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缘笔会  
    书缘笔会
 
圆梦上海滩
 
2009年12月2日 11:04
 

  在我心里,总感觉和上海有扯不断的情缘。
  
  上世纪的1948年,一直在上海、苏州、无锡一带经商的三十三岁的父亲拿出所有的积蓄,在山东老家买了五百包红枣(每包200斤),从青岛用轮船发往上海。雄心勃勃的父亲高兴地说:完成这笔大生意,买套好房子,定居上海。货轮启程后,父亲乘飞机先行到达上海。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踌躇满志的父亲等来的却是一个惊天噩耗:货轮行至吴淞口遇险沉没!听父亲说,本来在青岛的保险公司投了保,保险公司听到货轮沉没的消息后关门逃之夭夭!两千五百两黄金的投资连同定居上海的计划,随着轮船的沉没付诸东流。父亲从此一蹶不振,圆梦上海滩破灭了!
  
  三十年过去了。1977年,在麻纺厂当电工的老公由单位推荐来到华东纺织工学院进修,学习成绩优异的他毕业时接到辅导员的通知,学校准备派人和推送单位协商让其留校。学院一位机械专业的老教授也明确表示希望老公报考他的研究生。但当年书呆子气十足的老公竟然没有作出及时的回应,与上海失之交臂。
  
  老公回到故乡被调入当地纺织研究所工作,后来成为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在研究所工作了二十多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老公变了,他常常流露出上海的情愫,笑说,哪一天我们真能圆梦上海滩?
  
  2000年底,留学回国的一位老校友来到上海定居,电话中告诉老公:正值跨世纪之际,像他这样的人才上海也急需,老公闻之,心情激动,彻夜无眠。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上海面试,想不到成功了!2001年7月,海纳百川的上海伸开双臂,接纳了已经四十九岁半的老公!
  
  海阔凭鱼跃!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每个人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只要奋发努力,就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四年前,我们在浦东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温馨的新居。
  
  前段日子,我们专程去了趟吴淞口,凭吊历史的遗迹。站在长江岸边,看江面上百舸争流,怀念早已作古的父亲,我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遥想当年父亲创业的艰难情景,那浪涛汹涌的长江水面下,哪里是父亲货轮的沉睡之地?……此时此地此景,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就是这样在不可阻挡地前进着。
  
  父亲啊,借改革开放的春风,您老人家的上海梦,我们今天替你圆了

选稿:李玥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乡下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