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亲子园地>> 父母体验 >>正文
 
给独生子女一个快乐平台

  转眼间,当年的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又一代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如何给缺少兄弟姐妹的孩子提供一个伙伴交往的平台?如何给为教育孩子而发愁的父母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如何为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无障碍通道?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可以这么说,今天中国家庭教育面临的困惑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家长们迫切需要得到切实有效的指导。
  在上海嘉定区普通小学、虹口区红旗小学等学校,一种新的家庭教育模式正在形成。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快乐家庭学习苑”将成为家庭之间互帮互助的平台。
  上月末,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在嘉定区普通小学举行专题研讨会,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快乐家庭学习苑”,试图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
  在普通小学,各班都组织了“快乐家庭学习苑”,它们根据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形成不同模式:有的因居住在一个小区、一个楼组而组合,有的因孩子们的共同兴趣爱好而组合,有的则因孩子面临共同的教育问题而组合。各个家庭自由组合,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组长,由组长主持召开家庭学习苑会议,确定学苑名称,制订学习公约、目标及家庭分工,定期组织各项活动。
  普通小学副校长秦红对“快乐家庭学习苑”作了如下界定:它是一种几个家庭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型家庭为引领,家长自愿组合,优势互补的学习团队。它是家庭教育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也是家庭、学校、社区联手合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产物。
  三(5)班家长秦福荣说:我们的“快乐家庭学习苑”是由孩子的几个好朋友所在家庭组合而成。
  家长中有超市营业员、教师,也有自来水厂的普通工人,大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走到一起。双休日几户家庭常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诸如“陪读好不好?”“父母附加作业要不要?”“孩子胆子小,怎么办?”“打骂孩子到底有无效果?”等,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各自发表看法,分享教子经验。
  “快乐家庭学习苑”更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各家庭的教育资源通过整合得到共享。同一“快乐家庭学习苑”的家长各自发挥特长,组织各种活动,带领孩子走出高楼,走向社会,走近伙伴。而家长在观察孩子活动的过程中既能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又能了解到同龄孩子的状况,得以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长处与不足,为今后的家庭教育提供有效信息。“快乐家庭学习苑”正由于其自主性和互助性的特点,愈来愈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快乐家庭学习苑”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刚刚开始,但在当前学校“减负”,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背景下,它在寻找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结合点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启示一:家长是一笔重要教育资源

  在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家长们虽然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然也有失败的教训。
  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一大批家庭教育的指导者,这支队伍的组成光靠学校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在广大家长中,有一大批家庭教育的热心人士,一大批家庭教育的成功者,他们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完全可以依赖他们,让他们成为家长委员会成员,成为家校合作的有生力量,让他们走上讲台现身说法,在家长与家长的互动中,让每个家庭的教育都得到启发和提高。
  其实每个家庭都面对教育自己孩子的困惑,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光靠各自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一套经验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光靠教师通过家长学校的授课,也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家长与家长互动,家长与孩子互动,通过不同家庭教育思想的撞击,通过来自孩子的信息反馈,通过对自己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反思,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和分享,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方法。因此,对学校素质教育来说,每位家长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关键在于学校如何开发整合和利用,调动每位家长参与学校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合力。

  启示二:家庭教育需要互帮互助

  按照传统的观念,教育孩子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在当前,家庭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教育孩子成为千家万户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大教育中,光靠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这里,除了家庭、学校、社区要形成教育合力之外,家庭与家庭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更需要互帮互助。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每个家庭各有各的优势和弱势,长处和短处。在伴随孩子共同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家长都面临不同的困惑、矛盾和困难。
  “快乐家庭学习苑”就是一个家庭与家庭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互帮互助、互教互育的平台。家庭教育成功的,帮助家庭教育存在失误的;家庭教育能力强的,帮助那些尚有困难的;家庭教育资源丰富的帮助资源相对匮乏的。普通小学家长们信奉这样的理念:“一家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好。”
  “快乐家庭学习苑”的建立,一方面解除了双休日因工作原因无法照顾孩子的父母对子女的担心,另一方面解除了个别家长因自身原因在教育子女某一方面不足而造成对子女健康成长的担忧。在“快乐家庭学习苑”这个团队里,家长与家长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孩子与孩子之间有了一个伙伴交往的平台,弥补了因家庭结构单一而造成的孤独。更可贵的是使家长把对儿女的个别的爱,延伸到对伙伴团队的爱。

  启示三:亲子沟通需要互动平台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有耐心与孩子同游戏、同娱乐。即使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由于缺少一个群体作为参照物,对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家长难以找到感觉,也就使家庭教育难以正确定位。
  在中小学生家庭中造成的亲子沟通不良,主要原因有三:一、缺少沟通话题;二、缺少共同时间;三、缺少沟通平台。“快乐家庭学习苑”的建立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建立了一个互动平台,使亲子沟通内容更加丰富,时空更加广阔,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加贴近了。
  在“快乐家庭学习苑”活动中,家长不仅注重自身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而且还通过向孩子学习,跨越代沟,真心成为孩子的朋友。不少家庭通过这样的学习,亲子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饭后茶余亲子之间的共同话题多了。而每一项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合作的结果,到哪里去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家长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们也会积极向父母献计献策,父母与子女之间充溢着浓浓亲情,孩子之间的友情也更加融洽、民主、平等,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情感纽带。
  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原本父子、母女关系较为紧张的家庭,参加了“快乐家庭学习苑”以后,关系发生了明显改善,69.6%的家庭认为现在亲子关系比以前融洽了,43.5%的家庭反映改变程度非常明显。现在家长能从孩子的角度与孩子共同商讨家庭问题。在活动中,父母一改过去只见孩子的缺点而忽视孩子的长处和亮点,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充满信心。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