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杰出女性>>正文
 
范秀敏——“虚拟世界”的年轻教授

image

         

  范秀敏,33岁,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教学工作
  在课程方面。研究生课程“计算机集成制造”中的“虚拟制造”内容讲述,认真备课,并紧密结合正从事的课题研究和应用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结合本学院教学改革,在美国密西根文学(UM)进修课程“可制造性设计”学习,回国后给试点班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授课,获得学生一致好评:参加“机械学院”的“研究生课程建设”(教改,2001.7),进行“数字化制造”和“工业工程”方向的部分课程设置或确定。在学生培养方面。已指导或协助指导的8名硕士毕业生,目前指导4名硕士生、协助指导6名博士生,能定期与学生讨论研究工作的进展,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由于在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2003年获上海交通大学“通用电气优秀教师奖”。

image

  

  科研及管理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为“虚拟制造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严隽琪教授为第一负责人)的第二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其中的几个关键节点:
  ①中期检查(2000.11),对课题组两年以来进行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获得了专家好评,并评为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15周年优秀项目。
  ②进行项目专著章节结构的制定,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内容的撰写和整理,并对稿件进行详细修改,该专著已出版。
  ③项目验收(2003.9),组织项目的结题和最后验收工作,专家组经认真讨论,认为项目组已经全面完成计划、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进展和丰硕成果,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为A级。该项目的研究应用成果作为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部分重要内容。
  863计划重点项目。作为项目“面向创新设计的虚拟汽车车身开发系统研究”项目第二负责人,组织CIM所课题组的研究力量,确保项目的顺利进展,并于2000.7和2000.1l参加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最终的项目验收、答辩。该项目已通过验收并获得专家的好评,并被选入在2001.3举行的863计划15周年成果展上参展。

  上海市科委项目。参加重点项目“国家航天型号产品网络化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管理技术研究和应用”,负责机动载人装置的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建立了宇航员在太空出舱行走的逼真虚拟场景,从而进行太空行走仿真。(2002年)作为负责人成功申请到重大项目“UNIX环境下VR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系统开发“和重点项目“虚拟环境下纳米操纵技术研究”,将基
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工程领域拓展到娱乐和纳米领域。

     企业合作项目。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将制造系统仿真规
划的先进技术引入企业,设计了发动机装配线规划的新思路,即集成标准操
作数据、装配工位作业规划、仿真分析优化等技术为·一体,为企业提高自主
规划生产系统的能力,项目成果获得了企业人士的好评,并作为申请中国汽
车工业技术进步奖的重要内容。

    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第二负责人组织并申请到科技部中意国际合作项目
“一种新型生物机器人膝关节原型和机器人远程控制”  (2000年),作为负
责人成功申请到上海市科委为中国—意大利合作进行配套的项目,为配合项目
开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于2002.1组织访问米兰理工大学,并讨论开展进
一步的合作,该项目已通过验收(2002年)。

  3.论著(文)和获奖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共2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发表的期刊论文共18篇,有13篇论文进入EI检索,出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著1本,排名第二,该书出版受“上海科技专著出版资金”资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上海的工程应用”(2003),排名第三;获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发动机装配线的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系统”  (2003),排名第一。

  4.实验室建设
    共同负责985实验室项目论证和985经费资助下的大型Power-VR实验室建设,该实验室的建成,极大地支持了VR领域研究应用项目的开展,并成为了接待相关领域科研和企业人员考察的一个高新技术展示的窗口。总的说来,在五年多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开拓了眼界,增长了习‘干,积累了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奉献于崇高的教育事业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