,让宝宝从零岁开始就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

  “上海小囡”:挤进国际幼儿园

  在某大型外企任高职的李先生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进入一所国际幼儿园,但是有关教育条例规定,没有外国护照的中国孩子不允许进入国际学校学习。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关系,家里经常有外国友人来玩,可是女儿每每看到金头发、蓝眼睛的老外,就害怕地哭闹起来。这和大胆与同伴交往的“蓝眼睛”宝宝相比,李先生觉得十分难为情。

  无独有偶,本市一家外企市场部王经理连续在长宁区几家外籍幼儿园来回奔波,就是为了想给2岁的儿子找一个合适的国际幼儿园,和国外孩子一起上课。“我要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西方教育,不想接受传统教育。”王小姐认为,西式宽松的教育氛围更能启发儿子的想像力。

  如今,这样一心想把孩子送到国际幼儿园的家长为数不少。童趣网一项调查显示,家长有这方面的需求不外乎三点原因。首先,希望孩子从小熟练掌握英语;其次,希望孩子能接受外国礼仪、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熏陶;最后,幼儿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成长,将来能尽早进入国际化交流。

  “小海归”:每天听东方小故事

  与此相反,越来越多的海归人士,甚至一些外籍人士却想要把孩子送进中方幼儿园,更多地接受东方的传统文化教育。记者了解到,在一些比较好的幼儿园里,一般都有外籍小朋友。特别是亚洲国家的父母,多数都希望孩子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而不少美、加、澳籍华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香蕉人”。

  今年,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中学就设立了首个回国留学人员子女定点班。不少“海归”把孩子送来的目的就是希望改变子女以往在国外接受的宽松教育。

  一位留美人士说,儿子从小在国外接受西方教育,多数只能听、说汉语,不识字。通过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能让儿子的言行更加彬彬有礼。目前,学校已经尝试在思想品德、语文等课程中渗透中国历史、地理和传统习俗,让26名“小海归”接受东方人文的熏陶。为了让他们学得更轻松,班主任还特意在每天上课前,给他们讲一个东方小故事,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岳飞、文天祥成为“小海归”的好朋友。

  专家观点:幼教可“中西合璧”

  根据有关教育条例规定,只有持有外国护照的孩子才能进入外籍学校学习。

  浦东新区托幼办常务副主任凌捷告诉记者,多元文化的环境对幼儿成长是有利的,从小接触多元文化、异国风土人情,今后对新事物更有宽容性和接纳度。但多元文化也要讲究一个“度”。比如:二外的学习最好在3岁以后,这样才不会影响母语学习;其次,作为一个中国孩子,光掌握外国礼仪,而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点也不知晓,还怎样做一个中国人?同时,各国的文化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幼儿成长到一定年龄后,掌握一定的是非、价值观和世界观标准后,再接触也为时不晚。

  目前,在上海市像浦东新区小龙鱼环球幼儿园、世纪星双语实验幼稚园等学校都是以英语教学为特色的,还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在中西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同样可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