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书资讯  
    读书资讯
 
读者为何取“悦读”而弃“苦读”
 
2013年10月25日 10:49
 

    已造成浅阅读泛滥 影响国民阅读质量

 

    一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名著《自杀论》,结果竟在封面上冠以“西方经典悦读”的名头。这着实让人想不通:谈自杀是何等严肃的事,又如何“悦读”得了呢?这年头“悦读”大热,书商可谓“无书不悦读”,“悦读”大有取“阅读”而代之的架势。然而一味追求快乐阅读,而对中国人传统的“苦读”观念避之唯恐不及,读者是快乐了,阅读的质量却在逐年下降。

  怪相:无书不“悦读”

  “悦读”是时下书商非常推崇的一个观念。青年报记者在当当网查了一下,仅书名中带有“悦读”两字的图书,就有1708种,这还不包括以“悦读理念”自居的那些书。记者注意到,这些“悦读”图书有相当一部是给孩子看的,这似乎还讲得过去,但“悦读”的也不乏一些严肃读物。

  上文所提的《自杀论》是一本“经典悦读”,这个“悦读”系列里竟然还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读者觉得将这些严肃读物来“悦读”,本身就不严肃,是一种亵渎。

  但质疑并不影响“悦读”已成泛滥之势,近乎到了无书不“悦读”的地步。“现在都推崇快乐读书,工作已经这么累了,谁愿意回到家里还苦读啊?”一次,一位出版圈内人向记者谈到取“悦读”之意的初衷。

  不过,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自诩“悦读”的图书并不怎么好读。读几页都有点困难的《相对论》自不必说,一些枯燥的教辅书竟也敢“悦读”一把。几个月前有出版社推出《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竟也冠以“新悦读·真语文”之名,读起来也并不觉得怎么愉悦。

  背后:“悦读”背弃“苦读”

  尽管不少“悦读”徒有虚名,但那位出版圈内人表示,人们都在说“悦读”,其实是在表明一种姿态——阅读必须快乐。文学评论者郭庆红对青年报记者表示,这正说明国人阅读观念的一个重大变化,取“悦读”而弃“苦读”。“国人素有苦读的传统。一般都说‘勤奋苦读’,很少说‘勤奋乐读’的。这就是说,读书其实很苦,读那些深奥之书更苦。现在人们拒绝苦读,和他们拒绝看严肃文艺片,转而看搞笑片和商业片是一个心态,都不想把自己弄得太累。”

  几天前,湖北图书馆公布了新馆开馆以来的借阅榜,结果前10名中《赛尔号》居榜首,其中还有《黑暗王子格雷亚3》、《植物大战僵尸10》等。老百姓都爱读这些书,实在让专家大跌眼镜。

  “如果阅读只为追求快乐,势必造成浅阅读的泛滥,从而影响整个国民阅读的质量,进而影响国民素质。”郭庆红说,“有些严肃的书,无法给人快乐,但必须硬着头皮读。因为这些书才是真正的养分所在。”

选稿:丛山  来源:青年报    作者: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