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胸饰
古代上海妇女有以珠翠花装饰胸部的风俗。清末从国外传入上海的胸针、胸花等饰品,受到沪上妇女喜爱,流传至今,花样迭出。
胸针
佩在上衣上的别针状小装饰品,也叫别针。近现代上海妇女所喜戴的胸针,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大型与小型:大型别针多以大小宝石、水钻组成各式花纹,其背后都有托架,工艺精致;小型别针造型丰富,或以小宝石呈某种风格,或模仿各种物体的形状,如小帽、小靴及动植物形象。选材除黄金、铂金、白银等金属外,以贝壳、兽骨制成的别针也为女性所喜爱。1980年以来,头部呈各种造型的簪形别针,在上海妇女中一度流行。1990年后,人造宝石装饰的别针,以其价廉风行一时。胸针也用于女西装翻领上,上海青年女性往往别着一只嵌着人造钻石的丁香形别针,颇为时髦。
胸花
装饰于胸部的花形饰物。古代上海妇女在大、小喜庆宴会上都要插戴胸花,增添喜庆气氛。现代的沪上女性注重胸花的点缀作用,常以此来改变服装的效果。胸花有真花与人造花两种。胸花的位置,一般根据流行时尚和服装风格来决定:有佩于胸前的,有移于领口的,也有插戴于肩部的。当代上海妇女心灵手巧,或将真花整理成各种形状,或以金属、宝石、珠玉、绢绒等制成胸花,求其与服装配合,生色增辉。
衣扣
上海妇女最常用的胸部饰物,富有点睛之功效。服装衣扣,上海自明代中期才有,清代则普遍使用。初时衣扣比较质朴,只用竹木、贝壳、螺钿等为钮,或用布料结成衣扣。后来品种日杂,以金、银、铜等各种金属与珍珠、玉石等作钮扣,广泛使用。现代上海又有塑料扣、胶木扣、有机玻璃扣等,并饰有各种图案纹样,日趋精美。上海妇女在选用钮扣时,十分注重与服装的协调性,充分发挥其装饰作用。
第五节 腰饰
腰饰是上海妇女衣着风格的表现,一般要求是既有一定的实用性,更要富有装饰性。
玉牌
古人对佩饰十分重视,在腰带上往往挂有许多饰物,取其吉祥之意,玉牌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古代上海妇女有佩带玉牌的习俗,故流传的品类很多,常被雕琢成各种花鸟兽虫等形状,再以丝带缨络串系,束于腰带之上;也有将数块形状不同的玉牌用彩线串成组佩使用。迨至清代,随着汉族服饰的衰落,上海女子使用玉牌的渐少。到了民国初年,西式服饰侵入,中式服饰衰微,上海妇女鲜有佩戴玉牌者。
衣带
又称大带。古代上海妇女所用衣带,多以真丝编结而成,称为丝绦。此物既作带结以固定裙裤,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衣带系结的方式,颇多巧思:有打富有爱情色彩的同心结,有打环状活结,又有打扣紧的死结。带的两端常有缀饰,以求美观。系结的部位,因朝代风尚而异,在服装上构成横向的分割线。上海妇女使用的衣带,具有浓厚的江南风格,精美细巧,色彩宜人。清末民初,随着西服的盛行,衣带趋于简单化,后为腰带所代替。
腰带
现代上海妇女使用的腰带,源自古代的革带。古之革带以皮革制成,以带钩及革带处覆之绫绢及珍宝、金银物件为装饰。现代上海流行的女式腰带,材料有皮革、布帛、丝织及金属等,款式有以皮条编织而成的腰带,有以链子制成的腰带,有宽条的,有窄条的,形成不同的风格。上海女性选用时,多与服装风格相配并以合乎时尚为标准。
香囊
又称香袋。以布制成,内贮香料,常挂于腰带之上。古之上海女子佩挂香囊,与传统服装相配,非常普遍。香囊多呈袋状。常见的大多为中上部有系带,带上部分及夹里多用素色绢丝,袋的主体常用彩绣,富有情思。沪上女子使用的香囊,以苏绣风格为主,绣迹细腻,图案精美。囊中香草以蕙草为贵,又称薰。通过香气的自然发挥,达到薰衣的目的。一般女子常以香囊作为定情之物,把它作为自己心迹的表现。香囊的风格,体现妇女的品位与素养,故其异常重视。唯至清末民初,欧风日渐,民俗日变,上海城市妇女使用香囊者日少,郊区农村偶而见之,现已几乎绝迹。
第六节 其他
上海妇女常用的饰品很多,除上述的以外,还有脚链、阳伞、围巾、手套等。
脚链
系于足部的链状饰物,其形状与项链相似。脚链一般挂坠些生动的小饰物,如鸡心一类的造型,随着脚步的移动,丁冬作响,颇有情趣。此物多以金属制成,一般比项链细巧。古虽有之,但不多见。民国19年(1930年)以来,沪上习俗把脚链与项链、手镯、戒指相配,作为定婚礼品,名曰四大件。1950年后,一度消失。1980年以来,系脚链在上海青年女性中又引以为时尚。
阳伞
上海妇女常用的遮阳挡雨的工具,并带有装饰性。其材质与造型,随时代而变化。古时上海女子所用的伞为油纸、油布、细绢所制成,以竹为骨架,伞面上多绘印各种花鸟、山水等精美图案,富有民间工艺性质。晚清时代,西式阳伞随着传教士带到上海,沪上称之为洋伞,逐渐成为上海女子手中的时髦饰物。洋(阳)伞骨子多为金属,伞面多以细府绸制成,有素色的,也有印花的,四围常用荷叶边为饰,精美细巧,在郊游中往往作为摄影道具。1980年以来,女式阳伞有所发展,折叠伞、自动伞成为上海妇女的主要用伞。
围巾
现代上海妇女所用的围巾,是具有披肩、围脖、包头等多种用途的饰巾。古代的披肩、头巾,可算古老的围巾。民国初年,多用以绒线编结的长围巾,农村妇女常以方巾包头。现代上海女子使用的围巾,其造型、质地、风格、用途多有变化,有长巾、方巾、三角巾等,要求具有实用性外,偏重于装饰功能。1980年初,曾盛行丝巾,后又流行扎染等手工艺品的围巾。1990年后,波斯纹样的大方巾及纱巾,成为上海妇女时髦的围巾。
手套
上海妇女常用的实用品与装饰品,兼有防寒、美化两种功能。手套的风格多样。春秋时节,上海女子喜用轻软的棉纱或涤纶针织品的手套,其透气性强,面上饰有刺绣,富有装饰性。冬季常用绒线编织的手套,或者皮革手套,其保暖性强。此外,与女子晚礼服配套的多为长手套,以针织网状或轻薄绢纱制成,其色泽多与肤色或与礼服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