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藏的碟片中,法国《初度艳阳天》《告别艳阳天》肯定在我最喜爱的影片之列。它们是姊妹电影,改编自作家马赛尔的童年回忆。说实话,假如你抱着追求刺激的愿望,去观看这两部电影,也许,会很失望。因为,它们不是情节电影,而是散文式的小品:居住在城市的家人,去普罗旺斯度假时发生的有趣故事。就是这样的电影,呈现出在尘世中追寻安宁,在岁月中找寻往昔,在世故中寻觅童趣的主旨,所以,用句比喻,它们就像是一条小溪,缓缓地、宁静地、抒情地流过你的心田;而当你驻足凝望,它们又淡淡地、寂寞地、伤感地流向远方……这是留下回味、留下咀嚼的电影。 毫无疑问,电影诱惑我的,就是:回忆、回归。对一个浸染功利的成年人,回到纯真的童年,也许,就只能靠回忆;对一个沾染世俗气的都市人,想要率真、质朴,可行的办法,或许,就是回归乡村、回归自然……《初度艳阳天》和《告别艳阳天》以马赛尔旁白的讲述,把我们带回过去、带到那足以令人陶醉的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诗意的象征。很多年前,我迷上了梅尔的散文《普罗旺斯的一年》《永远的普罗旺斯》和《重返普罗旺斯》,“我是一个匆忙的都市人,我享受着繁华,失去了健康和宁静……突然间,我想逃,远离这一切……我找到了普罗旺斯……”当电影把普罗旺斯的影像展现在我的面前时,我和电影中马赛尔的家人一样,同样沉醉其中。 不得不承认,法国片是这类影片的翘楚。在有些波澜不惊的剧情发展上,画面给了我们独特的享受。面对着阳光、岩石、绿树、山路,成年的马赛尔画外音响起:“然后,我们走出村子,来到不可思议的地方,我触景生情,使我终身难忘,一只又黑又大的鸟在天空翱翔,四周仿佛是音乐的海洋。”这里是植物的故乡,看看这些诱人的名字:百里香、薄荷、香草、牛至属、迷迭香、茴香……这里也是昆虫的乐园:“蝉和灌木丛林地,淹没我们的房间。”那个暴雨闪电镜头里的风景,用影片里的人物的话说:“真美,美得愚蠢。”这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 事实上,电影最大的魅力,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马赛尔和小伙伴利利的友情,马赛尔和小“女王”朦胧的爱情——也许,这些都是你我小时候曾有过的经典片段——在那个美丽山乡的风景里,触动了我们的情怀。但是,更让我羡慕的,还是马赛尔一家的亲情:草地上的闲聊、马灯下的野餐、树丛中的打猎……为了每周抄近道去普罗旺斯度假,父亲遭羞辱,母亲遇恐惧,但,“这里的快乐,就像说声‘你好’一样自然”。 《初度艳阳天》和《告别艳阳天》,是温馨的、温暖的,但回忆,不免伴随忧伤。5年后,母亲去世了,弟弟也不到30岁,死在大自然的怀抱。“快乐的时光,被不可磨灭的悲伤所淹没。”这种淡淡的伤感,飘荡在普罗旺斯,飘荡在逝去的岁月,但也凝聚起一种信念:“十年后,我计划在普罗旺斯开发一个电影城。”“一周后,我们出发,去接受那片乐土。” 尽管,电影的片名,直译分别是《父亲的荣耀》和《母亲的城堡》,但我喜欢现在这样的译法。因为,“艳阳天”,是童年、少年的象征,初度是进入,但告别,并不是一去不返。艳阳天,永在心头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