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中国现代工业的大都市里,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在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潮中,一位女企业家脱颖而出。她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历经8年艰难创业,走出了一条自强、自立之路,谱写出新时期民营企业发展的新篇章。她就是上海大昌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月琴。
八年创业铸辉煌
每一位企业家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创业故事,在经过8年努力奋斗之后,傅月琴终于站在了成功者的基石上,她所创办的上海大昌铜业有限公司也成为全国同行业民营企业中产量最高的铜冶炼企业,2000年位居上海工业企业销售排行榜500强中第91位,2002年度荣获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经营情况营业收入总额列第223位、从而登上了中国民营企业的“龙虎榜”。
傅月琴从一开始创业就从高起点上创业,从长远发展上着眼,以中美合作的方式创立了上海大昌铜业有限公司,并落户于上海市嘉定区望新镇工业园区,其占地面积90亩,南临沪宁高速公路,东接沪嘉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与得天独厚的园区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l996年创业到1998年底,大昌铜业有限公司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年产6.5万吨的生产能力,一跃成为以大型电解铜厂为主体的生产企业。
傅月琴以女性的精细与沉稳,从细着手,从严管理。她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大胆引入和运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手段,严格制度化管理,使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均纳入了可控范围,以其强有力市场价格优势与过硬的产品质量优势,开创出大昌铜业的市场新天地,其生产的“虎”牌电解铜经国家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多次抽查,达到了高纯阴极铜的标准。该产品成功地在上海期贷交易所注册上市,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其产品常年保持为零库存,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在厂区基本建设的初期。傅月琴针对铜业行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企业发展理念。特别注重环保工作、营造绿色工业厂区。将环保和绿化工作列为管理中的重点工作,成为企业不可动摇的基本制度,实现了“无渗漏、无烟害”环保型工厂,通过了上海市环保部门的验收,荣获上海市绿化“白玉兰奖”,连年被评为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和卫生工作均获嘉定区荣誉称号,成为上海市民营企业中一颗新兴的明星企业。
以人为本创一流
傅月琴在创业过程中,重视企业的人才资源与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建设,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大昌铜业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大昌铜业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拥有企业员工近400名,其中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到了20%以上,这在传统产业中尤其是民营企业中是不多见的。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团队,才使大昌铜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傅月琴对大昌铜业的员工可以说是呵护有加,在她的心中装着全体大昌企业的员工。她说,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仅要看她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更要看她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在大昌铜业公司的近400名员工中,有360名全部接纳了当地40一50岁的人员.占到了全公司总人数的90%以上,为稳定一方的安定和政府的再就业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傅月琴的心里装着整个社会。也装着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当企业在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产量严重不足,生产开工不足一半的条件下,她首先考虑到的是要让员工们安心,让每个员工家里放心,使地方上稳定。她把经济利益放在了一边,对放工回家的员工实行停工不停薪。她对员工们的福利、待遇也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致,凡是公司的员工都享受到免费就餐和多种劳动防护,逢年过节,她都会安排公司发放员工家庭必不可少的实物,为了丰富员工们的业余生活,公司花了一定费用,开辟了网吧、舞厅、乒乓娱乐室等,每年安排员工到外面参观旅游,并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项技术比赛和培训,提高员工再就业的技术能力与水平。为了提高员工们的管理水平,同时为了全面实行企业网络化、电脑化管理,公司每个星期都面向全体员工开设电脑兴趣培训班。这一系列的有益的文化和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员工们的整体素质。
心存博爱天地宽
多年来,傅月琴被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荐担任了上海市工商联执行委员、上海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汽车城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2001年赴北京出席了APEC女领导人会议。在鲜花与荣誉面前,傅月琴并没有陶醉,而是把荣誉作为不断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基石。
有了效益不忘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多年来傅月琴积极参与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如为乡镇拨款20万元成立了“大昌教育基金”、捐款50万元扶贫帮困基金、捐资30万元修建了外钱公路等。傅月琴积极参加了区妇联爱心助学活动,每年都会资助一批当地贫困户子女上学,先后助养了小学生、瘫痪儿童、家境贫困户等多名儿童。在谈到大昌铜业企业发展前景时,傅月琴则充满了信心,她的目标是致力于把企业建成“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国际化市场”的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