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献资料>> 领导讲话 >>正文
 
孟燕堃:提高承接妇女儿童公共事务的能力

  为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群众基础,去年市妇联党组提出了要提高妇联组织的三个能力,即引领能力、服务能力和承接能力。这三个能力,说到底就是形成妇联凝聚力的基础和支撑。引领是灵魂,是凝聚的目的;服务是途径,是凝聚的基础。承接,就其形式而言,是服务的重要方式。我们之所以将“承接”作为三大能力之一提出来,是因为在当前新形势下,增强妇联的承接能力是服务妇女群体、增强妇联凝聚力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强化妇联自身组织建设,提高妇联能级和能量的重要基础。而且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实践和经验。比如我们已经和正在进行的“百万家庭网上行”、就业创业培训、健康实事项目等等,都已经获得政府认可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承接是为服务妇女儿童发展寻求更有效的途径。急剧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带来了妇女群体的急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妇女内部分层、分化程度超过了两性发展的差距。各群体、各阶层妇女生存状况、发展要求各异,对政府、社会以及妇女组织的需求大量增加。各级妇联主动承接有关妇女儿童的社会公共事务,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务妇女儿童的规模和效应,也是妇联组织走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壮大自身组织实力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妇联能不能超越自我,走出一条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妇联的理念、机制、组织创新。抓住机遇,主动承接社会公共事务,在扩大服务妇女儿童规模和效应的同时,锻炼干部、增强自身实力,应该成为各级妇联理智的选择。

  各级妇联在承接社会公共事务中具有独到优势。这表现为,一是信誉优势。长期以来,各级妇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热心社会公益,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公信度。二是组织优势。妇联系统已经建立了极为难得的广覆盖组织网络体系,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渗透力和社会动员力、组织力,这对许多社会组织来讲,都是望尘莫及的。三是人才优势。通晓妇女儿童事务,善于社会协同、项目运作,有一支“身经百战、久经考验、能征善战、从不言败”的妇联干部队伍,如果再加上由她们所联系团结的热心社会公益的社会人士、志愿者队伍以及各具特色的团体会员,其能量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妇联应该、也有可能在承接有关妇女儿童的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