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上海女性人口是中国女性人口中颇具特色的群体之一,其人口状况、人口现象如生育率下降、老龄化等现象的出现,比全国约超前10年,无论在人口总量、人口构成、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婚姻和生育状况及平均预期寿命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上海女性人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女性人口总量稳步发展,占总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上海的女性人口如同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一样,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过程。历史上上海是个男多女少,性别比悬殊的地方。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经济发展,女性人口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327万人上升到1949年的228.05万人,百余年女性人口增加近7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至民国34年(1945年),各租界的女性人口皆呈上升趋势,但性别比仍然很悬殊。建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海女性人口经历了先升、略降后又回升的过程。1979年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50%,1980~1992年上海女性人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2年总量达639.40万人,但占总人口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为49.59%。1996年上海女性人口为646.5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57%。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趋向延长,1992年达77.91岁,比男性高3.88岁;1996年达78.21岁,比男性高4.14岁。
女性人口构成渐趋合理,生育率下降,人口出现负增长。从上海女性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看,少儿人口呈不规则的波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育龄妇女增幅趋于缩小,老年妇女呈增长趋势。从上海女性人口的文化构成状况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明显增加,中专、高中文化程度者绝对数增加,所占比重下降,初中文化程度者呈增长势头,小学文化程度者绝对数增加,比重下降,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下降。从女性在业人口的行、职业构成看,农业劳动者比重明显下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比重增加,已逐步适应上海现代化的需要。上海女性人口自建国初至1993年经历三个生育高峰,峰值逐次下降,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女性人口迁移率高、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快。上海历史上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但在开埠之前女性迁入人口少,性别比悬殊。民国18~25年女性人口迁移活动频繁,除个别年份外皆呈递增的趋势。建国后迁移量波动大,呈现出"三起三落"的波浪型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后女性人口迁移活动活跃,1990年迁入上海市的女性人口达290186人。建国40多年来,上海女性人口迁移的基本特点是"大迁入--大迁出--稳定迁入"的循环过程。随着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国际型功能的发挥,吸纳的女性人口越来越多,1993年流入女性人口达92.7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5.11%。
女性人口婚姻状况呈现新趋势。上海女性未婚人口集中在29岁以下,1982年后未婚女性人数逐渐减少。女性终身不婚率较稳定,且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女性人口平均初婚年龄逐年推迟,推迟速度高于全国,但近年来早婚现象有所上升。离婚率明显上升,提出离婚的女性人数1992年比1982年翻了二番。再婚、涉外婚姻皆呈上升趋向,超过了男性。
第一章总量
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为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性质所制约。上海女性人口总量及其变化反映了上海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也反映了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上海开埠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增加,从鸦片战争前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32.7万人上升到1949年的228.05万人。1979年女性人口为571.74万人,比1949年增长1.5倍。1996年上海女性人口达到646.57万人。
第一节解放前女性人口总量
一、开埠前
上海古代是一个荒凉渔村的海口,人口很少。元代后迅速发展为一个贸易性质的港口城市,南来北往的贩客构成了一支"五方杂处"的庞大的海员、商贾队伍。但当时的外来人口大多不能携眷同来,因而,上海在历史上是女性人口较少、性别比悬殊的地方。同时,由于封建时代"税从丁出",户口调查中往往只计户数,注重男丁,女性常被忽略,因而所查的女性人口数,既不完全可靠,也不完全可比。
从《松江府志》、《嘉定县志》、《崇明县志》、《宝山县志》的赋役、户口、食货等提供的编年资料,可查考唐天宝十年(751年)开始的上海户数和人口数,但不分性别。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松江府的华亭县、上海县才有了断断续续的女性人口统计数,从这些大约数字中,可大致看出有关时期的女性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性别比不断升高。
二、开埠后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进程,也为上海提供了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使上海很快成为全国以至东亚的经济中心,其人口出现特殊的高速度发展。女性人口也从鸦片战争前清嘉庆二十一年的32.7万人上升到1949年的228.05万人,百余年间女性人口增加近7倍。
清道光二十三年,上海开辟为商埠,各国殖民者纷纷在上海设立租界。至民国34年(1945年),上海一直是由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三部分组成。
这一时期,上海不同地区的女性人口皆呈上升趋势,而租界女性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华界",这与近代上海的发展不无关系。当时租界比"华界"繁荣,帝国主义在华开办的洋行、工厂、企业等主要集中在租界内,中国的达官贵人、资本家、商人等也多居住在租界。租界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下层的劳动人民,因而租界人口增长快,女性人口虽也相应增长,但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清同治九年(1870年)和清光绪二年(1876年),公共租界的男女性别比曾达到290和297。
第二节解放后女性人口总量
一、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1949~1979年)
1949年末上海女性人口为228.05万人,1979年末为571.74万人,较1949年增长1.5倍。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49年末为45.35%,1979年末为50.50%。建国后,除1950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五年的女性人口总数较上年略有减少外,其余各年都呈增长趋势。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30年中,上海女性人口总数变化的波动幅度较大。按各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1959年的高速增长阶段。1950~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上海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人口的增长。1953~1959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上海许多重点项目上马,需要大批劳动力,附近的江苏、浙江两省大批人口携眷流入上海;同时,解放后上海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生育,部分原先单身在沪谋生的职工,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也将家属迁来建立家庭。再加上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女性死亡率大大下降;因而,出现了女性人口高速增长的状况。女性人口自1949年的228.05万人增加到1959年的508.91万人,共计净增280.86万人,其中增长最快的是1959年,1959年比1958年净增143.56万人。
第二阶段为1960~1969年的缓慢增长阶段。1960~1962年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总产值有所下降,政府着手制定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进城的政策,同时极力动员原农村人口返回乡村。因而全市人口平均增长率下降,女性人口也增长缓慢。自1960年的522.64万人增加到1969年的551.34万人,共计仅净增28.7万人,且每年增长的幅度较小。
第三阶段为1970~1979年女性人口数减少又回升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上海仍然坚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低,同时,在"文化大革命"中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使大批干部、工人、知青迁往农村;1979年后"上山下乡"的人口又大批回城,因而这阶段女性人口数出现减少又回升的状况。1979年
女性人口达571.74万人,比1969年的551.34万人净增20.4万人。
这一时期上海女性人口经历了先升、略降后又回升的过程,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自1949年的45.35%,上升至1978年的最高点50.59%,又降至1979年的50.50%。
二、80年代初到90年代(1980~1996年)
1980~1990年十年中,上海经历了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由于进入婚育期的妇女人数猛增,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出现较大回升。数据表明,对人口出生率影响较大的上海育龄妇女人数,由1982年的345.60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365余万人,增长近5.6%,因而这阶段女性人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84年突破600万大关,达602.19万人,比1979年的571.74万人,净增了30.45万人。而后,上海女性人口仍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1990年总量达到636.22万人。但是,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逐年下降,自1979年的50.50%,下降为1990年的49.57%;男女性别比逐年上升,自1979年的98.02上升至1990年的101.71。1996年,上海女性人口为646.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57%,男女性别比为101.75。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多功能中心城市,辐射力强,吸引力大,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流入的女性人口数量之多,增速之快,居全国各城市之首。相对而言,迁移、流动进入上海的人口男性超过女性,因而,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上海女性人口虽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呈逐年下降的状况。第三节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一、基本情况
1.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
1951~1996年,上海男女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双方的差距在3岁左右。80年代后差距继续拉大,1981年全市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高4.6岁,1990年差距达到4.92岁。至1996年,上海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8.21岁。
从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的幅度看,50年代上海男女平均预期寿命都显著上升,但女性从1962年开始即已超过70岁,男性则从1969年才开始进入70岁的平均预期寿命。1951~1960年,上海市区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女性增加了21.9岁,男性增加了23.1岁,平均每年递增2.2~2.3岁。60年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开始减速。1960~196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6.1岁,男性延长了5.8岁。70年代速度更慢,1970~1980年,女性又延长了1.4岁,男性延长了1.8岁。80年代增加速度略高于70年代,女性增加了2.36岁,男性增加了2.04岁。
从死亡率看,1960年以前,普通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死亡率性别比是94~95;1961年以后,男性死亡率一直高于女性,死亡率性别比是100~105。1973~1982年,市区男性死亡率为6.71%,女性为6.43%,死亡率性别比是104。1989~1990年上半年,全市男性死亡人数共有45935人,女性死亡人数共有42449人,死亡人数性别比是108.21。
从年龄组死亡率的性别差异看,1951年上海各年龄组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是:婴幼儿组(0~4岁)死亡率男女相近,儿童组(5~9岁)及青年组(10~29岁)女性高于男性,中年以上各年龄组上的死亡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据1990年上海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89年上海各年龄组死亡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
此外,死亡人口年龄结构上的性别差异,除70岁及以上年龄组外,其他各年龄组的男性死亡比重都相对大于女性。
2.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比较
市区与郊区相比较,1975年市区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均超过郊县。至1980年,市区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仍超过郊县2.87岁,但市区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比郊县女性低0.5岁。1982年,市郊差距稍有缩小,市区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超过郊县男性2.49岁,市区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仍低于郊县女性0.19岁。
与全国相比,上海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也是高的。从世界范围看,上海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3.影响上海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原因
50年代初,影响上海男女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主要原因都是传染病,女性因传染病死亡而损失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多,达15.87岁,男性是12.92岁。到80年代初,上海女性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已起了很大变化,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而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急剧上升。
二、百岁女寿星
根据上海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国共有百岁寿星3053人,上海只有一位女寿星。1964年第二次普查时,全国共有寿星4900人,其中华东地区共有168人,而上海却无一人。1982年第三次普查时,全国寿星共有3851人,上海有20人,其中女寿星有17人,占85%,男寿星只有3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海79位百岁寿星中,女性占了72位,男性只有7位,男女比例为1∶10。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尊老、助老社会氛围的逐渐形成,为上海老年人长寿提供了法律和道理方面的保证,上海的百岁老人越来越多。
1996年,上海已有170位百岁寿星,其中女性142人,占83.5%。
从年龄看,1982年女寿星平均年龄101.41岁,男寿星是100.33岁,女寿星平均年龄高于男寿星。1990年男寿星平均年龄提高到101.43岁,高于女寿星100.95岁的平均年龄。
从文化程度看,1982年的20位寿星中,男寿星的文盲率为33.33%,女寿星的文盲率高达88.24%。1990年,男寿星的文盲率为28.6%,女寿星的文盲率为87.5%,女寿星文化程度远远低于男性。
从婚姻、生育和健康状况看,1990年上海72位女寿星中,只有1人是终身未婚。女寿星的平均初婚年龄是19.4岁,在15~20岁结婚的占71.8%。在结过婚的女寿星中,有3人未有生育。在有生育的女寿星中,平均生育子女数4.6人。
1990年79位寿星中,约有一半身体基本健康,比例是51.9%;女寿星的健康状况不如男寿星。男寿星除1人耳聋外,其余基本健康,而女寿星只有47.2%身体基本健康。从市郊看,市区寿星健康状况比郊县好,市区有71.7%的老人能生活自理,郊县只有55.8%。全部丧失自我料理能力,完全需他人照顾的,市区有28.9%,郊县有44.4%。
第二章构成
人口构成主要包括人口的民族构成、年龄构成、文化构成和行职业构成等。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历史悠久,明正德《松江县志》中已有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松江府少数民族人口的记载。至1951年,全市少数民族族别有11个,其中回族人口数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4.11%,为17380人,其中女性8451人,占48.62%。1964年,全市少数民族族别有31个,人口数为43591人(不包括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及其他未识别民族的人口,下同),其中女性21976人,占50.41%。1982年,全市少数民族族别有39个,人口数为49748人,其中女性25293人,占50.84%。1990年,全市少数民族族别为44个,人口数为62171人,其中女性30802人,占49.54%。
第一节女性人口年龄构成
一、少年儿童人口
少年儿童人口指不满16周岁的人口总数。上海的女性少年儿童人口数解放以来呈不规则波动状况。据上海市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64年比1953年增加1312573人,增加1.3倍;1982年比1964年减少1215010人,为1964年的48%;1990年比1982年增加130091人,是1982年的1.1倍。按年平均计算,1953~1964年,平均每年增加女性少年儿童119325人;1964~1982年,平均每年减少女性少年儿童67501人;1982~1990年,平均每年增加女性少年儿童16261人。女性少年儿童在女性人口总数中的比重,四次人口普查间呈不规则的变动。1953年为35.1%,1964年为42.7%,1982年为18.7%,1990年为19.0%。
上海女性少年儿童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以1964年为最高,1982年降至最低点,1990年略回升。出现这种不规则变动的原因主要是受上海生育政策和生育峰期的影响。50年代及随后一段时期,上海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因此出生人数较多,少年儿童在人口总数中的比重较高。60年代中期以后,上海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数逐渐减少,70年代末达最低点,而前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已开始进入劳动年龄,因而1982年人口普查时少年儿童的比重最低。此后出生人口略有回升,女性少年儿童在女性总人口中的比重也略有提高,但幅度极小。
二、劳动年龄人口
上海女性劳动年龄人口(16~54岁)总数自解放以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上海市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64年比1953年增881293人;1982年比1964年增1227836人;1990年比1982年增114736人。按年平均计算,则上海女性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幅趋于缩小。1953~1964年,平均每年增加80118人;1964~1982年,平均每年增加68213人;1982~1990年,平均每年增加14342人。上海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在女性总人口中的比重,则不规则地呈波浪形波动。在四次人口普查中,以1982年为最高,达63.2%;以1964年为最低,占46.5%;1953年和1990年分别占57.2%和59.3%。原因在于60年代末至第三次人口普查期间上海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上海每年出生人数持续下降,而解放初期至60年代初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都已进入劳动年龄,二者共同作用使1982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达到最高点。而解放初至第二次人口普查间上海经历了两个人口出生高峰,出生人数持续猛增,又都未达到劳动年龄,所以1964年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最低。
三、育龄妇女
育龄妇女一般指15~49岁的女性。据上海市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上海育龄妇女1964年比1953年增843423人;1982年比1964年增1026804人;1989年比1981年增171610人。按年均计算,则上海育龄妇女总数的增幅呈缩小趋势。1953~1964年,平均每年增加76675人;1964~1982年,平均每年增加57045人;1981~1989年,平均每年增加21451人。育龄妇女在上海女性人口总数中的比重,在四次人口普查间呈不规则的上下波动。育龄妇女所占比重最高的是1982年,达58.1%;最低的是1964年,占44.6%;1953年和1990年分别占55.0%和55.5%。其原因同样是由于生育峰期的影响。
四、老年妇女
上海老年妇女总数解放以来呈增长的趋势。如以60岁为老年妇女的起点年龄,据上海市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上海老年妇女人口总数1964年比1953年增加258329人;1982年比1964年增加366757人;1990年比1982年增加271927人。按年平均计算,则上海老年妇女的增长幅度呈高、低、高趋势,且后者大于前者的速度增长。1953~1964年,上海平均每年增加老年妇女23484人;1964~1982年,平均每年增加20375人;1982~1990年,平均每年增加33990人。上海老年妇女在女性人口总数中的比重,解放以来一直呈增加趋势。1953年老年妇女占女性人口总数的4.9%,1964年占7.3%,1982年占12.9%,1990年占15.9%。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环境和生育政策的变化。解放初期,上海同全国一样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从50年代初期直至60年代中期,上海人口总体的年龄结构一直属于典型的年轻类型,每年十几万女婴的出生,使老年妇女在女性人口总体中所占比重较低。从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而导致全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1982年人口普查时,老年妇女在女性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12.9%,开始步入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80年代,上海老年妇女在女性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上升到15.9%。
五、人口年龄结构趋向
解放后,上海市女性人口的年龄结构总趋向是:(1)0~15岁女性少年儿童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0~4岁组则始终呈下降趋势,即1953年占女性人口总数的17.0%,1964年占12.1%,1982年占6.4%,1990年占6.3%。(2)15~49岁育龄妇女的比重呈高、低、高、低的波浪式波动,其中15~19岁组则始终呈下降趋势,即1953年占女性人口总数的9.08%,1964年占8.60%,1982年占8.59%,1990年占5.27%。(3)16~54岁的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与育龄妇女趋势相同。(4)60岁以上老年妇女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女性人口平均年龄趋于提高,1953年为24.77岁,1964年为25.60岁,1982年为33.55岁,1990年为35.67岁。
第二节女性人口文化构成
一、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上海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人口,在上海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女性人口总数中的比重,1982~1990年间呈增长的趋势。
1990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人口的总人数增加161425人,8年间增长136%。其中市区增加154281人,增长153%;郊县增加7144人,增长40%。原因主要有:上海在改革开放中文化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上海区县行政区划变动,市区范围扩大,郊县范围缩小,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市郊结合部划入市区;不同生育峰期对各文化层次女性人口在年龄和数量上的影响。具有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女性人口变化的原因大致相同。
二、中专、高中文化程度
1990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具有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女性人口的总人数增加75227人,但在各种文化程度女性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却减少2.5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增加109682人,增长12.8%;郊县减少34455人,下降12.3%。
三、初中文化程度
1990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女性人口数增加426636人,8年间增长29.4%,在各种文化程度女性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也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增加328292人,增长39.8%;郊县增加98344人,增长15.7%。但郊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女性,在上海各种文化程度女性人口总数中的比重,1990年却比1982年减少0.18个百分点。
四、小学文化程度
1990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女性人口的人数增加44072人,但在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女性人口总数中的比重却下降4.1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增长106519人,增长17.7%;郊县减少62447人,下降7.6%。
五、文盲、半文盲
1990年与1982年相比,女性人口中文盲、半文盲者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8.0%和22.5%,8年间下降了4.5个百分点,下降趋势显而易见。
第三节女性人口行职业构成
一、在业人口状况
上海女性在业人口指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1990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女性在业人口总数增加168789人,但在全市在业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增长23.4%;郊县下降11.6%。变动的主要原因在于上海劳动年龄女性人口的增加、市区和郊区间行政区划的变动以及外来女性就业人口的进入。
二、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根据1982年上海市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上海女性在业人口的行业类别为15类。
根据1990年上海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上海女性在业人口的行业类别为13类。
上海女性人口最集中的行业是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1990年与1982年相比,虽然由于行业分类稍有差别,但女性在业人口在行业间的变动趋向还是十分明显的。变动最大的是女性在业人口总数中,从事农业的女性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从事工业和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的女性人口所占比重增加。8年间,农、林、牧、渔、水利业中的女性比重减少了16.5个百分点;工业中的女性比重增加了10.1个百分点;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中的女性比重增加了2.4个百分点;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中的女性比重也增加了2个百分点。女性在其余各行业中就业者占女性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除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减少0.4个百分点外,都有程度不等的增加,但幅度较小。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
三、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根据1982、1990年上海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上海女性在业人口的职业分8类。1990年与1982年相比,变化最大的是农、林、牧、渔劳动者,其在女性在业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下降了14.9个百分点;其次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其在女性在业人口总数中的比重分别增加了4.3和4.1个百分点,商业工作人员和服务性工作人员在女性在业人口总数中的比重分别增加了2.4和2.2个百分点;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在女性在业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增加了1.7个百分点;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女性在业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也增加了0.3个百分点。原因主要在于上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女性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女性提供了职业变动的环境和条件,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走上了各种职业岗位。
四、不在业人口状况
上海女性不在业人口是指15周岁及以上的不在业人口,包括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待升学者、待分配者、市镇待业、退休退职及其他人员。1982年上海女性不在业人口总数为1392160人,占不在业人口总数的61.4%,其中市区1045886人,占女性不在业人口的75.1%;郊县346274人,占女性不在业人口的24.9%。
1990年上海女性不在业人口总数为1671977人,占不在业人口总数的58.6%。其中市区1239787人,占女性不在业人口的74.2%;郊县432190人,占女性不在业人口的25.8%。
1990年与1982年相比,女性不在业人口总数增加279817人,增长20.10%,在不在业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下降2.8%。其中市区不在业女性人口增加18.5%;郊县增加24.8%。不在业女性人口的不在业原因构成中,1982到1990年变化较大的是:退休退职女性和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在女性不在业人口中的比重分别各下降2.5个百分点;在校女学生在女性不在业人口中的比重增加1.9个百分点;市镇待业女性在女性不在业人口中的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丧失工作能力的女性在女性不在业人口中的比重1982年没有列出,1990年占7.5个百分点。
第三章迁移和流动
根据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对74个城镇人口迁移情况的调查,以及上海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等,可看出上海历年女性人口迁移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上海开埠前女性迁入人口不多,开埠后女性迁入人口逐渐增加。解放后,上海的人口变动,包括女性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都进入一个新阶段,上海女性人口移动量呈现波浪型发展。
第一节女性人口迁移
一、解放前
上海在开埠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虽有南来北往的船商和贩客云集上海,但因当时不便携带家属,女性迁入人口不多。开埠后,上海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门户。随着对外航运贸易的骤增,女性迁入人口逐渐增多。民国18~25年(1929~1936年),上海女性人口的迁移活动已十分频繁,8年间共迁入女性人口126.4万人,迁出女性人口84.98万人,净迁入女性人口41.42万人;无论迁入和迁出,除个别年份外皆呈递增的趋势。
外地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最多的年份为民国24年,人数高达21.9余万人,迁出的女性人口也高达19.9万余人,净迁入2万余人。
净迁入女性人口最高的年份为民国21年,达11.9万余人。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的地域构成与男性人口相同,以江浙两省的人为最多,约占迁入总人数的3/4。广东离上海虽远,但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也不少,占迁入总人数的第三位。原因在于广东省是传统的对外贸易基地,外商洋行中的买办很大一部分是广东人。随着上海开埠通商,外商洋行纷纷到上海设号营业,大量广东籍的买办和商人携带家属乃至同乡亲友的姐妹进入上海定居。
二、解放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人口变动,包括女性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各年的女性人口的定居性迁移,即以改变常住户口登记为标志的人口移动量波动比较大,呈现"三起三落"的波浪型发展的曲线,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950~1957年为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迁入;许多单身职工把留居外地的家属接来上海定居,形成一股很大的迁入人流。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对定居性的人口迁移没有实行控制的政策,因而人口迁移(包括女性人口迁移)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形势好时大量迁入,经济调整时期又大批迁出。这一时期全国156项重点项目上马,各地极需技术力量,上海承担了支援外地建设的重要任务,动员一批技术人员至东北三省支援建设,其中有不少女技术人员及其家属。1950~1957年,共迁入女性人口231万人,迁出女性人口164.8万人,净迁入女性人口66.2万人,是迁入人口性别比最低,迁入女性比迁入男性多的阶段。
1958~1967年为第二阶段。自1958年起,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人口"的政策,加强了对城市人口迁移的管理和控制,同时继续抽调职工及其家属支援外地建设。1958~1960年上海进行第二次工业改组,把一些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适宜在外地发展,而上海生产能力又有剩余的272家工厂外迁,并疏散闲散居民。1961~1962年精简职工,动员他(她)们回乡支农。1963~1965年组织学生和社会青年支援边疆建设。这样就使该阶段出现了持续的、较大规模的外迁人流。十年中除1959、1967年为净迁入年份外,其余八年皆为净迁出年份。累计十年共迁入女性人口65.90万人,迁出女性人口115.06万人,净迁出女性人口49.16万人。
1968~1977年为第三阶段。1968年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出现了一些异常的人口迁移现象,女性人口迁移也表现为迁出人数多于迁入人数。这是上海女性人口第二次大迁出时期。大批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批女干部下放农村,都是导致迁出人数增加的原因。根据上海市劳动局社会劳动力管理处的统计,1968~1976年上海共迁出女知识青年25.19万人,其中上海市区迁出女知识青年23.40万人,占92.92%。此外还有一批女职工支援"三线"建设,至安徽、江西、山东等省落户。累计十年间共迁出女性人口95.06万人,迁入女性人口50.70万人,净迁出44.36万人。迁出者的平均年龄为23.67岁。
1978~1986年为第四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上海经济形势的好转和社会的稳定,女性人口呈现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的趋势。这阶段,上海人口市外迁移类型,由行政鼓动和组织迁移转变为政策指导下的个人自愿迁移,许多知识青年按政策返沪。1978~1980年,返沪女知识青年共20余万人,其中以1979年知识青年返沪最多,导致该年上海净迁入女性人口10.49万人。1978年底开始实行"子女顶替"政策后,退休职工返回外省原籍,子女顶替。据统计,1978年10月~1981年12月,以"子女顶替"形式迁入上海的女知识青年有4.93万人。以后几年迁入的女性人口逐年增多,1985年达7.12万人,1986年增为7.92万人。1978~1986年,共计迁入女性人口95万人,迁出女性人口48.63万人,净迁入女性人口46.37万人。在这批女性迁移人口中,工作调动型、学习型占比重较高,各种类型社会经济人口都占有一定比重,与五六十年代相比,传统的投亲型、随迁型迁移量有所下降。
1987年以后为第五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商品经济的发展,上海人口迁移活动越趋频繁,规模扩大。根据上海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为290186人。迁入市区192481人,其中迁入杨浦区的最多,为27457人,其次迁入宝山区为25922人,迁入卢湾区的最少,为7323人;迁入郊县的女性人口为97705人,其中迁入上海县的最多,为18653人,迁入川沙县的次之,为16244人,迁入青浦县最少,为5411人。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以经济型为主,占总数的43.34%,其中务工经商者高达69503人,占迁入女性人口总数的23.95%,工作调动占15.49%;社会型次之,占迁入女性人口总数的35.18%;学习培训占第三位,迁入女性人口41637人,占迁入女性人口总数的14.30%。此外,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主要来自华东地区,其次来自西北与华北。其中乡村人口居多。
第二节女性人口流动
一、规模
根据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与上海公安局户政处1984、1985、1986年的合作调查,以及1988、1993年各有关部门的联合调查数据,上海市区流入的女性人口总量分别为:1984年8月10日为23.8万人;1985年9月12日增至36.63万人;1986年8月27日调查时点(指调查人口总量的某个特定时点)正值17号台风袭经上海,流动人口的总量、客流量皆受影响,上海市区流入的女性人口总量仍为36.7万人;1988年上海经济逐步进入治理整顿阶段,但10月20日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仍达41.11万人;1993年12月10日,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总量为92.73万人,其中流入市区41.25万人,流入郊县51.48万人,流入郊县的超过市区;其中浦东新区接纳的女性流入人口近10万人,闵行区的外来女性人口达6万之众。
二、来源地及滞留时间
在上海流入女性人口的来源地中,江苏、浙江两省历来占有显著地位。80年代后,随着上海同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一系列社会联系的日益扩大和加强,上海流入女性人口来源地也出现了"多源化"趋势。毗邻上海的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省来沪人员最多,来自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女性人口也不断增多。
以往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除投亲靠友、离休退休外,多数人仅作短期的逗留,改革开放后,则滞留时间趋向延长。据调查,在沪滞留1~5年的,1985年占27.2%,1988年上升为31.8%;1993年,居住4天至1年的占69%,居住1年及1年以上的占28.5%。
三、文化构成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原因,流入上海的女性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低于男性。据1993年调查资料,上海流入女性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数与同期男性流入人口相比,高出约9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很低,主要集中于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比例最高,达43.3%。
四、行职业构成
上海流入女性人口的行职业构成,遍及全市的各行各业,大体可分为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文化型。从事的工种有纺织、环卫、裁剪、饮食服务、保姆、厨师、勤杂等等。其中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数占首位,并呈上升趋势。1984年流入的女性人口中,探亲访友、因病就医的占首位,为43.7%,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仅占12.3%;1988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女性流入人口已达45.2%;1993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女性流入人口高达71.8%,探亲、访友、治病者的比例大大下降。如浦东六团玩具厂,1994年全厂职工1100人,其中外来女性人口达800人,占职工总数的72.72%。这些女性人口的到来,对沟通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上海工业、乡镇企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起了积级作用。
五、年龄及婚姻
根据1993年上海市第五次流动人口调查,上海女性流入人口中,少儿组与老年组所占比例低,而经济活动人口(15~59岁)所占比例高达83.67%。其中20~24岁组人数最多,约占女性流入人口的23.9%,而且女性未婚的比重高,占35.6%,略高于总体34.2%的比例。
另据1994年浦东新区115份问卷调查,流入女性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2岁左右,最小17岁,最大29岁。闵行区流入女性人口中,30岁以下的占90%,未婚女性约占2/3。
流入女性人口在上海求职、谋生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求偶也成了现实和迫切的问题。统计显示:在上海与外来妹婚配的男子中,30岁以上的占71.10%,男方丧偶或离婚的占13.24%;男女双方间年龄相差5岁以上、10岁以下的占54%,相差10岁以上的占24.78%,相差最大的为20岁。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1993~1994年6月,在上海郊区安家落户的外来女性人口有3870人。
另据调查,外来女性人口中,在上海建立家庭,夫妻和睦相处的占总数的72%左右;有的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未婚先孕、插足他人家庭等。
第四章婚姻和生育
根据上海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5岁及以上女性婚龄人口共535.0247万人,比男性略少。女性婚龄人口中,未婚人口占13.61%,有配偶人口占75.23%,丧偶人口占10.22%,离婚人口占0.95%。
第一节女性人口婚姻状况
一、未婚人口
1.基本状况
女性未婚人口主要集中在15~29岁年龄组,这组未婚女性占同龄女性人口的48.24%,占全部女性未婚人口的92.69%。
1982年后上海女性未婚人口数量减少。1982年普查时,未婚女性有131.31万人,占全部女性婚龄人口的26.79%;1990年普查时,未婚女性有72.82万人,占女性婚龄人口的13.61%,下降幅度近50%。主要原因在于1982年15~19岁年龄组上有50.94万未婚女青年,到1990年时正好进入23~27岁年龄组的女性结婚高峰期。
未婚人口中女性少于男性,而且差距在扩大。
2.大龄未婚女青年状况
上海大龄(30~39岁)未婚青年中女性少于男性。
大龄未婚青年中,女性的文化程度、职业构成优于男性。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大龄未婚青年中,女性比重有16.13%,而男性只有8.54%,加上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大龄未婚青年,女性比重达到57.52%,而男性只有47.97%。
职业构成方面,大龄未婚女青年中人数最多的是生产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比重为45.91%,而男性中的这个比重达到64.19%;大龄未婚女青年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比重共有34.27%,男性的相应比重只有22.23%。有相当一部分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婚姻滞后,其比重达21.68%,比男性的相应比重多了将近15个百分点。
3.终身不婚女性人口状况
根据上海市第三次和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上海妇女的终身不婚率(年过50岁的妇女人数和其中未婚人数之比)较稳定,1982年为6.10‰,1990年为5.06‰。而男性的终身不婚率,1982年为9.80‰,1990年又增加到10.93‰。上海妇女的不婚率低于全国水平。上海女性的文化程度越高,其不婚率也越高。
二、有配偶人口
1.结婚率
结婚率为一定时期内的结婚人数和同时期的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它表明每千人中结婚人数的比例。
1976~1981年上海的结婚率直线上升,1981年达到最高峰,从1980年的29.20‰跃到48.20‰。这是由于当时上山下乡的知青大批返城,结婚人口相对增多;1981年新《婚姻法》的贯彻执行,改变了部分郊县地区青年男女结婚不到民政部门登记的习惯。从1987年开始,结婚率逐步下降,到1995年降到12.92‰,低于1976年的水平。
上海的结婚率与全国相比波动显著。1986年后,全国人口结婚率一直稳定在16~17‰之间,而上海的结婚率从1987年起显著下降,1992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3年起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6年再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
上海的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逐年推迟,而且推迟程度超过全国水平。至1988年,上海的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6岁,比全国22.8岁高3.2岁。
3.有配偶的女性人口状况
1982年,男性有配偶率略高于女性,而女性有配偶人口总数超出男性4.6万人;1990年情况正相反,虽然女性有配偶率比男性高1.2个百分点,而女性有配偶人口总数比男性少9.1万人。
1990年15~44岁年龄组中,女性有配偶人口占同龄人口比重都高于男性;从45岁开始,男性有配偶人口占同龄人口的比重都高于女性。45岁以后,有配偶人口在同龄人口所占比重都逐步下降,尤其65岁以后老年女性中的降幅尤其显著。女性有配偶人口在同龄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峰值位于35~39岁年龄组,而男性则推迟10岁,位于45~49岁年龄组。
此外,女性有配偶人口中的早婚现象有上升趋势。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22岁,女性20岁。1982年,15~19岁年龄组早婚女性占同龄人口的0.29%,1990年则上升到0.76%。文化程度越低,早婚人数越多。1990年,早婚女性共有2615人,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502人,占95.68%。
三、丧偶人口
上海的女性丧偶人口多于男性。1982年,全市丧偶人口总数651211人,其中女性占79.64%,男性占20.36%。1990年,全市丧偶人口总数695265人,其中女性占78.61%,男性占21.39%。女性丧偶人口是男性的近4倍。
15~24岁年龄组上,两性丧偶人口的比重都极小,因此差别也微不足道,在以后各年龄组中,女性丧偶人口的比重都明显高于男性,而且随着年龄组的提高,差距也越来越大。1990年,60岁以上老人中,男女丧偶比相差近30个百分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丧偶人口性别比只有26.07,而65岁以上的老年妇女中寡妇人数超过半数。主要原因在于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一般低于女性。
四、离婚人口
1.离婚率
离婚率指一定时期内的离婚人数和同时期的年平均人口数之比。1982年后,上海的离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从1985年后,差距逐渐拉大,全国的离婚率相对来说上升比较平缓。1992年上海的离婚率与1982年相比,11年间翻了二番。
2.女性离婚人口状况
上海女性的离婚率高于男性。1990年,男性离婚人口数量超过女性,但女性离婚人口占女性婚龄人口的比重仍高于男性0.3个百分点。女性离婚人数最多的位于35~39岁年龄组,其离婚率高达12.28‰。女性离婚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70.6%,高中、中专共占23.19%,大学文化程度占6.08%。从职业构成看,比重最大的是生产、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占43.70%,其次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性工作人员,分别占16.76%和15.64%。
五、再婚人口
上海女性中离婚以及丧偶后再婚的人数,80年代中期以后逐年上升,并且显示出女性超过男性的趋向。
六、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是涉及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建立婚姻关系的统称(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婚姻,在主体上无涉外因素,但同内地公民婚姻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据统计,80年代后上海的涉外婚姻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89年后,更有显著增长。1997年达到3839对。1983~1992年,上海的涉外婚姻增长了277.40%,其中国内公民一方为女性的是男性的9倍多。10年间上海涉外婚姻中的国内公民共11362人,其中女性10247人,占90.19%,男性只占9.81%。
从全国范围看,80年代以来涉外婚姻也显著增长,上海的涉外婚姻总数位于广东、福建两大侨乡之后,在全国居第三位,1989年占全国总量的4.7%,1990年占全国总量的5.66%。
另据统计,1990年上海涉外婚姻中,境外公民共1345人,其中港澳同胞448人、台胞65人、华侨198人、外籍华人195人,共占67.36%。
第二节女性人口生育状况
上海女性人口的生育,近半个世纪历经三个高峰后又转入低谷,直至人口负增长。上海女性的生育态度和行为,随社会经济、生育政策的转变而发展,在全国率先使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上海解放初期同全国一样实行鼓励生育政策,规定生育5个子女以上的夫妻可享受多子女补助金,以人头计口粮等。1953年还规定患严重疾病或剖腹生二次以上,或年满35岁有亲生子女6人,再生育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方准施行节育手术;规定患有严重疾病,生育会危害母体健康的,方准人工流产。从50年代中期起,上海取消对节育的限制,开始提倡有计划生育。1963年开始先后在各区县成立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提倡一对夫妇最多生育三胎。1973年宣传"晚、稀、少",即提倡晚婚,第一、二胎间间隔四年,少生第三胎。后提倡每对夫妇最多生两胎,每胎间隔四年。1979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对独生子女实行优待。
一、出生率
上海的人口出生率(指某年平均每一千人口中的活产婴儿数)解放后经历了三个高峰。一是解放初期,出生率最高年份是1954年,达52.7‰,1957年起逐步下降,出生率最低年份是1961年,为22.4‰。二是60年代初期,经过1961年生育低谷后,1962年起出生率一度回升,出生率最高年份是1963年,为30.3‰,但回升时间不长,峰值也低,1964年就降到20.6‰。此后持续下降,虽在60年代末期有过回升,但回升幅度极小,接着在70年代初又开始下降,到1974年,达到谷底为9.2‰。三是80年代初期,经过1974年的低谷后,1975年起出生率开始缓慢回升,1982年达最高点,为18.5‰,但1983年起又开始下降。此后虽在1986、1987年有小幅度回升,但升幅小,时间短,1988年后又持续下降,到1993年降至6.5‰,同时人口出现负增长。与全国相比,上海50年代的人口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62年后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
上海出生人口的性别构成也一直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出生人口总数中女性所占比重上升,性别比比值下降。如以女性出生人口为100,那么其与男性出生人口之比的比值,在1982年为107.76,到1990年降为103.67,到1996年降为102.93。
三、育龄妇女生育率
上海育龄妇女生育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的活婴数与全体育龄妇女人数之比)50年代初期同出生率一样很高,50年代后期起与出生率同步下降,并于1974年达到最低点32‰。1975年后,上海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变动幅度没有出生率变动大。在出生率上升到又一个高峰的80年代初期,育龄妇女生育率在1981年也升至54‰。此后在出生率再次下降的过程中,育龄妇女生育率也趋下降,1989年又降至41‰。1974~1981年,上海的人口出生率上升83%,育龄妇女生育率上升69%。1981~1989年,上海的人口出生率下降26%,育龄妇女生育率下降24%。
从上海城乡看,50年代至70年代,市区与郊县的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至80年代,市区和郊县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出现了相反的变化。与市区相比,郊县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变动特点是,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中期的回升幅度都比较大,1981年郊县的育龄妇女生育率为66.8‰,远高于市区的41.0‰。1981~1990年,市区的育龄妇女生育率从41.0‰上升为43.41‰,上升了5.6%;郊县的育龄妇女生育率却从66.81‰下降到38.7‰,下降了72.6%。1981、1989年,育龄妇女中各年龄组生育妇女占生育妇女总数的比重在市区和郊县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989年与1981年相比,上海全市妇女的生育年龄都有所前移,但市区和郊县并不同步。市区生育妇女人数一直以25~29岁年龄组为最多;而郊县生育妇女中,其人数最多的年龄组已从1981年的在25~29岁前移到20~24岁,并且该年龄组占了生育妇女总数的2/3强。
与全国相比,上海的育龄妇女生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下降幅度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81年,全国育龄妇女生育率为83.3‰,上海为54.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3.4%;1989年全国育龄妇女生育率为79.5‰,上海为4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3.9%。在1981~1989年间,全国平均水平的育龄妇女生育率下降4.8%,上海下降32.4%。
四、总和生育率
上海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指一定时期,如某年,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建国后趋于下降,50年代为5.22,60年代为2.83,70年代为1.45,80年代为1.2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上海全市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2,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为1.33,中间虽有波动,但在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基本持平。80年代,市区和郊县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差别较大。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市区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07,郊县为1.76,郊县比市区高64.5%;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市区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上升为1.31,郊县下降为1.18,市区比郊县高11%。
与全国相比,上海在各年代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下降幅度在前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近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造成上海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变化,首先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次,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上海妇女平均初婚年龄逐步提高。1955~1959年上海平均初婚年龄为21.5岁,1965~1969年提高到23.2岁,1975~1979年提高到25.1岁。这样不仅缩短了生育期,对减少妊娠数及生育数起积极作用,而且使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下降。此外,文化和职业也是影响上海生育水平变动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生育数越少,在1981年上海市区已婚育龄妇女中,大学文化程度者平均生育数为1.51,高中为1.67,初中为1.87,高小为2.01,初小为2.15,文盲为2.44。农民的生育率一般高于其他各种职业,上海实际务农者的比重的下降,对于上海生育水平的下降起着重要作用。
五、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上海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指一个人口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由某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转变过程)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这种转变在建国初期已开始,经过一段时期的过渡,达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上海人口再生产类型在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海在解放初期的1951年,人口死亡率高达14.1‰,出生率达45.9‰,人口自然增长率达31.8‰。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身体素质迅速提高,1952年上海人口死亡率率先下降60%,出生率下降17%,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达30.3‰。1953~1954年,死亡率继续小幅度下降,出生率达到上海历史上的最高点52.6‰,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达最高点45.5‰。
第二阶段,从1955年开始,上海人口的死亡率继续稳步小幅度下降,这时人口出生率也开始迅速下降,虽时有回升,但总的趋势还是明显的下降。出生率仍远高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在30‰左右,在1957年出生率回升时,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9.6‰。
第三阶段,从60年代初期起,上海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进入90年代后,人口死亡率逐步下降到一个稳步阶段,基本上在5~7‰之间波动,变化较小,出生率也继续大幅度下降到一个略高于死亡率的水平上,在10‰上下波动,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一个极低水平,完成了上海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1993年,出生率降至6.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数,为-0.8‰。1996年,出生率为5.2‰,自然增长率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