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献资料>> 妇女志 >>正文
 
第三篇 妇女参政(二)

  第四节民主党派女成员

  至1996年,上海有8个民主党派的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员会(简称民革上海市委)、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简称民盟上海市委)、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简称民建上海市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简称民进上海市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简称农工党上海市委)、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简称致公党上海市委)、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简称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简称台盟上海市委)。它们的成员逐步增加,女成员的比例也逐步提高。

  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女党员

  1.人数

  1966年,民革上海市委有女党员57人,占党员总数(1238人)的4.6%。1989年,女党员增加至456人,占党员总数(2387人)的19.1%。1996年,女党员有821人,占党员总数(3227人)的25.44%。

  2.民革上海市委女领导成员

  副主任委员1995年11月,刘豫阳被增补为民革上海市委第九届副主任委员,她是民革上海市委第一位女副主任委员。其任职次数(1人次)占历届副主任委员任职总数(61人次)的1.64%。

  常委自1950年4月陈建晨当选为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备委员会(民革上海市委前身)的常委起,至1996年12月(第九届后期)有女常委7人,其任职次数(12人次)占常委任职总数(136人次)的8.82%。她们是陈建晨、张孝璁、陆晶清、张家惠、王文璧、王芝芳、张润苏。

  委员1950年4月~1996年12月,民革上海市委有22名女委员,其任职次数(46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494人次)的9.31%。她们(除1名女副主任委员、7名女常委外)是张佩芬、白午华、陈蜀琼、许大苏、程庚艳、林文淑、张龄、庞淑锦、陈大慈、林华、罗华荣、姜蕙馨、黄玮、徐为华。

  候补委员自1957年4月第二届设候补委员起,历届民革上海市委都有女候补委员。至1996年12月止,有女候补委员10人,其任职次数(18人次)占候补委员任职总数(97人次)的18.56%。

  她们是陈蜀琼、白午华、唐爱梅、张佩芬、张家惠、董锦、王焱华、林文淑、蓝鸿湜和王祥秀。

  3.民革中央女成员

  陈建晨担任过民革中央第五、六届常委。

  二、中国民主同盟女盟员

  1.人数

  上海解放前夕,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支部(民盟上海市委前身)有女盟员69人,占盟员总数(544人)的12.68%。1956年,民盟上海市委的女盟员发展到478人,占盟员总数(2442人)的19.57%。1988年,女盟员增加到1574人,占盟员总数(6335人)的24.85%。1996年,女盟员有3020人,占盟员总数(9626人)的31.37%。

  2.民盟上海市委女领导成员

  副主任委员1988年3月,王丹凤、罗小未当选为民盟上海市委第九届副主任委员,并在第十届连选连任。她俩是民盟上海市委第一批女的副主任委员,其任职次数(4人次)占历届副主任委员任职总数(71人次)的5.63%。

  常委自1956年8月的第三届起,历届民盟上海市委都有女常委。

  至1996年12月(第十届后期)止,共有女常委11人,其任职次数(21人次)占常委任职总数(155人次)的13.55%。她们是韩学章、刘馥英、王丹凤、罗小未、周恕、王菊珍、何振志、马莉莉、胡和生、顾丽苹和金因及。

  委员自民国36年(1947年)5月张曼筠任民盟上海市支部(民盟上海市委前身)委员起,历届民盟上海市委都有女委员。至1996年12月止,共有女委员30人,其任职次数(67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581人次)的11.53%。她们(除11名女常委外)是张曼筠、黄静汶、季洪、朱立波、蔡葵、程俊英、戚雅仙、石筱英、张惠珠、竹淑贞、余国屏、郑怀美、万式佳、王瑞霞、左淑贞、葛维寰、丁不凡、肖雷、马尔奉。

  候补委员自1951年10月第一届起,历届民盟上海市委都有女候补委员。至1996年12月止,共有女候补委员16人,其任职次数(27人次)占候补委员任职总数(103人次)的26.21%。她们是竹淑贞、刘馥英、尹桂芳、言慧珠、顾月珍、高君哲、崔平、戚雅仙、傅曼芸、余国屏、万式佳、王瑞霞、丁不凡、顾丽苹、肖雷和朱曼芳。

  3.民盟中央女成员

  王丹凤和韩学章任民盟中央第五届常委。1992年底,王丹凤连任第六届常委。同时,罗小未、王菊珍当选为民盟中央第六届委员,马莉莉、郑毓芝当选为候补委员。

  三、中国民主建国会女会员

  1.人数

  1989年,民建上海市委有女会员991人,占会员总数(5642人)的17.56%。1996年女会员增加到1660人,占会员总数(6905人)的24.04%。

  2.民建上海市委女领导成员副主任委员自1956年5月的第一届起,历届民建上海市委都有女的副主任委员,至1996年12月(第八届后期)止,共有女副主任委员3人,其任职次数(10人次)占副主任委员任职总数(80人次)的12.5%。她们是汤蒂因(第一~六届)、董幼娴(第六~八届)、王宇平(第八届)。

  常委自1949年5月民建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民建上海市委前身)建立时起,历届民建上海市委都有女常委,至1996年12月止,共有女常委9人,其任职次数(33人次)占常委任职总数(279人次)的11.83%。她们是何萼梅、董幼娴、胡子婴、郎继芳、荣漱仁、徐剑英、金曰英、夏天锦和沈方成。

  委员自民国36年11月民建上海临时干事会(民建上海市委前身)起,历届民建上海市委都有女委员。至1996年12月止,共有女委员50人,其任职次数(158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1097人次)的14.4%。她们(除2名女副主任委员、9名女常委外)是吴湄、酆云鹤、王征萱、叶萍、金瑾芝、周鸿英、罗群、陈梅英、胡凤贞、徐莉芳、杨鉴清、卓碧玉、陈韵明、许兆谷、邓碧华、孙瑜、李启龄、周维本、周素琼、郭传棣、鲍梅倩、荣毅珍、王美艳、方志雄、陈真荣、徐雪筠、丁训静、李金香、张白华、姚汶薇、席素珩、钱英芝、李忠、严崇萍、徐萱寿、夏双衡、裘果芬、陈秋芳和翁研因。

  3.民建中央女成员

  胡子婴任民建中央第一届委员,第二、三届常委。董幼娴任第一~五届委员,第四届常委,第六届中央咨议常委。担任历届中央委员的还有汤蒂因(第二~四届)、荣漱仁、酆云鹤、金曰英(均第三、四届)、陶敏之(第三~六届)、卓碧玉(第四届)、徐雪筠(第四、五届)、郎继芳(第四~六届)、王宇平(第五、六届)。

  四、中国民主促进会女会员

  1.人数

  1965年,民进上海市委有女会员562人,占会员总数(1489人)的37.74%。1989年,女会员发展到1569人,占会员总数(4190人)的37.45%。1996年有女会员2229人,占会员总数(5753人)的38.75%。

  2.民进上海市委女领导成员

  主任委员1956年12月,吴若安当选为民进上海市委第四届主任委员,以后又连任了5届(第五~九届)。她是民进上海市委也是上海市8个民主党派中第一位女主任委员,其任职次数(6人次)占主任委员任职总数(11人次)的54.55%。

  副主任委员1953年3月,吴若安当选为民进上海市委第三届副主任理事。1984年4月,毛智凤当选为第九届副主任委员,以后又在第十、十一届中连选连任。1996年12月,王慧敏被增补为第十一届副主任委员。3位女副主任委员的任职次数(5人次)占副主任委员任职总数(55人次)的9.09%。

  常委自1953年3月第三届起,历届民进上海市委都有女常委,至1996年12月(第十一届后期)止,共有女常委6人,其任职次数(15人次)占常委任职总数(98人次)的1531%。她们是戚逸影、杨国英、江芷千、王佩贞、夏文蕙和张皙。

  委员自1953年3月第三届起,历届民进上海市委都有女委员。至1996年12月止,共有女委员20人,其任职次数(65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434人次)的14.98%。她们(除1名女主任委员、2名女副主任委员、6名女常委外)是姚国芳、薛正、俞秀乐、孙鸣岐、刘永贞、翁璇庆、周以勤、陈怡、张静娴、侯桂兰、谭玉美。

  候补委员自1956年12月第四届设候补委员起,历届民进上海市委都有女候补委员。至1996年12月止,共有女候补委员7人,其任职次数(14人次)占候补委员任职总数(61人次)的22.95%。她们是王佩贞、程约奉、戚逸影、翁璇庆、邢共嘉、籍娱庆和席秋霞。

  3.民进中央女成员

  吴若安任民进中央第四届委员、第五届常委、第六、七两届副主席、第一、二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担任历届中央委员的有臧慧芬(第五~八届、十二届)、薛正(第六、七届)、杨国英、王佩贞(均第七届)、毛智凤(第七、八、十二届)、黄葆慧(第十二届)。担任历届候补中央委员的有杨国英、王佩贞(均第五、六届)、毛智凤(第七届)、黄葆慧(第八届)。担任中央参议会委员的有薛正(第一、二届)、杨国英、王佩贞(均第二届)。

  五、中国农工民主党女党员

  1.人数

  1950年,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工作委员会(农工党上海市委前身)有女党员2人,占党员总数(80人)的2.5%。1966年,农工党上海市委的女党员发展到198人,占党员总数(953人)的20.78%。1984年,女党员增加到514人,占党员总数(1788人)的28.75%。1992年,女党员有1443人,占党员总数(3739人)的38.59%。1996年,女党员又增加为1994人,占党员总数(4788人)的41.65%。

  2.农工党上海市委女领导成员

  副主任委员自1984年4月第六届起,历届农工党上海市委都有女的副主任委员。至1996年12月(第八届后期)止,共有女副主任委员5人,其任职次数(10人次)占副主任委员任职总数(53人次)的18.87%。她们是王宣渭(第六届)、余红仙(第六~八届)、濮之珍、郭天玲和左焕琛(均第七、八届)。

  常委自1980年1月的第五届起,历届农工党上海市委都有女常委。

  至1996年12月止,共有女常委6人,其任职次数(8人次)占常委任职总数(94人次)的8.51%。她们是叶吉益、归兰修、濮之珍、翁佩玲、朱丽瑛和朱冰玲。

  委员自民国36年2月李健生担任农工党上海市党部委员会(农工党上海市委前身)的委员起,历届农工党上海市委都有女委员。

  至1996年12月止,共有女委员26人,其任职次数(45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349人次)的12.89%。她们(除4名女副主任委员、6名女常委外)是李健生、杨志先、汪静懿、赵清阁、张正宜、刘素娥、孙花满、吴文丽、陶秋贞、章瑞芝、梁谷音、程乃珊、王广田、金佩文、王梦之和徐耀芳。

  候补委员第六~八届的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都有女候补委员,共有8人,其任职次数(9人次)占候补委员任职总数(38人次)的23.68%。她们是孙花满、郭天玲、王广田、金佩文、朱冰玲、钟召民、丁灵珠和秦汉英。

  3.农工党中央女成员

  1992年底,余红仙和左焕琛当选为农工民主党中央第十届委员。

  六、中国致公党女党员

  1.人数

  1980年中国致公党上海市支部(致公党上海市委前身)成立时,有女党员68人,占党员总数(208人)的32.69%。1984年改组为致公党上海市委后,女党员发展到419人,占党员总数(1000人)的41.9%。1996年,女党员为665人,占党员总数(1533人)的43.38%。

  2.致公党上海市委女领导成员

  副主任委员1993年,陈德川当选致公党上海市委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她是致公党上海市委的第一位女副主任委员,其任职次数(1人次)占历届副主任委员任职总数(14人次)的714%。

  常委1984年3月第一届和1989年第二届,致公党上海市委有女常委1人(林秀清),其任职次数(2人次)占常委任职总数(15人次)的13.33%。

  委员自1984年3月第一届起,历届致公党上海市委都有女委员。至1996年12月(第三届后期)止,共有女委员10人,其任职次数(15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87人次)的1724%。她们是林秀清、靳小才、蔡彩凤、吴月兰、黄慧娟、陈德川、卢萍、顾芷芳、周乃晟和劳安娜。

  3.致公党中央女成员

  1992年底,陈德川、郑足珍、高坤敏当选为致公党中央第九届委员。

  七、九三学社女社员

  1.人数

  1957年,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有女社员145人,占社员总数(1427人)的10.16%。1984年,女社员发展到342人,占社员总数(2236人)的15.3%。1992年,女社员增加到1079人,占社员总数(4685人)的23.03%。1996年,女社员为1662人,占社员总数(6167人)的2695%。

  2.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女领导成员

  主任委员1996年1月,谢丽娟被增补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第十二届主任委员。她是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第一位女主任委员,其任职次数(1人次)占主任委员任职总数(12人次)的8.33%。

  副主任委员1984年4月,孟庆闻当选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第十届副主任委员,以后又在第十一、十二届连选连任。她是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的第一位女副主任委员,其任职次数(3人次)占副主任委员任职总数(60人次)的5%。

  常委自1956年7月第五届起,历届九三学社上海市委都有女常委。至1996年12月(第十二届后期)止,共有女常委7人,其任职次数(15人次)占常委任职总数(117人次)的1282%。她们是张汇兰、吴涤苍、尹文英、许佩珍、吴指南、谢丽娟和沈蓉芬。

  委员自民国35年6月九三学社上海分社(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前身)成立时起,至1996年12月止,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共有女委员28人,其任职次数(56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449人次)的12.47%。她们(除1名女副主任委员、7名女常委外)是孙荪荃(曾任该分社的候补委员)、李林、苏祖斐、蒋葇英、王祖寿、曹慕兰、王灿青、王彩霞、叶瑛、刘若萍、严隽鸿、何馥英、张良梅、陈仪、袁国英、张素贞、夏慧荣、徐麦玲、朱家珠和严隽薇。

  3.九三学社中央女成员

  1992年底,谢丽娟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第八届常委,孟庆闻、尹文英、周翔为委员,王文吉为候补委员。孟庆闻是九三学社中央第七届委员连选连任的。

  八、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女盟员

  1.人数

  1949年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华东总支部(台盟上海市委前身)成立时,有女盟员7人,占盟员总数(60人)的11.67%。1966年和1978年,台盟上海市委的女盟员都是8人,分别占盟员总数(41人和43人)的19.51%和18.6%。1989年,女盟员发展到53人,占盟员总数(158人)的33.54%。1996年,女盟员为90人,占盟员总数(213人)的42.25%。

  2.台盟上海市委女领导成员

  副主任委员1996年11月,石四箴被增补为台盟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她是台盟上海市委第一位女副主任委员,其任职次数(1人次)占副主任委员任职总数(17人次)的588%。

  委员自1961年6月第二届起,历届台盟上海市委都有女委员。至1996年12月(第七届后期)止,共有女委员7人,其任职次数(11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71人次)的15.49%。她们是叶绿云、李宝珠、叶青、李丽、刘黛莉、许佩琴和石四箴。

  3.台盟中央女成员

  1992年底,许佩琴当选为台盟中央候补委员。

  

  第二章政权机构中的女性

  第一节民国时期政权机构中的女性

  一、国民大会女代表

  民国35年(1946年)11、12月,上海市出席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的正式女代表有王孝英、蔡金瑛和钱剑秋。俞庆棠是教育界的候补女代表。

  民国37年3~5月,国民党政府召开的以选举总统为中心议程的第一届国民大会,上海市有正式女代表17人,占上海市正式代表总数(67人)的25.37%。她们是:金振玉、田淑君、潘迎春、陈韶型、陆惠民、邱希圣、龚蔚珍、谢姚雅莲、陆晶清、邹馨棣、吴承兰、谢能、李湘兰、吴英、张新葆、吴月珍、蔡惠君。部分候补女代表为:汪真、凌其慎、张红薇、张玉麟、陆廉正、黄文琴、朱文守。这些女代表中60%以上是国民党员。

  二、政府女官员

  民国16年3月22日~4月14日,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由19名委员组成,女律师郑毓秀是其中唯一的女委员。郑毓秀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和中国国民党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于民国8年担任巴黎和会中国随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务委员,国民政府的立法委员、建设委员、赈济委员,国民政府驻法代表和外交部条约委员会顾问等职。

  民国17年起,陆续有知识妇女进入上海市的政府机关担任公职。民国24年8月时,在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内有女职员214人,占职员总数(3539人)的6.05%。她们全部担任一般职务和技术性工作,如助理秘书、科员、市立中小学校长等。民国35年起,国民党上海市政府陆续任命一批上层知识妇女在所属室、局、处中任职。如钱剑秋任参事室简任参事,俞庆棠任教育局社会教育处处长,张红薇任社会局专员,陆惠民、龚蔚珍任社会局视察,陈洁如任社会局劳工福利委员会委员,王灿芝任财政局专员和接收物资管理处专员,张韵秋任统计处专员等。

  民国36年,邱希圣任国民党上海市政府下属的第十七区(北四川路区)的副区长,这在当时上海32个行政区中是仅有的。

  三、法院女院长

  民国15年4月,郑毓秀在法国巴黎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上海。民国16年4月,担任上海地方审判厅厅长。同年11月,上海地方审判厅改称上海地方法院,郑成为上海地方法院首任院长。此前,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曾任命她担任设于公共租界的上海临时法院院长,但未到职。郑是国民党在上海的唯一的法院女院长。

  第二节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女代表

  上海解放初期,在召开由各界人民直接选举出来的人民代表大会之前,曾先后召开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人选最初由人民政府邀请,以后除少数邀请外,多数代表在协商基础上选举产生。

  自1949年8月第一届第一次会议起,历届历次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都有女代表。至1954年8月第三届第二次会议终止时,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妇女界代表共有106人,任职281人次。分布在其他各界的女代表中知名的有74人,任职270人次。

  第三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女代表

  一、人大女代表人数

  1.全国人大代表

  自1954年9月第一届起,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有上海女代表。至1993年3月开始的第八届(截止1998年)止,全国人大上海女代表共有137人,其任职次数(193人次)占同期全国人大上海代表任职总数(855人次)的22.57%。

  2.上海市人大代表

  自1954年8月第一届起,历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女代表,至1993年2月开始的第十届(截止1998年)止,全市共有1135名市人大女代表,其任职次数(1813人次)占人大代表任职次数(8070人次)的22.47%。

  3.上海市各区、县人大代表

  自1954年6月第一届起,历届上海市各区、县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女代表,至1993年4月开始的第十一届止,全市共有区、县人大女代表15777人次,占全市区、县人大代表总数(58437人次)的27%。〔注:缺第四、六两届数字。〕

  区、县人大女代表的比例基本上是逐届上升的。第一届(1954年6月~1956年12月)全市区、县人大女代表共有1021人,占代表总数(4613人)的22.13%。第十一届(1993年4月~1996年)共有区、县人大女代表1683人,占代表总数(5781人)的29.11%。女代表比例最高的一届是第八届(1984年3月~1987年5月),有女代表2426人,占代表总数(7791人)的31.14%。

  4.上海市各乡、镇人大代表

  自1954年第一届起,历届上海市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女代表。至1993年4月开始的第十二届止,全市先后共有乡、镇人大女代表39117人次,占全市乡、镇人大代表总数(152497人次)的25.65%。〔注:缺第一、四、六、七等4届数字。〕

  第二届(1956年10月~1958年8月)全市乡、镇人大女代表共有1038人,占这一届代表总数(3083人)的33.67%,是历届中比例最高的。第十二届(1993年4月~1996年)共有乡、镇人大女代表4676人,占代表总数(17146人)的27.27%。

  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女成员

  1.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作为全国人大的上海代表,宋庆龄在全国人大第一、四、五届当选为副委员长,史良在第五届中增选为副委员长。

  委员自1964年12月第三届起,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有上海女代表担任委员。至1993年3月开始的第八届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共有上海女委员13人,任职17届次。她们是杨之华(第三届)、罗叔章、王秀珍、吕美英、杨佩莲、周慧芬(5人均第四届)、史良(第四、五届)、石钟琴、倪谷音、裔式娟(3人均第五届)、袁雪芬(第五~七届)、郭秀珍(第七届)和叶叔华(第七、八届)。

  2.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自1979年12月第七届中期建立常委会起,历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都有女副主任。至1993年2月开始的第十届止,共有女副主任4人,其任职次数(6人次)占市人大副主任任职总数(45人次)的13.33%。她们是:吴若安(第七、八届)、左英(第八届)、陈铁迪(第九届)和叶叔华(第九、十届)。

  委员1979年12月~1996年12月(第十届第五次会议时),历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都有女委员,共有女委员30人,其任职次数(40人次)占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任职总数(239人次)的16.74%。第七届有女委员11人,占委员总数(54人)的20.37%。第八届有女委员8人,占委员总数(66人)的12.12%。第九届有女委员9人,占委员总数(52人)的17.31%。第十届有女委员12人,占委员总数(67人)的1791%。

  3.上海市各区人大常委会

  主任自1980年3月,上海市第七届各区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常委会起,至1996年12月(第十一届中期)止,先后共有女主任7人,其任职次数(10人次)占全市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任职总数(67人次)的14.93%。她们是杨富珍(徐汇区第七届)、卢英(闸北区第七届)、钟石川(长宁区第八届)、何秀凤(杨浦区第八届)、罗云芳(闵行区第六届)、李景琳(吴淞区第四、五届、宝山区第一届、黄浦区第十届)、成素娟(闸北区第十一届)。

  同时,上海市14个区的人大常委会都有女的副主任。全市先后共有区人大常委会女副主任37人,任职65次。其中第七届~十届后期(1980年3月~1992年12月),26名女副主任的任职次数(38人次),占同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职总数(263人次)的14.45%。

  第七届(1980年3月~1984年3月)有女副主任9人,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数(70人)的12.86%。第八届(1984年3月~1987年5月)有女副主任13人,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数(72人)的1806%。第九届(1987年5月~1990年4月)有女副主任8人,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数(67人)的11.94%。第十届(1990年4月~1993年5月)有女副主任8人,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数(54人)的14.81%。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初期(1993年5月~1996年12月)有女副主任14人。

  委员1980年3月~1992年12月,上海市各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共有女委员166人,其任职次数(220人次)占全市区人大委员任职总数(891人次)的24.69%。

  第七届有女委员61人,占区人大委员总数(216人)的28.24%。第八届有女委员60人,占区人大委员总数(208人)的28.85%。第九届有女委员47人,占区人大委员总数(235人)的20%。第十届有女委员52人,占区人大委员总数(232人)的22.41%。

  4.上海市各县人大常委会

  主任1993年4月,沈蕴新当选为青浦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为上海市郊县第一位人大常委会女主任。

  自1980年2月,上海市第七届各县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常委会后,在10个县中,上海、嘉定、宝山、南汇、奉贤、松江、金山、崇明8个县的人大常委会都有女副主任。至1996年12月(第十一届中期)止,全市共有县人大常委会女副主任16人,任职21次。

  第七届(1980年2月~1984年4月)有女副主任1人,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数(40人)的2.5%。第八届(1984年4月~1987年4月)有女副主任6人,占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数(51人)的11.76%。第九届(1987年4月~1990年4月)有女副主任6人,占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数(49人)的12.24%。第十届(1990年4月~1993年4月)有女副主任5人,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数(43人)的11.63%。第十一届至第十二届初期(1993年4月~1996年12月)有女副主任3人。

  委员1980年2月~1992年12月,上海市各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共有女委员77人,其任职次数(94人次)占县人大委员任职总数(536人次)的17.54%。

  第七届有女委员23人,占县人大委员总数(124人)的18.55%。第八届有女委员26人,占县人大委员总数(133人)的19.55%。第九届有女委员22人,占县人大委员总数(138人)的15.94%。第十届有女委员23人,占县人大委员总数(141人)的16.31%。

  三、议案活动

  自1980年6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七届第二次会议时实行议案制度后,至1996年2月第十届第四次会议时止,共有285名女代表(占同期市人大女代表总数798人的35.71%)领衔提出了925件议案,占同期议案总数(2939件)的31.47%,比历届市人大女代表任职次数比例(24.53%)高出6.94%。其中,在第八届第七次会议和第九届第二、三、四次会议中,女代表领衔所提议案件数比例高达48.21~52.63%。

  女代表中领衔提出议案最多的是原市儿童医院医师、院长苏祖斐。她担任市人大第七、八两届代表时,已届79~85岁高龄,仍就婴幼儿的营养、治病、幼托及成人传染病的防治、药品和医院的管理、医务人员的培养等各方面,提出了29件议案。这些议案基本上都为有关部门所采纳或予以研究参考。

  第十届市人大女代表杨远芷领衔提出的3件议案,其内容包括尽快制定《上海市城市排水条例》、《上海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和继续治理苏州河水质等,对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环境质量、加快地方立法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上海市各级人民政府女官员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建立了市、区(县)、乡(镇)三级人民政府。政权机构的名称经历了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的变更。其中乡、镇还有一段人民公社的历程。这些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除在解放初、"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等非常时期由上级直接任命外,大都由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

  一、上海市人民政府女官员

  1.副市长

  1970年3月~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由中央直接任免人事的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简称市革委会)内,有女副主任3人,占同期市革委会副主任总数(20人)的15%。她们是王秀珍、周丽琴和杨富珍。

  杨富珍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还继续担任了两任(1976年10月~1979年12月)改组后的市革委会副主任。

  1985年7月,谢丽娟经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为副市长,并在此后的第九、十两届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连选连任,1996年6月辞去副市长职务。1996年2月,左焕琛经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为副市长。谢丽娟和左焕琛分别是上海市经过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女副市长。

  2.委员

  自1950年10月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包括市人民委员会和市革命委员会)实行委员制。至1979年12月体制改变时止,先后共有女委员61人,其任职次数(82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567人次)的14.46%。

  其中,1950年10月~1955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有女委员4人,占同期市人民政府委员总数(30人)的13.33%。1977年12月~1979年12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有女委员22人,占同期市革委会委员总数(138人)的15.94%。

  3.工作机构负责人

  1949年8月~1996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委、办、局、行、社("文化大革命"时还有组)中,共有女负责人112人,其中正职23人、副职102人(内13人任副职前后曾任正职)。

  上海解放后的前17年(1949年8月~1966年5月),正、副女负责人任职次数(3人次和17人次)分别占同期正、副负责人任职总数(328人次和784人次)的0.91%和2.17%。1977年11月~1990年12月的13年中,正、副女负责人任职次数(8人次和68人次)分别占同期正、副负责人任职总数(336人次和1290人次)的2.38%和5.27%。1991年1月~1996年12月间任命的有正职女负责人5人、副职女负责人28人。

  二、上海市各区人民政府女官员

  1.区长

  自1966年3月张兰青当选为闸北区区长(上海市第一位女区长)起,至1996年12月,全市共有过女区长8人(其中有4人称为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其任职次数(12人次)占1950年6月(各区人民政府成立时)~1996年12月期间区长任职总数(304人次)的3.95%。

  自1952年12月曾子坚出任卢湾区副区长(上海市第一位女副区长)起,至1996年12月,上海市各区先后共有女副区长68人(其中13人称为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任职142次。

  解放初期(1950年6月~1955年6月),有女副区长7人,占当时副区长总数(49人)的14.29%。1990年4月~1992年12月(第十届后期),有女副区长10人,占同届副区长总数(70人)的14.29%。女副区长人数最多的是在第三届(1958年10月~1961年9月),有女副区长15人。其次是1993年5月开始的第十一届,至1996年12月第十二届的初期止,已有女副区长14人。比例最高的是第一届(1955年6月~1956年12月),这届5名女副区长的任职次数(6人次),占同期副区长任职总数(38人次)的15.79%。

  1950年6月~1992年12月,虹口区共有女副区长8人(仅次于杨浦区的9人),其任职次数(15人次)占该区副区长任职总数(72人次)的20.83%,为各区比例最高。

  2.委员

  1955年6月~1966年5月,在上海市各区的5届人民委员会中,共有女委员116人,其任职次数(269人次)占全市区人民委员会委员总数(1461人次)的18.41%。其中,第一届(1955年6月~1956年12月)有女委员64人,占委员总数(312人)的20.51%。该比例为历届最高。第五届(1963年11月~1966年5月)有女委员49人,占委员总数(264人)的1856%。

  三、上海市郊区人民政府女官员

  1.副区长

  1949年5月~1958年8月,上海市郊区14个区中,有1名女副区长,其任职次数(1人次)占同期郊区副区长任职总数(76人次)的1.32%。她是曲里征,1956年12月出任西郊区副区长,1958年8月西郊区撤并上海县时,被调任上海县副县长。

  2.委员

  1955年8月~1960年11月,上海市各郊区和浦东县,普遍有过1届人民委员会,共有女委员27人,其任职次数(29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136人次)的21.32%。

  四、上海市各县人民政府女官员

  1.县长

  1974年4月起的"文化大革命"后期,黄文琴、吕美英、李凤英3人先后分别担任上海市的宝山、川沙、上海3个县的革命委员会主任。至1977年11月同时免职。

  1953年9月,张德志出任松江县副县长。是为1958年划归上海市的江苏省10个县中的第一位女副县长。至1996年12月,10个县在划归前后共有32名女副县长(任职65人次)。

  解放初期(1949年5月~1955年8月),属江苏省的10个县有1名女副县长(即张德志),占同期副县长总数(41人)的2.44%。第十届(1990年4月~1993年4月)全市共有女副县长6人,占副县长总数(53人)的11.32%。1993年4月开始的第十一届,至1996年12月,共有女副县长3人。各届(或阶段)中,以1977年4月~1981年这个阶段的女副县长人数最多,共有11人。1966年5月~1968年2月这个阶段的女副县长人数比例最高,有女副县长8人,占同期副县长总数(49人)的16.33%。

  2.委员

  1955年8月~1966年5月,上海县等10个县的5届人民委员会(其中第一、二届时属江苏省;第三~五届时属上海市)共有女委员71人,其任职次数(120人次)占委员任职总数(814人次)的14.74%。

  第一届(1955年8月~1956年12月)有女委员16人,占委员总数(132人)的12.12%。第二届(1956年12月~1958年10月)有女委员20人,占委员总数(161人)的12.42%。第三届(1958年10月~1961年9月)有女委员30人,占委员总数(174人)的17.24%。第四届(1961年9月~1963年11月)有女委员28人,占委员总数(175人)的16%。第五届(1963年11月~1966年5月)有女委员26人,占委员总数(172人)的15.12%。

  五、上海市各乡人民政府女官员

  1.市郊区(县)属乡乡长

  解放初期(1949年5月~1960年11月)建撤的上海市郊14个区和1个县所属的乡有女乡长19人,其任职次数(25人次)占乡长任职总数(409人次)的6.11%。

  同时,有女副乡长60人,其任职次数(63人次)占副乡长任职总数(355人次)的17.75%。

  2.县属乡乡长

  1949年5月~1990年12月,上海市郊10个县(1958年前属江苏省)所属的乡,有女乡长42人,其任职次数(71人次)占同期乡长任职总数(3555人次)的2%。其中,解放初期(1949年5月~1957年5月)还属江苏省的10个县有女乡长1人(崇明黄慧英),占乡长总数(373人)的0.27%。1990年3月~12月(第十一届初期),有女乡长2人,占乡长总数(178人)的1.12%。在各届(或阶段)中,以第九届(1984年3月~1987年4月)女乡长的人数比例较高。是届有女乡长11人,占乡长总数(267人)的4.12%。

  在各个乡中,川沙县的金桥乡和南汇县的周西乡,女乡长的任职次数最多,都是4人次,分别占各该乡乡长任职总数(14人次和15人次)的28.57%和26.67%。

  同一时期,10个县所属的乡有女副乡长485人,其任职次数(983人次)占同期副乡长任职总数(8382人次)的11.73%。其中,解放初期(1949年5月~1957年5月)还属江苏省的10个县有女副乡长9人,分布在上海、南汇、崇明3个县(其中崇明县占6人),其任职次数(10人次)占副乡长任职总数(406人次)的2.46%。1990年3月~12月(第十一届初期),有女副乡长58人,遍布10个县,其任职次数(58人次)占副乡长任职总数(470人次)的1234%。在各届(或阶段)中,女副乡长的任职次数比例以第九届(1984年3月~1987年4月)最高,这届女副乡长任职次数(133人次)占副乡长任职总数(457人次)的29.1%。

  在各个乡中,上海县新泾乡、川沙县的严桥乡和金桥乡、南汇县的盐仓乡和周浦乡、崇明县陈家镇乡的女副乡长人数最多,都各有6人。

  宝山县庙行乡和南汇县果园乡的女副乡长的任职次数比例最高,分别为36.84%和35%。

  3.市区区属乡乡长

  1988年9月宝山县与吴淞区合并为宝山区后,仍辖有乡的机构。至1990年12月,宝山区所属的乡有女副乡长5人,其任职次数(10人次)占副乡长任职总数(76人次)的1316%。

  六、上海市各镇人民政府女官员

  1.市郊区(县)属镇镇长

  解放初期(1949年5月~1960年11月)建撤的上海市郊14个区和1个县所属的镇有女副镇长4人,其任职次数(4人次)占副镇长任职总数(64人次)的6.25%。

  2.县属镇镇长

  1949年5月~1990年12月,上海市10个县(1958年前属江苏省)所属的镇有女镇长17人,其任职次数(29人次)占镇长任职总数(574人次)的5.05%。其中,解放初期(1949年5月~1957年5月)还属江苏省的10个县有女镇长1人(金山施志决),占镇长总数(70人)的1.43%。在各阶段(或届)中,女镇长的人数比例以1978年10月~1980年12月时最高。这阶段中有女镇长5人,占镇长总数(41人)的12.2%。

  在各个镇中,宝山县的江湾镇先后有女镇长3人,其任职次数(5人次)占该镇镇长任职总数(13人次)的38.46%,居首位。

  同一时期,10个县所属的镇有女副镇长99人,其任职次数(188人次)占副镇长任职总数(1045人次)的17.99%。其中,解放初期(1949年5月~1957年5月)还属江苏省的10个县有女副镇长2人,占副镇长总数(50人)的4%。1990年3~12月(第十一届初期),有女副镇长18人,占副镇长总数(93人)的19.35%。在各阶段(或届)中,以1978年10月~1980年12月时女副镇长的人数最多,共有32人,占副镇长总数(131人)的24.43%,仅次于1966年5月时的34.38%。

  在各个镇中,上海县的莘庄镇、宝山县的五角场镇、南汇县的大团镇、金山县的朱泾镇和崇明县的堡镇镇女副镇长的人数最多,都各有5人。女副镇长任职次数的比例以宝山县五角场镇为最高,该镇女副镇长任职9人次,占该镇副镇长任职总数(11人次)的81.82%。

  3.市区区属镇镇长

  1984年~1990年12月,陆续由县属镇划为市区的区属镇,共有女镇长3人(1人是县属镇女镇长续任的),其任职次数(3人次)占镇长任职总数(37人次)的8.11%。

  同时,有女副镇长10人(4人是县属镇女副镇长续任的),其任职次数(10人次)占副镇长任职总数(72人次)的13.89%。

  第五节上海市各级人民法院女院长和人民检察院女检察长

  一、上海市人民法院女副院长

  1949年7月~1996年12月,在上海市的市人民法院、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先后有女副院长7人。其中,刘孟于1954年6月~1955年1月任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文秀(1955年4月~1960年1月)、赵宝玲(1964年3月~1967年1月)、何心如(1978年8月~1985年10月)和惠熙荃(1989年1月~1996年12月仍在职)先后担任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郑肇芳、史秋琴自1995年4月起分别担任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

  二、上海市各区人民法院女院长

  1952年9月(区人民法院建院时)~1996年12月,上海市各区人民法院先后有女院长7人,其任职次数(18人次)占全市区人民法院院长任职总数(243人次)的7.41%。她们是曾子坚(卢湾区,1953年3月~1954年3月)、张兰青(江宁区,1958年8月~1959年12月;静安区,1960年1月~1966年3月)、唐秀英(虹口区,1965年9月~1983年5月间)、董淑彬(长宁区,1974年1月~1978年7月)、沙萍(徐汇区,1980年3月~1983年7月)、项振乐(闸北区,1984年3月~1993年4月)和卢方(虹口区,1993年5月~1996年12月仍在职)。

  同一时期,上海市各区人民法院共有女副院长30人,其任职次数(38人次)占全市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任职总数(197人次)的19.29%。其中,上海解放后建院的前14年(1952年9月~1966年5月)有女副院长14人,其任职次数(18人次)占当时副院长任职总数(72人次)的25%。1978年12月~1992年12月,有女副院长17人,其任职次数(17人次)占副院长任职总数(111人次)的15.32%。

  三、上海市各县人民法院女院长

  1950年9月(县人民法院建院时)~1996年12月,上海市各县人民法院先后有女院长2人,其任职次数(4人次)占全市县人民法院院长任职总数(169人次)的2.37%。她们是吴惠芳(金山,1975年2月~1978年3月)、居洁(青浦,1990年4月~1994年3月)。

  同一时期,上海市各县人民法院有女副院长11人,其任职次数(13人次)占同期全市县人民法院副院长任职总数(163人次)的7.98%。

  其中,上海解放后建院的前15年(1950年9月~1966年5月)有女副院长5人,其任职次数(5人次)占当时副院长任职总数(59人次)的8.47%。在1978年7月~1992年12月,有女副院长7人,其任职次数(7人次)占当时副院长任职总数(98人次)的7.14%。

  另外,解放初期建撤的上海市各郊区人民法院,有女副院长3人,其任职次数(6人次)占副院长任职总数(24人次)的25%。

  四、上海市市、区、县人民检察院女检察长

  1995年4月,倪蓉出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是为上海市第一位市级女副检察长。

  1954年10月(区人民检察院建院时)~1996年12月,上海市各区人民检察院先后有女检察长2人,其任职次数(3人次)占全市区检察长任职总数(147人次)的2.04%。她们是宋雨(蓬莱区,1956年8月~1958年11月)和钱瑞华(榆林区,1955年9月~1959年12月;吴淞区,1960年2月~1964年5月)。同时,上海市各区检察院有女的副检察长5人。

  1980年5月~1987年6月,上海市的川沙、嘉定、青浦、松江4个县的人民检察院先后各任命过1名女副检察长。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