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杰出女性>>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院士

   image           

  她的法国导师说:“虽然我不能直接称她为居里夫人,但是她是一位很有韧性的女性。”

  她的丈夫说:“她事业心强,个性强,性子急,与我争个面红耳赤是经常的事。”

  她的病人说:“她是我们的女神,带给我们生的希望。”

  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陈赛娟。

  现年53岁的陈赛娟曾经为纺织女工,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78年,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女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派往法国巴黎进修。在法国的四年里,她把自己锁在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埋头于书本、实验、试剂之中。终于在白血病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白血病BCR基因一个长达94kb的区域,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Ph1染色体形成的分子模型。

  回国后,她深入开展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疗法基础理论研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和治疗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首次发现了17号染色体的维甲酸受体α基因与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命名为白血病锌指基因“PLZF”)发生融合,继而克隆了这一新基因,实现了当时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中人类疾病新基因克隆“零”的突破。最近,她领导的课题组应用诱导分化和凋亡的方法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该类白血病成为成人第一个可治愈的白血病。

  她领导的课题组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上的就多达100多篇,国际上引证率达3600次以上。2005年2月4日,陈赛娟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

     
 
【关闭窗口】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沪ICP备05024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