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好,保安师傅 |
|
2009年7月17日 10:33 |
|
小区有两扇大门,正门朝东,是居民及非机动车进出口;边门向北,铺着路障,一根黄、黑错综的长栏杆横空出世,是有车族的专行道。门岗手持遥控器把关,有点戒备森严。我也有名符其实的小车,20英寸轮盘的两轮车,所以是东门常客。有次朋友寄来挂号信,将寒舍楼号“8”误成“3”,我能照收。“阿拉晓得格”,去签字取信时,胖胖的小沈师傅自信地说。 小区有三百多家住户,每天得与门卫照面。早晨是上班、上学进出的高峰,众人见到师傅,彼此点点头,或扬扬手,匆匆出门。八九点钟时分,那些晨练的、买菜的回来了;带小毛头的阿娘、外婆也推着婴儿车出来透气,门房间周围便热闹起来。大家围着保安师傅,家长里短地聊。最有趣的是几只被“放风”的宠物狗,见到保安就竖起尾巴汪汪直叫,熟得像自家人。下午又是另一番风景,聚在门岗前的以老伯为多,他们取晚报、散步,踱到大门口,就停下脚与门卫侃几句。天下要闻、坊间小事,有了感想你就讲。这里住的多是平头百姓,大家脚碰脚。门卫师傅信得过,他们不多话,也不传话。虽与你聊着,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陌生人进来了,他们马上进入“一级战备”。 保安是小区的卫士,当保安不容易。社会的改革催生着经济转型,大锅饭、铁饭碗没有了,几多人协保、下岗、失业。没了财路得找活路,生路是万万不能断的。小区的保安有好几个来自纺织厂,上海曾有过几十家大型棉纺厂啊,说倒就全倒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到中年,再就业真难。保安的工资也就千把块钱,一班岗要站12个钟头。防火、防盗要管,车主随意停车、小猫小狗的排泄要管;老人突发意外,乱了方寸的业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叫保安;还有的小夫妻半夜吵架,一个电话拨到门卫,直起喉咙叫师傅上来当老娘舅……门房间朝向大都面西、面北,夏热冬冻。吃的将就,马路边买份盒饭,填饱肚子就行。“这些都没啥,难熬的是常常不被理解。”班长陈师傅摇着头跟我说,脸上露出无奈地笑。我亲眼见过这样的尴尬,那天有一辆外来的私车出北门,车主没付停车费,保安师傅放下栏杆禁行。“侬只老黑猫,算什么东西,狠啥个狠,我就不付钞票!哪能?”带着木珠镯子的粗手还伸出车窗外一阵乱戳,“国骂”连连。我看不下去,正要发话,一位70多岁的老伯开口了:“做人要懂礼节,门卫师傅与你是平等的,晓得口伐?”话不多,却掷地有声。我朝着车里人直视,又围上来几人,大家全盯着他,用眼光压下他的蛮横。这口气比财气大的人只好灰溜溜地摸钞票。 旧上海的民居建筑大都是弄堂房子,有石库门式的,也有新式里弄房子的,好一点的弄堂前后都装有大铁门。弄堂要人看,管弄堂的就在后铁门边搭间小板屋,一家子住在里面,不用付房钿、水钿。他管铁门、扫弄堂、通阴沟,哪家要喊三轮车、要请娘姨了,找他也行。看弄堂没有工资,全凭逢年过节住户们给赏钱。弄堂里的住家也常把自己不用的衣、物等东西给他,彼此融洽,这算是当年的保安了。大跃进年代全民大炼钢铁,铁门全拆了去熔炉,真正没门了,弄堂从此洞开。现在,一些有保留价值的老弄堂又恢复了铁门把关的原貌。安保工作为物业管理的首要,如今谁家离得了保安? 平安、和谐的环境离不开保安的劳动,我想说:你好,保安师傅!
|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莉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