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名家“挂名”不稀奇,稀奇的倒是“专业不对口”竟也能“挂名”。几天前,自称“我都不上网”的莫言当上了一所网络文学大学的名誉校长,此举就着实匪夷所思。然而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名家“挂名”多因盛情难却,真正值得忧心的反倒是“内行请外行来领导自己”的文化歪风。
名家“挂名”:外行领导内行?
莫言当上莫校长这件事,之所以会引起轩然大波,不是因为莫言不够当校长的资格,而是因为他这个校长要讲网络文学的课。众所周知,莫言是少数几个仍坚持手写创作的作家,不仅不用电脑写作,就连网络也很少浏览。
对于当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这件事,莫言自己也觉得很不可思议。“网络兴起时,我心里想自己肯定不会用电脑的;网络文学出来后,我又不准备跟它打交道。”他说,“世事很难料,没想到,今天自己做了网络文学大学的名誉校长。”可以肯定的是,虽然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莫言对网络文学依然不甚了解。
“莫言各方面的能力很强,他最近当上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席和获得高密人民勋章,人们都不会有异议,因为他完全有资格。但让不用电脑的莫言讲网络文学的课,就有点贻笑大方了。他知道什么叫‘仙侠’吗?”评论者金哲对青年报说。
不过自嘲“我都不用电脑”的莫言,确已当上了网络文学大学的校长,开始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生涯。而据青年报记者观察,在文化圈,莫言之举决非特例。去年末,一本精装的图文书《它们》引发围观,因为“主编”是韩寒。这是一本关于恐龙等古生物知识的科普书,作者另有其人。于是,有读者疑惑,韩寒这个“主编”究竟做了什么。“没听说过韩寒懂古生物啊?既然不懂,怎么主编呢?”
在“挂名”之下,文化名人外行领导内行之事时有发生。记者曾见一位著名诗人担任某领域研究会名誉会长,但查遍这个诗人的著作,也未见他在此领域有任何著述。
黑白颠倒:内行需要外行领导?
“挂名”之事,原为文化人所不齿。文化老人任继愈主编过《中华大藏经》和《中华大典》,历时数十载孜孜不倦,而他的宣言就是“一辈子不做挂名主编”。现在不仅“挂名”泛滥,而且即便是被指“专业不对口”,外行领导内行,也毫不在乎。真是让人悲由心生。
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很多文化名人既不缺钱,又不缺名,他们之所以同意“挂名”当这个“外行”,很多时候是受朋友之邀,碍于情面而接受的。问题的关键反倒是,为什么内行要请外行的名人来当领导。
在金哲看来,首先自然是“借名”。像网络文学大学每年计划培养10万名写手,如果没有莫言这样的诺奖得主的号召力,如何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当然,另一种可能性也不能忽视。内行完全可以找内行来领导,之所以要找外行,一方面可以借名,一方面不被太多干预,到头来真被人家领导了。试想,如果一个文化名人真懂某一领域的学术,提出具体建议,而这些建议又与真正的操作者相左,那不实在是太麻烦了?”金哲对记者表示,内行请外行来领导自己,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歪风,最终受损害的恰恰是文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