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示“不高兴”真相,反对狂言误国
向中国愤青说不为国运昌隆建言
内容简介:
中国愤青为冷战招魂,全球树敌,仇恨文明,主张决裂,会断送现在这个好局面,会把中国推向深渊。对这样的民族主义愤青,我们要坚决说:不!对这样的逆流,我们要表示:不高兴!
本书旗帜鲜明地对《中国不高兴》错误观点进行批驳:1.对中国愤青进行精神分析,剖析其真面目,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愤青。2.以大量事实批驳愤青偏激的言论。所谓“有条件地决裂”本质上是民族主义的无限膨胀,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危险,它会将中国推上完全反西方、与世界为敌的道路。3.揭露某些奸商将愤青作为产业,把爱国当成买卖。4.大胆承认“月亮是外国的圆”,只有承认落后,才能奋起直追,才有出路。5.剖析愤青精神偶像的本质,从理论上批驳他们的错误观点。
相关评论:
中国有各式各样的人,为着各式各样的事,或高兴或不高兴。也让本书表达的高兴和不高兴的道理大声讲出来,是中国有希望的标志之一。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国际冷战结束后,冷战阴魂不散。我读《中国谁在不高兴》PK《中国不高兴》就有这种感觉。
——陆谷孙(上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自19世纪中叶,义和团式的非理性情绪历来容易,也因此很便宜,而理性的思考和再思考总是那么珍贵。如果说在面对国难之时理性实在艰难,那么,在盛世之期就没有理由非理性。我真的希望《中国谁在不高兴》能够唤醒更多的理性。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
如果中国民族主义不可避免,那么就必须使之理性化。理性是争论的结果。希望本书成为中国民族主义理性化过程的一个环节。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把《中国不高兴》与《中国谁在不高兴》对照起来阅读,可以看到今日中国青年的分野与交锋,从而管窥未来中国发展之趋势。
——周瑞金(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皇甫平系列评论作者)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不是动不动就不高兴。
——杨锦麟(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
狭隘民族主义是一味充满诱惑的春药,伪爱国主义是一张给自己壮胆的虎皮,“不高兴”们有超量服用春药的自由,但请自娱自乐吧,千万别假装“不高兴”满世界丢人,别代表全体中国人意淫。
——章立凡(知名学者)
作者简介:
周筱赟,男,媒体人,现居广州。先后就读于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先为理学硕士,后改读史学,倡导注重证据与逻辑的理科思维。在《新京报》、《东方早报》、《潇湘晨报》、《华商报》等发表时评若干,在《文史》、《史学月刊》等知名学术刊物发表史学及女权研究论文十余篇,有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著作多种,其中《历史学是什么》(合著)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作为腾讯知名博客,以抨击愤青的谎言与无知著称,开博一年半,总点击量便超过2600万,其中2009年4月,连续一周每日点击量均超过100万。
叶楚华,财经专栏作家,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万科周刊》、《法制晚报》等媒体专栏作者。对明星娱乐经济和炫耀性经济具有开创性研究,在《经济学家茶座》等书刊发表的明星经济学理论专述引起了学界、媒体乃至“追星族”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关注时政话题,密切关注左派和愤青言论,自诩为真左派,批判假左派,著有《炫耀性政治与腐败》。网络方面,是腾讯思想博客十大名博、搜狐财经热门名博、凤凰财经名博,其中腾讯博客总流量接近千万,日均有十万名访客,各类博文传播甚广。
廖保平,媒体人,专栏作家,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某银行做过行政、研究工作,因向往文字的江湖,遂转入媒体。典型的写作多面手,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近百万字,拿过数个奖项,被誉为“评论界杀出的一匹黑马”。是腾讯思想博客知名博客,网易牛博50人之一。2008年底与愤青在网上争鸣,引起极大关注,撰写的《廖氏愤青教材》广为流传,被媒体称为“中国反愤斗士”。