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亲子园地>> 父母体验 >>正文
 
家长会的“味道”该怎么调

  跟孩子“会前”谈话

  家长会是家长和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老师应为家长提供有效信息,客观分析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评价。

  父母都有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的愿望,开家长会就给了家长这样一个正面了解学校和侧面了解孩子的机会。家长会上,我除了要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外,会后我还要认真听取老师对孩子的建议,并与老师一起商量改进方法。以理性的、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孩子在群体中的优点和缺点。

  开家长会之前,我会心平气和的问孩子: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告诉我的?否则,当老师告诉我时,我会大吃一惊受不了的。孩子的回答常常是:应该没有问题吧;偶尔也会告诉我:某一次的作业没有交;某一次上课实在感到无聊玩文曲星被老师没收了……对于孩子的“自供”,我都给予绝对的原谅。因为我们小时侯也犯过不交作业的错误;我们也会偶尔做些小动作等等。这是我开家长会前必做的准备。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家长要用孩子的思考去带动自己的思考。家长会就是老师和家长双方交流教育思想、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

  另外,作为家长我也建议: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家长会也要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如交流式、展示式、专家报告式等等。(童茗文)

  有一点像“推销会”

  参加女儿的家长会时,我的整个感觉是,老师在捉孩子的错,再放大给家长看。当然通报情况是应当的,家长也很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交友情况。可是,有些老师对学生有偏见,对听老师话的学生,或者成绩好的学生就一味赞扬,很少讲他们的缺点;反过来,对那些不太听老师话,而是有自己想法的所谓“另类”学生,就只看缺点,却很少提到这些孩子的优点。

  有时,家长会可能会变成“布置任务大会”,甚至有点隐性推销的味道。老师先是告诉家长,接下来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包括上公开课或者参加某项比赛。对此,我们是支持的。可是,因为要评比,校长就要求各个班级都要搞出新意。于是,老师开出一张清单,让家长照着购买所需物品。至于老师“推销”的所谓“最好读一读”的书,家长们考虑到要为老师捧场,大多当场购买。因此,每开完一次家长会,我都觉得好累。(刘慧珍)

  “家长沙龙”真不错

  女儿读高中了,一个班有几十个同学。高一时的第一次家长会上,年轻的班主任老师征询大家意见:这么多家长挤在一起开会,孩子情况不能了解得很清楚,何不分批召开“家长沙龙”?这样,大家可以根据工作安排,挑选最合适的一天来与老师沟通,还可以与其他家长交流一些经验。既然老师这样说,我们就同意了。

  我去的那天,家长来了十几位。大家围坐一圈,气氛比较轻松。“大家都是自愿选这一天来开家长沙龙的,我们老师绝没有把大家按学生成绩分级的意思。”班主任老师考虑得很周全,一开始就做了解释说明。接下来,她将每位同学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女老师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她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缺点,也没忽视他们的优点。一个调皮的男孩子学习成绩虽然差,但热心参与班级活动,热爱集体是他的长处。听她这么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松了一口气。

  我告诉老师,女儿不喜欢与同龄人交往,沉溺于动漫图书中。我们做家长的担心她的社交能力不够强。老师认真听完我的意见,请其他家长帮忙出了些主意。最后,她告诉我,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首先不要批评她逃避与人交往。要肯定她爱看书的优点,然后再慢慢引导她,多为她创造一些与人交往的机会。

  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家长会,我感觉不仅了解了孩子的在校情况,而且更深入地学到了一些与孩子相处的办法,受益匪浅。其实,哪个家长不知道孩子学习成绩应当更上层楼,要提高提高再提高?可是,如果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沟通,那么一个高分的孩子可能与你形同陌路,等出现了问题,有可能一切都悔之晚矣。所以,我希望能将家长会办成一个家长间交流、老师指导家长与孩子交流的平台,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巨志华)

  老师骂我我骂儿子

  儿子读初中了。因为工作忙,儿子的家长会都是由妻子去的。没想到,她开完家长会后脸色竟然大变:“儿子太皮,老师说他老是惹班里的同学。”“老师说他最近不认真做功课,还在课本上画动漫。”“老师说他欺负女同学。”……我提醒她:“儿子还是有许多优点的,怎么听你讲出来的竟然全是缺点了。”妻子顿了一下,“是家长会上,老师向我反映的情况。”

  儿子转过脸来看着我:“老爸,下次家长会你去好吗?”我只好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下来。

  前不久,我终于有幸参加了一次家长会。因为儿子已经初三,面临着中考的关口。这次家长会的气氛有些紧张。一进教室门,就看到黑板上用粉笔写着的倒计时——“距离中考还有100天”。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初中年代。找到儿子的座位坐下来后,因为很久没有坐这么硬的椅子,我还真不习惯。再看看桌子上摆着的资料,有儿子的几门课的测验试卷,还有班主任老师写给家长的话。

  终于,家长会开始了。先是情况通报,接着是老师告诉家长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班不是学校的重点班,要想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就一定要靠家长与学校联手,再抓得紧些。”“联手”这个词让我感觉不太好,好像要“对付”自己的儿子一样。接下来,老师就具体地对几乎每位同学的情况进行介绍,“某某同学学习态度认真。”“某某同学最近成绩提高很快”等等。可是,左等右等,也没听到儿子的名字,我不禁抬头看老师,是她忘了讲我儿子的情况吗?没想到,老师也盯着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无地自容,“你儿子的情况等一会儿我们单独详谈,你们家长再不能这样放纵孩子了,这是在‘害’他!”我感觉所有的家长都将目光转向了我,有同情的,有兴灾乐祸的,有不解的……我当时那个难受呀!

  老师接下来讲的话我几乎没听清,终于熬到会后单独面对老师了。我知道,该是老师告状的时候了。果然,她滔滔不绝又痛心疾首地陈述了儿子的种种“劣迹”,并一再“敲打”着我,家长要负起责任来,好像儿子不是我们亲生的,一直不管他一样。我不停地点头,不停地向老师表示:回去一定好好抓一抓儿子的成绩,不停地在心里暗骂儿子给我带来的耻辱,终于,到了老师允许回家的时候了,还不得不对老师那一句“我是为你儿子好,才说这么多的,要不然我才不管呢”表示感谢。

  回到家,我长舒一口气。“你老爸还没受过这种气,今天竟然被你们老师教训了一通。”我进门的第一句话就这样扔给了儿子。满肚子的火冲他发了过去,“你为什么不争气?”“你为什么不用功读书?”“考不进重点高中怎么办?”……忽然间,我发现自己就是当年父亲的翻版,于是,一下子泄了气,说不出话来。妻子拍拍我的背:“其实,我一直受的就是这样的气。”我们一起看着儿子,他低下头:“你们不是说我还有优点吗?除了成绩差点。”真的,儿子真的是有不少优点的。可在老师眼里,成绩差的他却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优点。在老师趾高气扬的批评声中,我感到了家长会的压力,“真的不想再参加这样的家长会了。”(梁辉)

  专家点评

  别把家长会当宣判会

  每到学校开家长会前夕,三方面都紧张:老师紧张地思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不得不说;学生比老师更紧张,他们在家里坐立不安,好学生猜想老师会不会继续表扬我,差生就怕老子回到家自己又挨一顿打;家长呢,其实最紧张,儿女是自己的心头肉,好坏都出自老师的嘴,面子也要,夹里也不能丢,真是去也难,不去也难。

  细想下来,这些紧张都是多余的,不就是一个“竞争机制”在里面捣鬼吗?不就是考试的指挥棒在挑动矛盾吗?脑袋里不要老绷着这根弦,你就不会自寻烦恼。

  家长会不是斗争会、批评会,更不是公审宣判大会。你的孩子顶多不过调皮一点,上课分心,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家长会也不是表彰会、授奖会、先进事迹报告会,你的孩子也不过是比别人用功一点、听话一点或者讨老师欢喜一点。撇开人与人之间无谓的攀比,干吗不把家长会当成是交流会呢?和老师交流一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与其他家长聊聊辅导孩子的经验方法,这样心情始终轻松愉快,你的思路也会因家长会而变得开阔起来。

  现在不是提倡“和谐社会”吗?请从开家长会开始。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