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8号线,从杨浦区鞍山新村到闵行浦江镇,投资194亿元;12号线,从闵行中春路到浦东金桥,投资290亿元。
粗算一下,两项投资加起来近五百亿元。一条地铁长37.3公里,另一条长40.4公里,都要穿越黄浦江;两大地铁工程铺开,战线绵延大半个上海;盾构掘进百多里,深造车站40多座;8号线还要穿越人民广场,跟一号线二号线交会……这样复杂的两大工程,总经理竟是同一人,而且是个年轻人,这使我万分惊讶。按我的经验,投资如此之大、风险如此之高的项目,不是有点岁数的工程师,不敢拿,也拿不下来。
35岁的黄海滨,居然就把它们拿了下来。他是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一人同时担任两条地铁工程的总经理,这在上海是第一例,在全国也极少见。黄海滨说,我敢把这副担子接下来,一是因为我有“主心骨”:董事长王建生是老大哥级的人物,经验丰富,处处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二是我身后还有一个跟我同样年轻的团队,你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文勇,跟我同年,1974年出生;副总经理陆渭岐,也不过40出头;20人的工程技术管理队伍中,还有硕士1人,本科生8人,“80后”占了近一半,这是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
黄海滨不愿多说自己的事情。说起那条即将全面完成的8号线地铁,他才来劲呢。
8号线有好几个“第一”:第一条进世博园区的地铁;第一次采用双圆盾构掘进;第一次启用CBTC信号系统……8号线曾有两着“险棋”:在虹口足球场与3号线相交时,3号线离开8号线车站地下连续墙只有50厘米,施工时必须保证3号线不出事;8号线经过人民广场时,紧贴1号线下方穿越,也必须作出同样的保证。他们一面加快施工进度,一面日夜监测、采取各种措施,把沉降控制在毫发之内。那些天,在黄海滨他们头上走过成千上万的市民,何曾知道就在地层几十米深处,8号线施工队伍正在打一场硬仗、险仗!
8号线的CBTC信号系统,是当今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两列同方向地铁之间可保持多远距离,是衡量控制信号系统先进性的标准之一。8号线安装的这个系统,可以把两列地铁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分钟行程以内,极限甚至可以控制到2分30秒至2分钟。这就为将来8号线增加列车密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号线二期走的是高架线路,区间采用U形梁。这种梁呈下弧形,外形美观,重量轻、用料省、造价低。最值得一提的是,地铁行驶时三分之一车体被“包”在U形梁中间,不另建隔音墙,噪声也会大大降低。这段地铁线的外立面,第一次采用清水混凝土装饰,本色简洁,还节约了10%成本。
8号线二期有多漂亮,几句话真是说不清楚。黄海滨说:眼见为实,7月5日正式开通,欢迎大家去现场看看,乘一趟地铁试试。
明请读一篇《忙碌在“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