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4年出生 中共党员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四研究所国防 扭矩计量专业站副站长、党支部书记。
197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的高级工程师,从事国防科研20多年来,以她刻苦进取、严谨务实的精神潜心钻研国防装备方面的重要项目,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国防扭矩计量专业站隶属于国防科工委一级计量技术机构,承担着国防军工计量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王雁不仅主持有关国防军工计量科研项目、型号产品、民晶开发,还担任主管质量师,监控站内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由她担纲的我所扭矩站“95”计量科研项目中,有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并荣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和三等奖、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三等奖等多项成果,为扭矩计量在国防应用中作出了贡献。
2001年是“十五”军工预研项目开始立项的第一年,王雁作为该站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从立项、制订方案、上报国防科工委、专家认证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在他们设计的预研项目中,有部队急需的有关计量测试项目,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动态扭矩标准装置研究,也有进一步提高扭矩站知名度的“国际比对项目”等。在周密调研的基础上,他们拿出了科学可行的论文预答辩,最终在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专家组评审中,七O四所扭矩站上报的项目100%通过了论证。

由王雁主持的“2KNm扭矩标准装置的国内外比对”项目,
是我国首次与国际开展扭矩标准装置比对。为了填补这一国家空白,她与课题组成员整整奋战三个月:从对该装置稳定性考核中直接影响装置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开始,制定整改计划,并带领课题组马不停蹄地加工零件、计量法码、调整力臂、购置弹性节装置联调——终于装置状态到位。在七O四研究所扭矩站与国际扭矩权威——德国PTB的装置比对试验中,王雁始终坚守在第一线,艰难的熬过了7天7夜,比对数据出来了,结果表明,扭矩站研制的刀口支撑结构不确定度完全达到了预定目标,其精确度超过了德国生产的同结构装置,这大大超出了德国专家的意料。鉴于本次国际比对试验的圆满成功,国际组织PTB破例接纳七O四所作为“国际扭矩比对链”成员,而在此之前只有国家一级的机构有资格加入其中。王雁他们成功的攀登了科研领域的又一个高峰。比对成功说明了我国扭矩技术研究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也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扭矩技术研究领域的知名度。
“动态扭矩计量和方法研究”是扭矩站“九五”国防军工计量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研究领域亦属前沿技术范畴。王雁多年来负责该项目动态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她一丝不苟的反复进行统计处理,不断拟合动态变化曲线,深入探寻事物的内在本质特性,经过二年多的共同努力,王雁和课题组顺利完成了该项目研究。它的研究成果对掌握舰船动力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提高舰船动力性能可靠性,为舰船总体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他们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他们从专业技术方面,为我军的海防建设作出了又一个特殊的贡献。根据该课题撰写的研究报告在IMEKO/TC3国际计量大会上发表。大会执行主席评价“这
是国际上研究动态扭矩的新思路新方法。国内专家评价:“动态扭矩计量测试方法研究在国内本领域中尚属首创,认为课题的研究开创了国内研究动态扭矩的先河”。
该项目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
“超大扭矩相似法验证”相似理论应用于超大扭矩计量,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部分大型舰船超大扭矩的计量校准,经法国LNE验证相似倍数达到12.5倍,时,不确定度o.5%。据科工委查新报告:“该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获国防科工委三等奖和船舶重工集团三等奖。论文被2003年在上海召开的APMF国际计量大会录用引:宣读。大会执行主席评价:“这是一种科学的、实用的研究成果”。

扭矩站研制的PTM-MC遥测功率仪先后在二十多条舰船上安装了约60多台(套),这其中饱含着王雁和她的科题组的无数心血。王雁负责研制其中的关键部件———扭矩传感器。在研制过程中,她踏实严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最终摸索出“应变片”的独特拈贴工艺,严密的封装,严格的试验,确保了扭矩传感器的质量,也保证了整台装置的正常运行。近年来,我国海军多艘舰船成功坊问南非、拉美等国,值得自豪的是,在这些舰船上都装备了山他们研制的遥测功率仪。
王雁和同事们的遥测功率仪,
不但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作出贡献,也为国家的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关的质量保证,如他们承接的长江三峡导流明渠绞滩船用拉力测量仪、水库大坝用升船机主提升装置的扭矩测量监控仪、向香港供水的广东东升水库泵站水泵效率测量仪等一系列重大的民用项目。遥测功率仪为之提供的参数对搜个系统正常、安全地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成功参与,既赢得了用户的信赖,也打出了扭矩站的拳头产品一一遥测功率仪。
2002年9月,王雁与他人合作撰写的《国际比对》论文在德国召开的第18届IMEKO/TC3国际计量大会(PTB与SMERl)上宣读:《附加质量对策量扭矩传感器固有频率的影响》收录在该届国际计量论文集。而在此前召开的第16届国际训‘量大会(1MECO/TC3)上,
王雁与他人合著的科技项日论文亦被选定为大会宣读论文,得到了与会国际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2002年6月,
山王雁专著的{国防计量培训教材力学计量篇》(扭矩计量部分)在原子能出版社出版,《机电一体化系统可靠性殴计》第一部分在上海交通大学山版社出版。
作为扭矩站的党政领导,王雁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努力实践着党中央提山的“三个代表”。作为一位女性,每年有许多的日子要奔波在全国各地的科研调试场所,门己的小家无暇顾及,她也从无怨言。有一次,她的儿子不慎双侧上肢臂骨骨折,她心疼万分,但为了科研的事业,她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来照顾儿子。王雁自己身体也不好,患有慢性肾炎,因为工作劳累,经常出现颜面及下肢浮肿,医生给她开的病假单,她总是放进口袋不去理会。到医院看病,常常利用自己的双休日。有一次她急性发病,腰酸得直不起身,发着高烧,但当时恰逢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军品研讨会,她是会议的组织者,医生嘱咐她必须休息,可她在卫生科打完“吊针”后,竟又直奔会场,一连五天,天天如此。有人不理解
她,说她简直是在“拼命”。她却解释说:“我还挺得住,这个会议很重要,关系到我们今后几年的军品研制任务”。医生们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特地为她“开小灶”,即应她的要求,在中午休息的时候为她做治疗。她爱岗敬业的精神也鼓舞了她的同事们,他们在每一次的科研攻关项目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发挥了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作用。她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鉴业内各高校或机构先进技术,提高本部门的理论水平,同时也降底了科研成本。她鼓励站内年轻人勇挑重担,多出成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工作环境。她不顾自己身患肾病,经常奔波在外,竭尽所能,联系和协调各方,为扭矩站争取到尽可能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在她和其他站领导的共同努力下,七O四所扭矩站取得了在科研、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她本人在2003年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王雁同志就是这样,在平凡的科研岗位上,书写着一页又一页不平凡的业绩。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默默的奉献她的聪明才智、奉献她对党对人民的一颗赤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