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缘笔会  
    书缘笔会
 
平凡的铁人们
 
2009年7月20日 11:06
 

  电影《铁人》是描写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的一部主旋律影片。一提到主旋律,人们就会习惯性地认为,又是歌颂,又是说教,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疑虑。所以,主动看《铁人》的观众不多,看过的也大多是单位组织的包场。我就是参加包场,和六十多位观众一起欣赏了《铁人》。
  
  令我没想到的是,原先的疑虑烟消云散了,因为我已经被它所展示的那个时代铁人们的精神面貌彻底感动了。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专题片,那里蚊虫蔽天,蛇兽出入,瘟疫传播,很多非洲工人都无法忍受繁重的劳动而离开,而中国工人硬是坚持用自己的生命在热带丛林建起了坦赞铁路。现在我还记得他们在沼泽地浑浊的泥水里工作的影像,说句俗话,那真的不是人干的活,而他们却承受了。现在,《铁人》又加深了我的这一印象,原来我们的前辈们,曾经那么艰苦地工作生活过。
  
  最感动我的是铁人们那种蓬蓬勃勃的工作热情。他们都有着一张阳光照耀得亮堂堂的脸,一眼就能从脸看到心。他们热情奔放,好像都怀揣着一盆火,为工作为他人释放着全部的能量。他们无私,也许根本就不知道啥叫无私,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惯性奉献的品质。他们抢着干最苦最累的活,一朵大红花就能让他们获得无比的骄傲感。在今天看来,他们简直是一群天真的傻子啊。可就是这样一群高喊着号子轰轰烈烈劳动的傻子,看得我眼泪奔涌而出,内心澎湃汹涌,就是现在想起,眼圈也不禁翻卷起了暗潮。
  
  《铁人》为什么会让我如此激动?我说不清楚,我甚至都有点羡慕他们质朴而火热的生活。镜头的角度仰视着他们战天斗地的身影,而我,也渐渐开始仰视他们了,虽然他们是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人,穿着破旧肮脏的工装,干着粗陋笨重的活,可我知道,他们的胸怀是阔大的,他们知道他们肩扛着一个民族的期望。
  
  这里,我非常想介绍影片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王进喜戴着大红花在作报告,开始他是念别人写的讲稿,因为不大识字,他念得嗑嗑巴巴。后来他干脆扔掉了讲稿,说:“有一天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我贫血,现在咱们国家贫油,那就是贫血啊,这就像一个大男人拖家带口,你说他怎么能贫血啊……”
  
  影片不仅触动了人的心灵,在视觉上也给观者带来了美感和震撼,撼动大地的井喷,热烈奔放的秦腔,波澜壮阔的劳动场面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庞大机械和被狂风吹皱的一望无际的大漠……都拓展了观众的视野和情怀。
  
  我理解这些电影语言正在告诉我们,人,应该看得高一些,远一点吧。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