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亲子园地>> 幼教新闻 >>正文
 
想当“幼儿园叔叔”还是难

  辛辛苦苦接受了近半年的业务培训,最终却因为“性别差异”而被拒之幼儿园之外。记者了解到,不少沪上幼儿园认为男性教师缺乏细心和耐心,不适合担任孩子的“贴身教师”,让不少期望成为幼儿园“孩子王”的男性“竹篮打水一场空”。
  上海托幼协会今天开始幼儿教师的培训,可记者了解到,这两天来咨询的的男性就有六七位。不仅如此,他们全部都是大专学历以上,有的还精通古筝、口琴。但协会负责人坦率告诉记者,在去年参与培训的近500人中,也有过十几位男性,最后基本都“铩羽而归”。
  据了解,目前沪上1200多所幼儿园每年缺口至少500名教师,而男性教师在幼儿园中还是难觅踪影。有的幼儿园即使存在,也是将其分派在体育、电脑的教学岗位。全天候“侍侯”幼儿,全面关注其成长发育的男性教师基本为零。由于孩子长期与女性接触,有的小男孩甚至送进幼儿园没多久学会了兰花指和“柔声细气”的腔调。
  幼儿园缘何对男性教师不感兴趣?不少幼儿园负责人认为,男性性格的粗犷和不拘小节,不适合全面负责幼儿的教育和照料。但她们也承认,目前确实存在着部分小男孩“阳刚之气”不足的现象。为此幼儿园将尽量发挥仅有男教师的作用,譬如让他们开办一些兴趣班,加长他们与孩子的接触时间等。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