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年出生 九三学社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获内分泌代谢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糖尿病学会委员、上海市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等杂志编委。担任上海市高评委成员、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一审专家等工作。入选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
1995年赴意大利米兰圣·拉菲尔医院进修。主要从事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近5年来,主持8项各级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际合作项目及上海市重大疾病防治项目,主要研究结果为:
1
对体脂含量及分布对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首次提出:
1)糖尿病者体脂分布的性状及特征是腹内脂肪增加及股部皮下脂肪减少;
2)中国人糖兴奋后胰岛素分泌的特点与白种人不同;
3)全身及局部体脂增加致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的体脂切割点;
4)月巴胖是参与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体脂因素。上述系列研究,形成了“全身与局部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分子及临床研究”的科研成果,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首届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测定胰岛素敏感性的精确技术一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标志着我国胰岛素作用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这项技术,首次建立了中国人精确胰岛素敏感性正常值:筛选出可用于临床及流行病学的判断胰岛素抵抗的简易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该研究形成了“胰岛素敏感性精确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在月巴胖及糖尿病中的应用”的科研成果,获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1999-2001年在上海华阳、曹杨两个社区开展了近6000例的大样本全年龄组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近1/3人群系超重肥胖,近1/5人群存在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近1/10人群存在代谢综合征:并建立了以社区为基地的糖尿病预防体系。该项目获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编著专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研究结果多次在国际会议进行交流(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世界糖尿病联盟大会)。
为完成繁重的临床,及科研任务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贾伟平同志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几乎没有节假日,医院和实验室就是她的家,她是实验室常常是最晚关灯的工作室。她的丈夫是一位现役军人,远在外地。五年来,她几乎放弃了所有探亲假,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但她热情关心同志,尊重师长,每当课题攻关的紧要时刻总能见到她的身影。每当他人有困难时,都能得到她的帮助。
在完成医教研工作的同时,贾伟平同志尚担任分管医院科研教育的副院长,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她的带领及有效管理下,医院的科教工作取得了跳跃式发展。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等各方面较之前5年增长了3-5倍,尤其值得一题的是,在今年教育部高等医学教育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的佳绩。
她是我院优秀的“双肩挑”干部,作为知识性与管理性的复合型女性人才,无论在品德修养、业务技术、管理水准等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为此于2000年度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奖,2000年度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01年度获“上海市先进女职工标兵”,2001年度被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等称号,并成为2003年第九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九、第十届上海市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