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缘笔会  
    书缘笔会
 
读《红楼梦》的女儿
 
2009年7月24日 10:53
 

  女儿小学毕业前夕,班上的同学都在家长的催促下努力复习,准备迎接毕业考试。可她在这个时候却仍然不紧不慢地翻着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我发现后就加以制止,劝她抓紧时间复习,她却找出各种理由来搪塞我。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看这些课外书,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时,突然发现女儿竟将家里那套四卷本的《红楼梦》给找出来了,她独自坐在小凳子上,正读得有滋有味。在她的边上还有一个笔记本,她时不时在本子上记着什么。我见状火气不由得就上来了,马上教训道:现在正面临着小学毕业考试,你就是要看也可等几天,再说你现在看这种书从年龄上来讲也早了点。
  
  女儿说:“要考试的内容我平时都看了多少遍了,反复看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我看看这些书还能学到点东西。不信你就拿书来考我,如果我做不上来,那我就不看这些书了。”
  
  我于是对她进行“面试”,结果她对答如流,这样我拿她没有办法,只得“放任”她去读那四本“砖头”。但我还是有些担心,《红楼梦》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一个小学生能看得懂吗?于是对她说:“还是大一点再看吧,你现在小,看了也要忘的。”
  
  女儿上初中了,这时,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我们全家每天晚上都要坐在一起看。
  
  可是《红楼梦》连续剧里面的很多人物关系我都搞不清楚,坐在一旁的女儿就不断地告诉我,并时常脱口而出地背出一些精彩的诗词,什么“寒溏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呀,什么“世人都说神仙好……”我顿时大惊,如此一部浩繁的文学名著,一个还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怎么就记得那么熟呢?
  
  女儿上大学之后,有一次我同她一起陪一位老外参观苏州园林。我让导游讲慢一点,好让女儿“练习练习”翻译。
  
  导游不以为然地说,要将这些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用英文口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言下之意,认为我女儿根本不可能当场口译这些内容。
  
  可是,在整个过程中,女儿却翻译得很流畅,这让导游感到吃惊。后来女儿告诉我,这些园林中的一些建筑,她在《红楼梦》里早就接触过了,是“老朋友”了。她在翻译中还不断地加入了一些《红楼梦》中的故事,引得老外两只眼睛不停地看她,仿佛在问:一个中国大姑娘,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我们大人,常常为了“升学率”,为了子女的“前途”,规定子女们只能读什么书,不能读什么书,看来,这真是错误的。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